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周敘
荒誕又充滿戲劇性的一幕在AI科技界發生了。今天咱就來嘮一個科技創投圈的“大瓜”!曾被寄予厚望、估值高達15億美元(約合108億元人民幣)的知名AI獨角獸公司Builder正式申請破產,而軟銀正是其重要投資方之一。這一事件,無疑又在孫正義的投資履歷上增添了一抹沉重的色彩。
印度創始人什么來頭?
Builder成立于2016年,堪稱是AI領域的“先行者”,因為其還早于ChatGPT面世六年之久。
創始人Sachin Dev Duggal來自印度,據說是懷揣著用AI革新編程的宏大夢想。那履歷乍一看就是妥妥的“天才少年”劇本。當別的孩子還為了學業糾結時,14歲的他已經開始倒騰組裝電腦的生意,從小就有“商業鬼才”的一面。21歲時,在帝國理工學院讀本科的他創業的DNA動了,毫不畏懼地一頭扎進商海。
早在2004年,他創立云計算公司Nivio還拿到美國電信大亨的投資,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巔峰,結果劇情急轉直下!
Nivio投資人站出來指控他未經授權把公司賬上的4.95萬美元捐給紐約慈善晚會,這波操作直接把人看懵。雙方各執一詞,最后Duggal選擇辭職走人。更戲劇性的是,他后來宣稱以1億美元賣掉公司實現財務自由。真真假假,吃瓜群眾表示“看不懂”。
當然,Dugga的創業之路沒有停下。2016年,他在英國創立了Builder.ai(早期叫 Engineer.ai),這次他盯上了軟件開發這塊“大蛋糕”,并立志讓軟件開發“像訂外賣披薩一樣簡單”。
公司的概念主打“低代碼、無代碼平臺”,號稱沒技術的小白也能輕松開發APP,速度比傳統人工快6倍,成本還低70%。2021年,他們推出人工智能產品經理 Natasha,能聊天、能寫代碼,瞬間讓其名聲大噪,吸引了全球目光,引得各路風投機構競相追捧。
這時候,孫正義執掌的軟銀坐不住了,2018年砸下2950萬美元參與了Builder A輪融資,直接把這輪融資做成了歐洲最大 A 輪融資之一。
后來,微軟、卡塔爾投資局等大佬也紛紛入局,2023年的D輪融資更是豪攬2.5億美元,公司估值一路狂飆,四輪融資總額超過4.5億美元,全球員工人數近千人,成功躋身獨角獸行列。
暗藏危機的Builder
實際上,早在 2019 年的時候《華爾街日報》就曾揭露,Builder的大部分代碼工作并非由人工智能完成,而是出自人類工程師之手。
說白了就是印度程序員在熬夜當“替身”,一行行敲代碼。但用戶以為自己是在和AI對話,實則是遠在印度的程序員在敲鍵盤回復,開發程序訂單的代碼也是程序員們連夜加班趕制。面對這一質疑,創始人火速發文反駁,否認夸大技術吸引投資人。
但紙終究包不住火,2024年底Builder的資金鏈出現問題,甚至還財務造假,這成了壓垮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底,Builder從貸款機構財團獲得5000萬美元擔保債務融資后,創始人向董事會提出需更多資金引發董事會審計調查。董事會一查,好家伙!
公司此前宣稱的2024年營收2.2億美元,實際僅為 5500萬美元,虛報率高達300%;2023 年營收也從1.8億美元縮水至4500萬美元。
不僅如此,公司在中東地區布局的眾多“經銷商”,存在大量轉售行為不實、合謀虛增收入的嫌疑。
今年2月,創始人Duggal被董事會“掃地出門”,新CEO帶著7500萬美元來救場,可債務方Viola Credit在得知真實情況后,以違約為由直接扣押了其中的3700萬美元,并限制資金使用。
而如今,Builder賬戶僅有500萬美元現金,卻還欠亞馬遜、微軟超過一億美元,最終只能無奈申請破產。
到底有多少只“獨角獸”?
投資需謹慎,軟銀的“踩雷”讓懂星座的小伙伴覺得是不是遇到“水逆”了。
年初暴雷的印尼水產養殖公司eFishery,那操作也挺讓人驚訝的。軟銀愿景基金當初可是多輪押注,最后持股比例超過8%。結果呢?eFishery宣稱2024年前九個月營收達 7.52 億美元,實際上卻只有1.57 億美元,這數據的“注水”程度,都能開個自來水廠了。
再往前看,社交獨角獸公司IRL也沒讓軟銀省心。該公司曾揚言要對標微信,打造西方的 WeChat,但謊報用戶數據、盡調造假等“騷操作”也只能讓人失望。
軟銀在這些項目上栽的跟頭直接反映在了財報數據里。雖然軟銀集團好不容易結束四年虧損,實現扭虧為盈,但軟銀愿景基金卻在2024財年稅前虧損1150.2億日元(約為 56.36 億元人民幣),而上一財年其還有1282億日元的利潤。
再看孫正義,他依舊堅定不移地踐行“All in AI”哲學。這邊 Builder剛涼透,他又火速出手連續斥資上億美元,參與量子公司QuEra和AI獨角獸Tines的融資。
不少人擔心他會不會再次“踩雷”。
在科技投資的江湖里, “獨角獸”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堪比網絡熱梗,幾乎每次融資新聞、行業峰會都少不了它。Builder也曾頂著“AI 獨角獸”的光環風光無限,可最后卻黯然破產。
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創業者,都應該保持理性和清醒,透過“獨角獸 的華麗外衣,看清企業的真實價值和發展潛力。畢竟,在商業的世界里只有腳踏實地、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成為真正的行業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