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京謝社長
最近,不少國內IT程序員問我:“赴日IT工作能不能跨越階級?”今天就來系統性地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說一個事實,那就是,現在,日本人都很難跨越階級。
必須實事求是地說,日本已經是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各階級之間,不僅存在財富的差距,還出現了生活區域隔離。
日本雖然階級固化,但是,整個社會,極其厭惡炫富。上層社會為了不讓自身的財富引起平民的焦慮,讓平民眼不見為凈,主動選擇完全不出現在平民的生活場景中。
日本上層階層日常生活都會去高檔的俱樂部、餐廳,都是會員制,都要付出高額會員費。
日本的上層社會,在教育方面,可以說從小到大都是在獨立的私立教育系統內完成。
比如日本私立名校慶應大學,是日本上層社會的人都喜歡上的私立名校。慶應大學會設立小學部和中學部,這些校友又會讓自己的孩子來從小學開始循環。這些私立學校學費很貴,平民都很難上。
所以,日本的平民都選擇躺平了,主要原因還是,突破階層基本沒有希望了。
不過,階層在日本也沒那么重要。因為除了一個極少數群體的上層社會外,日本其他群體(1億人)可以說基本都是中產階級。在日本,被稱為“一億總中流”。
所以,日本是一個階層固化但是又沒有很大的階層焦慮的社會,因為社會的絕大部分人,享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是相差無幾的。
并且,近幾十年,日本開始征收高額遺產稅,基本上遺產傳遞一代,就會耗損50%左右,可以說三代就會讓一個富豪家庭回歸中產階層,日本人看富豪的大量遺產都成為了稅收,也就對階級問題不太憤怒了。
所以,日本適合想過一個平靜生活的IT工程師,IT工程師在日本平均收入有500萬日元。一些日語流利、技術出色的程序員,年收入達到800萬也不難。再加上日本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都有大量的福利補貼,過上一個不錯的中產的生活是沒問題的。
日本是一個福利社會,就算是最底層,也可以衣食無憂,看得起病,上得起學,養得起老,階層焦慮其實不大,赴日IT程序員不必有太多階層焦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