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葉敏所在的辦公室氣氛很壓抑:先是一個同事因為不孕面臨離異,其后是另一個結婚3年多還沒懷孕的同事老公被查出嚴重的弱精、少精。兩個女人的悲傷憂愁讓新婚才兩個月的葉敏心情很沉重。
葉敏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詞匯——“生育力評估”,說可以全面評估男女生育能力,有助于發現不孕不育因素,或在生育力低下時提前進行醫學指導或治療,以免發生年輕不想生、想生時卻生不出的情況。點擊網頁上的一個鏈接,彈出一個自測表,葉敏認真地按自身情況填好,不高不低的得分讓她更加緊張。幾經努力,葉敏成功說服老公和自己一起去網頁所指的醫院做全面的生育力評估,可面對醫生開出的眾多檢查項目及高昂的檢查費用,兩人再次發生了爭執,葉敏覺得全面的檢查是對日后生育的負責,非做不可,老公卻堅持認為很多檢查完全沒必要。
葉敏迷茫了,生育力,到底有沒有必要評估呢?
所謂生育力評估,主要是結合受測者的職業、生活習慣、居住環境、既往病史等,并借助輸卵管造影、輸精管造影、宮腹腔鏡等檢查的結果,進行系統的評估,最終明確其生育力高低以及優生情況。開展了這項業務的醫院都極力強調生育力評估比孕前檢查更全面、有效,但凡有生育意向的男女都應先做一下,以便提前準備,避免不孕不育帶來的嚴重后果,并做到優生優育。
事實上,評估自身生育能力本身沒有錯,但這個評估目前并沒有被臨床廣泛接受,是因為其還存在很多弊端,作用及適用范圍沒有宣傳中那么大,我們不妨細細分析一下:
自我評估模糊
生育力評估采取的是自我測定和醫學檢測相結合的方式,通常第一步是醫生根據受測者自我測定的結果來建議相應的檢查項目。
在自我測定這道關卡上,項目基本包括年齡、身高、體重、生活習慣、工作情況、精神壓力、性生活情況、既往病史、家人情況等,在很多項目上,受測者都可能同時適合兩個甚至兩個以上選項,比如工作壓力,也許受測者有時沒有壓力,有時中度壓力,有時壓力非常大,但又只能選擇一個。然而,壓力并沒有客觀標準,每個人對其理解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工作內容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分數也可能有較大差異。
在這樣的前提下,自測結果不僅有水分,結論也往往很模糊。比如葉敏自測分數是81分,系統首先提示她生育力不錯,成功受孕幾率較高,可接著又提示她因為存在月經不調的問題,建議到醫院檢查確診,最后強調本測試只是初步評估,僅供參考,如需確定真實的生育力情況,建議前往醫院進行全面評估。總之,忙活了一大圈,最終還是要到醫院檢查確診。
試問這樣的一份評估報告,到底有多高的含金量?對受測者又能有多少幫助呢?
檢查項目的不確定性
不孕不育不是一個病,而是150多種疾病的一個共同臨床表現,病因異常復雜,分為女方、男方和雙方三方面因素。想要全面確定不孕不育的具體病因,需要一一排查全身性疾病和生殖系統疾病,不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往往需要采取全面撒網的方法,這意味著檢查項目極多,費用高。
面對眾多的致病因素,評估時具體做什么項目,醫生需遵循由男到女、由簡到易、發病率由高到低的原則,以及根據受測者的個人情況,如經濟、時間、能否接受等來確定,也就是說,該評估對發現疾病的作用是極有限的:也許剛好受測者同意進行的檢查項目都正常,未同意進行的檢查項目真的存在問題。那么,評估的意義就要大打折扣。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生育力評估的宣傳中,特別強調“借助輸卵管造影、輸精管造影、宮腹腔鏡”等先進技術進行檢查,都是有創傷性的,不但不能隨意使用,稍有不慎還會帶來巨大的傷害。
以輸卵管造影為例,需要使用X線進行顯影,其對卵細胞有殺傷作用,檢查后3個月內最好不要受孕;造影時操作不規范或術后護理不當,也可能造成盆腔感染,埋下不孕隱患;注射造影劑的器械要通過宮頸,有可能對原本健康的宮頸造成損傷;不少女性還會在做造影時因為緊張、過敏等問題出現不適。
另外,被很多醫院稱為診斷不孕不育神器的宮腔鏡、腹腔鏡等,是一種內窺鏡,可以通過微創的方式進入人體,放大局部情況,肉眼詳細檢查子宮腔、腹腔、盆腔內的具體情況,必要時還能直接手術。但是要知道,宮腔鏡術可出現子宮穿孔、出血、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并發癥,而腹腔鏡的并發癥比宮腔鏡還多。一般而言,如果受測者沒有生殖器畸形、月經紊亂、婦科炎癥或宮內手術史等明確指征,有創傷性的檢查千萬不能隨便做,夫妻應該在未采取避孕措施兩年以上未孕,才能進行有創傷性的檢查。
評估結果的可信度
所有檢查做完,如果結果表明生育力高,無疑是件歡欣鼓舞的事。但是,這個結果能代表的也就是當時,如果短時間內沒有懷孕打算,那么誰能保證受測者的身體永遠不出現新的變化呢?
如果檢查結果表明生育力低,盡管這不等于沒有生育力,但無疑會給一部分原本心情良好的受測者帶來心理壓力。要知道,人體各個器官能保持正常的功能都依靠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精神壓力過大很容易發生內分泌紊亂,造成排卵和生精功能障礙,不利于懷孕。
當然,如果通過檢查確實發現了不利于生育的因素,利于及時治療,但是這一點,通過孕前檢查同樣能發現,只是時間上有先后。而且,只要盡量不在30歲后,特別是35歲后才考慮生育大事,憑現在的醫學水平,通常會有足夠的治療時間。
保護生育力,從身邊做起
生育,能懷上并孕育到寶寶出生,就是百分之百,反之就是零,用高、低等似是而非的詞語很容易偷換概念、混淆視聽。一味的寄希望于一個帶玄乎色彩的評估值,還不如踏踏實實地從自身做起。
成功的孕育,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其中,很多導致不孕不育的原因都是自身的疏忽大意、不愛惜自己造成的,比如吸煙、酗酒、吸毒、熬夜、性濫交、偏食挑食、生活不規律等行為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點地吞噬我們的生育力。
這些行為習慣不進行調整、戒除,即便做了檢查、做了治療,收效也甚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放平心態、定期做體檢、做好孕前檢查,適時懷孕,比做生育力評估更實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