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京謝社長
最近,越來越多國內的IT企業來問我:“哪些IT產品、互聯網產品或AI產品出海日本存在機遇?”
眾所周知,中國是IT強國,可是,目前中國IT行業也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出海日本就成為很多IT企業的目標,下面嘗試分析一下3類適合出海日本的產品。
首先,是面向白領的職場效率提升IT產品。
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擁有龐大的白領階層,這些白領日常會進行大量信息處理工作。如果一個IT產品,可以大幅提升白領們的工作效率,就可以獲得機遇。
比如,一家華人創立的IT公司做的IT產品Notta,主要功能是將會議音頻轉化為文字,轉化準確率很高。日本職場每天都要進行大量會議,這個產品對白領來說非常有用,最后獲得了成功。目前,Notta在日本已經有千萬級C端用戶,4000家B端用戶。
其次,是人力資源配置IT產品。
在我看來,日本是一個人力資源配置成本相當高的國家。在日本人力資源行業,推薦一個人入職到日本企業,通常企業要付出年收20%-30%的中介費。比如,一個人如果年收600萬日元,那么中介費就高達120-180萬日元,相當于6-9萬人民幣。
另一方面,日本企業的招聘次數,也遠遠高于中國企業。與中國企業喜歡雇傭正式員工不同,日本企業比較傾向使用派遣員工,因為這樣不用承擔較大的風險。這樣,每次有項目的時候,日本企業都會有招聘需求。
這其實就是IT企業的機會,如果IT企業可以通過崗位信息傳播與求職者高效匹配,崗位要求和求職者能力高效匹配,提升求職者面試和求職能力等方面,降低企業的招聘成本,那么就可以獲得不小的機遇。
比如,目前,日本有一位華人企業家王沁就創立了一個求職平臺HelloBoss,HelloBoss該產品就是通過互聯網模式來降低日本企業的招聘成本,目前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很多日本大手企業都已經在該平臺上招聘,大量的日本用戶也在上面求職。
最后,是工業基礎設施和工業設備維護類的AI產品。
日本是一個發達的制造業國家,這個國家必然擁有大量的工業基礎設施和工業設備,要維持日本制造業的運轉,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資源和成本來維護這些工業設備。而AI目前在設備故障檢測方面,其實有非常大的優勢。
比如,日本的大手IT公司日立制作所,就開發了鐵路運營AI系統。通過安裝在火車上的攝像頭的圖像識別技術,可以高效分析零件的磨損情況。這可以減少工人因檢測疏忽導致的損失,還可以增加設備的壽命,減少成本。
以上就是可能比較適合出海日本的IT產品類型,其實,適合出海的日本IT產品還有很多,以后再為大家分析。希望國內IT同行能多到日本調研,這樣才能切實近距離發現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