——舌尖上的化學||營山中學科學教育系列講座(教師專場)第四場
營養“油”其道
健康伴我行
舌尖上的化學
營山中學科學教育系列講座
(教師專場)第四場
前言
“油脂=肥胖?不吃油就能瘦?”5月16日晚,營山中學學術廳內,一場關于“舌尖上的化學——油脂”的科普盛宴火熱開講。化學一級教師、南充市高考命題人才庫成員呂心琴老師,以深入淺出的講解,為高一學子揭開了油脂的化學密碼與健康真諦。
主體
一、油脂:不止于“香”,更是生命能量站
呂老師從日常烹飪視頻切入,生動展示油脂的四大“超能力”:提供充沛能量、守護體溫與內臟、助力脂溶性維生素吸收、賦予食物誘人風味與口感。它遠非減肥“敵人”,而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加油站”。
二、結構揭秘:液態油與固態脂的化學密碼
深入分子層面,呂老師解析了油脂的核心構成:高級脂肪酸與甘油的酯化產物。油(液態)富含不飽和鍵(C=C),熔點低;脂(固態)多為飽和結構。其易氧化變質的特性(產生“哈喇味”)引出了脫氧劑與抗氧化劑(TBHQ)的妙用。
三、健康用油:智慧選擇,科學攝入
針對“減肥拒油”的誤區,呂老師以數據澄清:1克脂肪產能雖高,但科學攝入是關鍵。她指導學生結合超市油品信息,掌握選油“黃金法則”:配料單一優于調和油,壓榨工藝優于浸出,關注必需脂肪酸含量,警惕反式脂肪,避免高溫反復使用。小組討論更提煉出實用生活貼士。
四、油脂新生:巧手制皂,實踐求知
講座高潮落在油脂的華麗變身——皂化反應。呂老師簡述工業制皂原理,并展示了化學社團自制手工皂的實踐成果。實踐作業更引導學生探索“毛油、精煉油、色拉油”的區別及“地溝油”的環保回收利用,深化知行合一。
結語
本場講座不僅是一場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健康生活觀的塑造。它讓化學走出課本,融入柴米油鹽,引導學生以科學之眼審視日常,用理性之手選擇健康。懂得“油脂之道”,方能真正擁抱“健康同行”。生活處處有化學,營中學子正用科學智慧,點亮更美好的每一天。
營山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