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光伏制造環節嚴重的供需錯配矛盾引發的行業洗牌,宛如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正將更多企業推向水深火熱的境地。
成立于2010年的陽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陽光中科”)正在艱難渡劫,境況顯然不太樂觀。
愛企查顯示,這家有著15年發展史的老牌電池片廠商在2025年新增29條“被執行人”信息,含重復性的執行標的數字,累計執行標的合計達到85,377,041元。
執行法院主要以南安市人民法院為主,還有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溧陽市人民法院和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等。最小的一起執行標的為1650元,執行標的最高的一起為27997974元。
開庭公告顯示,陽光中科除與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存在借款合同糾紛外,還與捷佳偉創(300724)及其兩家子公司常州捷佳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和常州捷佳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以及時創能源存在買賣合同糾紛。
在新增29條被執行人信息外,陽光中科在2025年1月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申請方為光伏銀漿供應商帝科股份。這是陽光中科自2024年6月被拉橫幅討薪后第二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同時,陽光中科法定代表人許XX還有11條被限制高消費記錄。
陽光中科由陽光大地(福建)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30日整體改制變更設立,注冊資本2.19億元,2016年8月12日在新三板掛牌公開轉讓(證券代碼:838982),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研發、制造、銷售及太陽能電站投資運營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2024年6月,因市場環境及資金壓力,陽光中科宣布停產。伴隨著停產,一張拉橫幅討薪的照片流傳于網絡,紅底黃字的條幅上面赫然寫著:“陽光中科惡意欠薪,還我血汗錢!”字樣。
彼時,陽光中科在泉州南安共有8條PERC自動化電池產線全部停產,產能為2.5GW。
據不完全統計,陽光中科到2022年底擁有1.2GW電池產能,2023年三期4GW電池項目投產,同年啟動年產5GW高效電池智能化技改項目,也就是PERC改TOPCon。
實際上,早在2023年,陽光中科的電池產線就因資金流緊張而停產,只是采取了“隱瞞不報”的方式。
今年3月,陽光中科因涉嫌偽造供應商合同章套取銀行票據,三大光伏車間連續停產超8個月未披露,三年虛增收入超5500萬元,因內控失效及信披違規遭監管責令整改,董事長等核心高管集體收警示函。
公告稱,陽光中科一期182車間、二期166車間分別于2023年11月、2023年9月停產至今;三期182車間于2024年1月至4月停產,并在短期復工后于2024年6月繼續停產至今。陽光中科未及時披露上述停工停產情況,遲至2024年3月才披露。
2022年至2023年,陽光中科未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對部分電池片受托加工業務采用凈額法核算,導致2022年半年報、2022年年報、2023年年報分別多計收入2,601.09萬元、2,640.92萬元、307.75萬元,多計成本2,601.09萬元、2,640.92萬元、307.75萬元。
因信披違規,虛增收入,福建證監局決定對陽光中科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對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許奕川,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總經理許光榮,董事、時任財務總監、時任董事會秘書孫一鳴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陽光中科在新三板上市后曾有過高光時刻,股價曾在2018年達到23.20元的高點,現股票簡稱已變為“ST陽光中”,最新股價僅為0.18元,已淪為“仙股”行列。
許新湖參與創建了陽光中科,曾任職董事長,2019年4月通過協議轉讓減持陽光中科1095萬股,減持后持股比例降至30%。他在職期間,也有虛增工程款占用公司資金的違規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