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25日,建設教育強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論壇在長春舉行。高水平大學書記校長、頂尖專家學者、創新型企業家等,齊聚一堂,共同開展教育領域重點難點問題大討論,促進最活躍、最前沿思想的“交流碰撞”,實現“同題共答”、經驗共享。
專家學者精彩觀點摘編,一起來看:
標準引領的“雙一流”建設
論壇重點圍繞自主科學確定“雙一流”標準研究、建立健全科技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加強基礎學科、交叉學科、新興學科建設、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國際高校重點建設計劃研究等議題展開研討,共同探索高等教育強國建設新路徑新范式。
“雙一流”建設高校的責任和擔當
本次論壇聚焦標準引領的“雙一流”建設,精準對標黨中央的最新部署要求,彰顯“雙一流”建設高校的責任和擔當。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郝彤亮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自主科學確定“雙一流”標準的重大意義;要強化思想指引,準確把握“雙一流”標準研制的“五對關系”;要突出協同聯動,廣泛凝聚各方智慧,形成“雙一流”標準研制的強大合力。
“雙一流”建設的定位與使命
2025年是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的開局之年,要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不斷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的“提速”與“提標”,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中國農業大學原黨委書記瞿振元強調,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外在貢獻與內在品質,明確教育強國建設中“雙一流”的定位;堅持自主科學確定“雙一流”建設標準,加快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加強學科專業內涵建設,積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強國建設,讓“雙一流”建設高校擔當綜合改革的領頭雁。
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
同濟大學以“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賦能學科轉型創新發展,趙憲忠副校長表示,學校推出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方案,通過強化基礎學科、培育新興學科、促進學科交叉、創辦工程智能研究院、建強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開展人工智能社會治理研究、打造百門AI+新工科課程、改進評價體系、以“AI+”提升治理服務水平等九大舉措,塑造學科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此外,復旦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陳焱,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馮丹,天津大學副校長李斌,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培養處處長王雪華,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張艷寧等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本研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全球勝任力、深化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深化博士生教育高質量躍升改革、數智賦能高等教育發展與評價等議題作了專題報告。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學術立會 服務興會 規范辦會 創新強會
微信號 : zggdjyxhwx
網址:https://www.cahe.edu.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