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葉飛將軍訪問自己的出生地——菲律賓,為父母掃墓,名震當地。
葉飛原名葉啟亨,1914年出生于菲律賓一個華僑之家。5歲時被父親被送回福建老家,從此一直在中國,后來參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葉飛一個華僑子弟,怎么成為了解放軍上將呢?這是一個傳奇。
葉飛成為上將的核心原因,既源于其貫穿紅軍、抗戰、解放戰爭及建國后的卓越戰功,也與陳毅元帥的深厚信任與革命情誼密不可分。
葉飛在學生時代就參加革命,并參與領導武裝暴動。1933年至1937年,葉飛在閩東與中央失去聯系的情況下,以特派員的身份領導創建閩東蘇維埃政府和紅軍閩東獨立師,率部堅持三年游擊戰爭,粉碎敵多次“清剿”,保存并壯大了革命力量。
這一經歷在開國上將中極為罕見,奠定了其紅軍時期的高起點資歷。
在抗日戰爭中,葉飛在新四軍打出了不少的好仗,人稱“經典戰役專業戶”。
1、奇襲戰略要地:1939年葉飛指揮夜襲滸墅關車站迫使滬寧線癱瘓3天,同年突入上海虹橋機場炸毀4架日機,極大震懾敵軍。
2、郭村保衛戰(1940年):葉飛以不足2000兵力對抗國民黨頑軍13個團。陳毅三次來電指示:切不可在郭村孤軍御敵,不得已可以退回江南。但葉飛認為可以打,結果不執行陳毅的命令而在郭村御敵。葉飛抗命急得陳毅親赴支援。結果,葉飛殲敵3個團、擊潰10個團,為新四軍開辟蘇北根據地撕開突破口。此戰葉飛頂住壓力獨立決策,被陳毅譽為“敢于負責的首長”。
3、車橋戰役(1944年):殲滅日軍800人、偽軍800余人,創下抗戰中生俘日軍最多的紀錄。
在解放戰爭中,葉飛一直是華野“尖刀部隊”一縱的司令員、兵團司令員。在宿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中都是唱主角,葉飛部常承擔最艱苦的正面進攻任務,戰功赫赫,被稱“三野悍將”。尤其是孟良崮戰役中,他先是率華野一縱正面強攻,成功分割蔣介石精銳整編74師,頂住援軍,然后指揮五個縱隊強攻孟良崮,為全殲該師立下了首功。
最后,在解放福建的戰斗中,他率第十兵團攻克福州、廈門,奠定東南戰局。
建國后,他金門失利后重整旗鼓,指揮東山島反擊戰,殲敵3000余人(含700傘兵),獲毛主席的嘉獎。
葉飛會打仗,軍事能力很強,情商也很高。與陳毅的關系十分好,作戰配合默契。兩人的私人情誼也超越了上下級。
葉飛為陳毅喜歡的愛將。
1、“紅娘牽線”:1940年陳毅主動撮合葉飛與才女王于耕婚姻,王于耕則是與陳毅的妻子張茜一起從武漢參加新四軍的。此后兩家36年親如一家。
2、圍棋定交:陳毅和葉飛均為圍棋高手,經常一起對弈。葉飛晚年為紀念陳毅,破例參加“陳毅杯”圍棋賽并奪冠。
3、困境力挺:1946年陳毅在山東戰場受挫時,葉飛直言:“你這大司令比我這小司令大不了多少”,既坦誠又暗含支持。
4、政治上的相互成就:陳毅作為新四軍、三野最高指揮,多次在關鍵崗位推薦葉飛(如華野一縱司令員),為其提供施展平臺。葉飛對陳毅的軍事智慧也高度推崇,曾評價說:“單論軍事能力,我們與陳老總差一大截”,體現發自內心的敬重。
葉飛的戰功覆蓋紅軍創建、抗日經典戰役、解放戰爭主力指揮、建國后戰略任務,符合上將“正兵團級資歷+重大貢獻”標準;而與陳毅的關系則賦予其關鍵決策空間與發展機遇,陳毅的信任使葉飛的軍事才能得以充分釋放。二者交織,共同塑造了這位華僑上將的傳奇。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的《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記述了陳毅與葉飛的傳奇,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曾經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
友情提示:該書已出現盜版,請到正規渠道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