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 璐
編輯|甄 瑤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不著急盈利的蔚來,終于按下了加速鍵。
6月3日,蔚來汽車發布2025一季度財報,期內交付42094輛,同比增長超40%。營收超120億元,同比增長超21%;整車毛利率10%,研發投入31.8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長期定期存款為260億元......
盡管虧損進一步增加,但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依舊重申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標。畢竟,再不盈利,就連造車僅4年的小米汽車都要反超它了。
同日,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小米投資者大會上披露,小米的汽車業務虧損正在逐步收窄,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實現盈利。
此外,小鵬汽車也稱今年盈利。
以前,每每面對盈利問題,蔚來都表現得從容淡定,“特斯拉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盈利”,這是李斌常說的一句話。但今天,面對如此內卷的中國車市,盈利問題不僅關乎蔚來,也關乎其它所有車企的生死。
套入盈利模板
“蔚來要想盈利,需要3個品牌每個月銷量5萬輛以上,毛利率達17%~18%。銷售管理費用控制在15%,研發費用控制在6%~7%。”李斌說。
5月,蔚來銷量2.3萬輛,一季度銷售管理費用44億元,約占營收的36%,研發費用31.8億元,約占營收的26%。
在新能源車企中,毛利率較高且較早盈利的有比亞迪、理想汽車等。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的毛利率為20.07%,理想毛利率為20.5%。他們兼具盈利的共性條件:其一,技術產品踩準了用戶需求;其二,垂直產業鏈管理,節省支出成本。
蔚來今年也在這兩方面大下工夫,只是行動效果還沒有在一季度財報上體現。
今年一季度,蔚來交付新車4.21萬輛,同比增長40.1%,環比下滑42.1%。其中,蔚來品牌銷量2.73萬輛,樂道品牌銷量為1.48萬輛。
新車型方面,只交付了蔚來ET9(參數丨圖片)和螢火蟲,而兩款車又分別定位豪華旗艦和小車市場,本就不是走量車型。
按照新車計劃,二季度新款ES6、EC6、ET5、ET5T上市,會進一步拉動銷量,且成交價格有所回升。從二季度的銷量來看,比一季度有回暖趨勢,4月銷售2.39萬輛,5月銷售2.32萬輛。
此外,今年四季度,蔚來將交付新款ES8,這將是一款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在新車的帶動下,今年四季度蔚來品牌的月銷量目標是2.5萬輛,比去年提高約20%,毛利率的提升會比較大,預計超過20%。
下半年,樂道品牌將迎來兩款新車上市:旗艦SUV L90計劃于三季度推出,L80則在四季度跟進。至此,樂道產品線將擴展至3款車型,其目標是在四季度實現月銷量2.5萬輛。
若達成這一目標,蔚來在產品銷量層面有望沖擊月銷5萬輛,從而滿足盈利的首個關鍵條件。
為了提升毛利率,控制費用支出,蔚來在今年初就啟動一系列措施。
研發方面,蔚來建立了“車輛產品線”的新機制,將蔚來、樂道和螢火蟲的研發資源進行整合,進一步提高研發效率。
組織方面,蔚來內部針對單車、銷售、門店、營銷活動等建立經營模型(Cell Business Unit,簡稱CBU),各CBU推進組的核心負責人每兩周向李斌匯報機制進展。
每個單元必須建立明確的經營目標、成本目標和投資回報目標,讓每一筆錢經得起嚴肅的財務審視,明確具體的責任人,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并為最終結果負責。
渠道方面,將樂道并入蔚來的銷售體系內,不再單獨作戰,這與吉利、比亞迪等公司的戰略整合舉措如出一轍。蔚來增加了中后臺人員的配比,讓三個品牌中后臺的資源深度整合。
此次財報電話會上,李斌還透露,最近在探索用換電站銷售的運營模式。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甚至更下沉的城市,并不需要開設門店,可依托換電站作為產品展示、用戶體驗,以達到銷售的目的,既節省了門店建設的費用,也提高了銷售人員的效率。李斌稱:“從目前初步測試的效果來看,還是非常不錯的。”
現在的蔚來花錢更謹慎了。李斌表示,第四季度要讓蔚來品牌的毛利率超過20%,整體毛利率保持在17%~18%。而第一季度,公司的整車毛利率只有10.2%,預計二季度回到15%。
據一見Auto報道,CBU機制推行之后,2025年初提報的500多個項目只有一半能夠立項成功,砍掉沒有明顯ROI的項目。
要論降本,理想更會省錢之道。在一直有“摳廠”之稱的理想汽車,2萬元的項目都要創始人李想審批。李想表示,創業初期十分艱難,公司從一開始就養成了精打細算的習慣,在花錢方面始終保持節約態度,對預算把控也十分嚴格。
小鵬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何小鵬也談過降本舉措,曾經把自己的辦公室砍掉一半,并把那一層樓的會議室面積砍掉了40%。習慣了大方的蔚來,也必須向內開刀,過起節衣縮食的日子。
“留給蔚來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越往后改革,付出的代價越大。”一位熟悉蔚來的人士對幫寧工作室表示。
賺錢迫在眉睫
為何多家車企把盈虧線定在今年?因為車市激烈的競爭。
“大家看到從其它行業來的公司,只做一款車就賣爆了,雖然它的產品可能不是那么好。我們的產品比它還好,但還賣不過它,甚至賣不過它的零頭。”
5月31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說。
隔日,小米創始人雷軍發了小米5月銷量圖片,同時配了一張“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的圖片,疑似回應余承東的言論。
在車圈,小米汽車是一個現象級,早期的蔚來和小米有幾分相似。
首先,李斌和雷軍都是創始人IP,在雷軍進入車圈前,李斌堪稱流量之王。兩人都擅于表達,臺風穩健,個人魅力十足。
其次,“米粉文化”和蔚來的“用戶型企業”文化也有共通之處,都是把消費者當成朋友,讓他們對企業發展有參與感,通過高粘性社區維持與用戶的關系。
最有說服力的是2019年,蔚來處于危機關頭,不少用戶發動身邊親朋好友下單購車,幫助其挺過難關。蔚來2019年財報中顯示,69%的訂單來自老用戶推薦。李斌也不止一次地說“是用戶救了蔚來”。
再次,高端品牌力。蔚來品牌以高端的調性和外觀設計,收獲不少中產的喜愛;小米以先進的造型和產品力,俘獲了年輕消費人群。一位22歲的小米SU7車主表示:“有人買純電車是為了省錢,有人是為了裝面子,我是既為了省錢又為了裝面子,所以買了小米SU7。”
但是在盈利能力上,二者大相徑庭。
今年一季度,小米SU7交付75869輛,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收入達186億元,虧損5億元,毛利率為23.2%,去年同期為12.6%。實際上,小米汽車自2024年4月交付至今,也就一年的時間,就摸到了盈利邊緣,創造了一個奇跡。
仔細剖析小米汽車的盈利能力,依舊符合前文提到的兩點——產品能力和控本能力。
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在投資者電話會上的回答也是如此。他表示,小米汽車毛利率上漲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產品力很強,小米SU7上市至今沒有價格調整;第二,單款爆款帶來了成本結構的優化,只有單款有爆款才可能有規模經濟;第三,管理效率、渠道效率與傳統車企提升明顯,小米的效率是傳統車企的2~3倍。
如今的蔚來也向這兩點挺進,力求今年實現盈利,但難拋掉的是重資產投入。
截至5月31日,蔚來累計建成3404座換電站和4607充電站及26441充電樁。但換電站建造費用很高,第二代換電站造價約150萬元。一家換電站若儲備13塊電池,則電池成本約103萬元。加上運營費用等,綜合成本約達300萬元。難怪李斌想到用換電站代替銷售門店,為換電站回血。
此外,用戶對品牌的執念已經逐漸轉向產品本質,蔚來的研發投入、技術儲備必須盡快轉移到產品價值上。當資本耐心正在耗盡,當市場競爭激烈殘酷,蔚來11年未能盈利的事實必須要畫上句號。
蔚來把2025年定義為企業發展的第三階段。李斌表示,公司已形成共識,將依靠自身管理實現復蘇,相信最低谷已在一季度過去,二季度將開始上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