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2025年06月05日第01版
為長江魚兒搭建“產房”
6月3日,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執行團隊第七次來到長江鼎鍋浩水域,對一處人工搭建的魚巢完成了最后的拆除工作,并就執行結案作記錄。
長江入渝第一站正是江津區,位于江津區的鼎鍋浩水域水流平緩,是長江知名的“產卵場”之一。每年3月至5月進入魚類產卵期,當水位降低時,魚類會在淺灘巖石上自然產卵,但魚卵粘附性和成活率不夠理想,鋪在江上的人工魚巢就為魚類提供了“產房”。
江津區法院執行的這處人工魚巢,是在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判決生效之后搭建的。
2024年5月28日,丁某、肖某、劉某三名村民相約來到位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江津區龍華鎮丁家沱水域捕魚。三人協作將兩副三層刺網安置在長江中,中途丁某返家,肖某、劉某于次日凌晨收網,離開時被民警抓獲。民警現場查獲三層刺網兩副、漁獲物9尾,包括國家保護動物長江鱘1尾、巖原鯉2尾等,共計重11.47千克,導致的生態損失評估約為3.1萬元。長江鱘經及時救治后于2024年6月3日被放生,丁某于事后被抓獲。
江津區法院經審理,綜合三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危害后果及認罪、悔罪態度等,判處被告人丁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9000元;被告人肖某、劉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及漁獲物,予以沒收;結合損失評估價、人工魚巢搭建市場價,責令三人在本轄區長江干流保護區內搭建人工魚巢約1961平方米。
棲息地修復和增殖放流都是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人工魚巢是棲息地修復的一種形式。
“就現階段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來說,增殖放流和搭建人工魚巢應該相互補充,同步實施。”庭審中,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學水產學院教授姚維志作為專家出庭發表意見。
該案是江津區法院首次判令搭建人工魚巢來修復生態,這也意味著,相關執行工作亦是第一次。
時值2024年年底、2025年年初,距離魚類產卵期越來越近,該案應該如何執行才能及時趕上節點?考慮到人工魚巢在當地已有豐富運作經驗,江津區法院參照行政機關的規范,結合搭建、驗收、看護等流程,制定了一份人工魚巢執行實施指引。
有了指引,行動路徑清晰起來。在行政機關的統籌之下,該案執行地點選在了鼎鍋浩水域。執行團隊首先到現場調查當地環境,接著會同技術人員到現場監督實施,扎竹竿、鋪水游草……一系列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今年3月初,這處人工魚巢順利完工。此后,執行團隊還回訪了兩次,確保人工魚巢運行良好。
如今,魚巢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在汛期到來前,執行團隊及時組織人員到現場完成拆除回收工作,保障航道暢通。
調查、實施、驗收、回訪、拆除……江津區法院前前后后共去了現場七次,不斷摸索和完善人工魚巢的執行方案,在著力提升長江生態生物多樣性水平的路上持續前行。
江津法院召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案四說”專題警示教育大會
優化營商環境 | 揭誠渝院長走訪轄區重點企業
起訴狀、答辯狀究竟如何填?示范文本助您速成滿級“寫手”!
來源:人民法院報
編輯:“法庭內外”新媒體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