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著實看頭不小,一邊是紅黃藍即時零售加碼618大戰,另一邊則是小紅書推出“紅貓計劃”,大開城門接入淘天外鏈。
在之前,小紅書驕傲的是“無論在哪個平臺下單,用戶做決策時,就在小紅書?!?/p>
但顯然小紅書已經不滿足站內決定站外搜索的模式了,直接一步到位,在站內完成向電商平臺的轉化。
5月29日“紅京計劃”也正式登錄,京東也官宣與小紅書戰略合作升級推出的廣告投放計劃。
這幾天也有消息說小紅書與拼多多的跳轉合作也已進入議程,“紅多多”也即將就位。
作為多年小紅書用戶,我也想聊幾句。
1、小紅書開放外鏈,第一個歡呼的一定是商家們。
雖然之前“小紅星”、“小紅盟”等種草觀測計劃能方便商家觀測從廣告投放到交易轉化的經營鏈路。但總歸是站內種草,站外搜索的模式沒那么清晰,沒辦法直觀看到真實的轉化數據。
這次的“種草直達”第一個作用就是數據化,讓商家直觀的看到投入轉化比,才能更放心的投入廣告,也能大大減少爆文不爆單的情況,
再者說轉化路徑縮短了,數據透明化了,商家也能實時優化投放策略,聯合平臺進一步優化算法,促進整體ROI的提升。
當然,做這個也是小紅書對自己平臺廣告轉化能力的自信。
小紅書2025WILL商業大會上,皇包車給出了一個數據,70%付費用戶為小紅書觸達實現轉化,90%付費用戶為小紅書用戶。
當時看到這個數據驚為天人,甚至懷疑了下這兩家怕不是有什么關系吧。
事后復盤了下確實也合理,一個做海外華人旅游的產品,主打的就是一個享受生活,而“生活”恰恰是小紅書的核心陣地,自然是天作之合。
2、用一個關鍵詞來形容小紅書,那一定是“生活”。
他們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從“標記我的生活”、“找到你想要的生活”,到如今“3億人的生活指南”,slogan在變,但生活的關鍵詞沒變。
就連電商業務,也被COO柯南定義為“生活方式電商”。
小紅書的內容,關注更多的并不是這個“人”,而是這個人分享的“生活”。他們分享的穿搭、旅游、飲食,聚焦點在這些場景上,引發共鳴的,始終是這個人分享的“生活”。
看美女、看帥哥,我不如去抖音、B站看會動的。
這是小紅書在抖、快、B這些短視頻內容降維打擊下,仍能靠圖文占據一席之地的核心競爭力。
但生活不太好摻東西。
站內種草站外搜的時代,植入比較模糊,轉化率沒那么高的同時,用戶意見也沒那么大,反之直接“上鏈接”,功利性太重就容易拉遠距離,容易變味。
之前小紅書十周年內部分享會上,毛文超曾用“廣闊”和“溫暖”二字為小紅書社區定調。
誠然生活需要廣闊的視野與溫暖的環境,但當分享生活摻雜了過多的功利性,小紅書會不會淪為下一個微商聚集地?
我的朋友圈中,有幾位親朋是屏蔽狀態,雖然見面仍是熱情,但他們定期的奶粉與保險刷屏還是挺煩的,為了保持我的朋友圈僅僅只是個朋友圈,還是得屏蔽掉。
若是哪天小紅書搜索出的他人“生活”頻頻變成了他人“軟廣”,我也可能也會想物色一個屏蔽功能。
3、不過他人的“軟廣”多了,想在平臺賺錢的KOL/KOC是歡迎的。
比起其他平臺,在小紅書白手起家容易些。畢竟關注點在生活而不是在人身上,說得白一些,是沒那么好出“大網紅”。
新榜有個數據,截止2024年6月抖音,快手和小紅書上粉絲在100萬到1000萬區間的占比為分別為0.16%,0.43%, 0.02%。
小紅書還有點“對事不對人”,即文紅人不紅。
根據小紅書電商發布的《2024小紅書rise100電商年度榜單》,能看到那些沒有粉絲基礎的素人才是百大買手的主流。
這與之前流出的小紅書2024年第一季度“種草達人”中,68.06%為粉絲數小于5000的素人這一數據趨勢一致。
這一數據意味著小紅書不像抖音、快手、微博那樣,馬太效應那么明顯,對于想要從平臺賺錢的KOL/KOC來說,小紅書是很不錯的選擇。
開放外鏈能進一步提升小紅書KOL/KOC的盈利能力。自然也能吸引更多的新鮮血液,這對平臺的用戶拉新是有益的。
但能不能留住老用戶,就得打個問號了。畢竟小紅書用戶習慣了搜索模式,搜出來的內容太多廣告,就一言難盡了。
4、小紅書營銷的核心模式是KFS,即KOL/KOC達人、Feeds信息流和Search搜索。
搜索是小紅書的關鍵詞。
與抖、快、B、微的“刷”不同,小紅書用戶想要獲得優秀的體驗,得靠“搜”。
說一點個人使用體驗。
當年我第一次用小紅書是想看看相親第一面帶什么花比較合適,當時也沒那么多念頭,就是印象中女性用戶多的小紅書,這方面比較專業。
但在我第一次登錄、搜索相關信息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打開小紅書映入眼簾的內容,7、8成都是花卉和相親帖。直到后來養成搜索習慣后,推薦內容才豐富了起來。
往差了說點這叫信息繭房嚴重,往好了說,這是平臺鼓勵用戶去主動“破壁”。
華爾街見聞去年給出的信息是,小紅書2024年第四季度的日均搜索量達到6億次。而《小紅書2024年度運營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年中,DAU達1.2億。
搜索,才是小紅書用戶的使用常態。
這就不得不提一嘴百度了,百度這么多年輿論場處境艱難的原因之一,就是難以平衡商業化與搜索引擎功能的矛盾,小紅書全面放開外鏈,加速商業化,平衡能做得好嗎?
5、提到加速商業化,我就很想說一說另一個內容平臺——知乎。
李開復曾經用“太過文人氣息”評價過周源,周源也表達過自己創辦知乎的初心:讓知乎成為一個產生、分享和傳播知識的工具。
那會兒知乎還是一個嚴禁回答中夾帶軟文私貨的模式,死守“文人風骨”。2018年3月,知乎大V張佳瑋就曾經因為在知乎私接廣告而被封禁7天。
但時至今日,知乎成了催你變現的那一位,稍微有那么點粉絲基礎,私信里諸如“技能研究所”、“創作者小助手”、“知識付費小助手”等賬號就猛推變現攻略,甚至發短信問你想不想推文變現。
在追求變現中,知乎鹽選成了盈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了正經回答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網文作者為了引流去各種正經提問下復制粘貼,極大地影響了用戶體驗與平臺環境。
執著變現影響內容質量與平臺環境,很常見,也很令人唏噓。
小紅書看起來不想走知乎的老路。
早在2020年小紅書就開過外鏈,但僅1年時間,就因用戶體驗不佳關閉了,轉而自己做。
這幾年里小紅書在電商方面沒少出力,2021年推出“號店一體”,降低開店門檻,2023年發力買手和直播電商,小紅書COO柯南之前也表示過小紅書“買手時代已來”。
但直播賣貨和推文軟廣是兩回事,買手直播間大大方方的推銷,軟廣推文扭扭捏捏的植入,對于普通用戶而言,總歸是不同的兩種體驗。
這次開放外鏈,基本可以預見廣告業績的上漲,電商業務多少還是得受點影響,本就不高的電商營收占比,可能還會進一步拉大與廣告業務的差距。
6、也有不少人覺得,小紅書開外鏈,是放棄自營電商了?
那倒也未必。
根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小紅書并購了薯能生巧,后者是一家直播電商公司。
看吧,小紅書還是很想自己做電商的。
與其說小紅書放棄自營電商,倒不如說,這是小紅書自營電商發展遇阻后,為加速商業化而做出的暫時妥協。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7月,小紅書E輪融資估值為170億元。哪天傳出上市消息都不意外。
自己做電商,真的很復雜。
B站會員購推廣力度也不小,但財報一看核心營收還是在廣告、游戲、增值服務上。
只能說過去電商平臺搭建的基礎設施,讓很多人覺得“我上我也行”。
淘天、京東、拼多多這些電商頂流也是用多年的積累熬出來的交易體系,流量上內容平臺們很懂,但后續的供應鏈、倉儲物流、售后運營等,哪一環不是硬骨頭?
唯品會當初不也是熱火朝天,如今市值75億美元左右徘徊,較歷史高點蒸發了150多億美元。專業做電商的平臺尚且如此艱難,內容平臺做電商難度可想而知。
但發展到了這一階段,你也不能不考慮加速商業化的問題,
現在正是電商流量逐漸觸頂的階段,內容平臺向電商平臺輸送流量天然就是高頻導低頻。
哪個平臺不想撈一把小紅書新鮮流量,短期主動權還是在小紅書手上的,想把小紅書當流量跳板也得先掏點門票錢吧?
B站這點就做的挺雞賊的,B站之前也開了鏈接跳轉其他電商平臺,但最近很多B站用戶也發現,怎么鏈接跳轉的不是淘寶而是會員購了?
當下的主動權還在小紅書,還在可控范圍內,未來呢?會不會哪天也收到小紅書的“變現大禮包”,不好說。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
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與否須自行甄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