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5月27日,一加 Ace 5 至尊版正式發布:天璣9400+、6.83英寸1.5K直屏OLED、6700mAh雙電芯+100W快充、IMX906主攝、也有風馳游戲內核、電競WiFi芯片G1+首發靈犀觸控芯片,定價2499元起,國補后2124元起。
【一加 Ace 5 至尊版】定價:
12+256版2499元(國補2124元);
16+256版2799元(國補2379元);
12+512版2999元(國補2549元);
16+512版3299元(國補2804元);
16+1TB版3799元(國補3299元)。
外觀&做工&手感&指紋識別&外放&振動
綠廠的老朋友,9.1A超大電流的100W A口快充頭↑
一加 Ace 5 至尊版的手機殼也像一加13T那樣,內側有紋路,手感不錯,而且不同配色的機型,殼還是不同色的。但如果能給我們這靚仔的清風藍版,配個淺一點的顏色就更好了。
一加13、一加13T、一加 Ace 5 至尊版、一加 Ace 5 競速版↑
一加13T、一加 Ace 5 至尊版、一加 Ace 5 競速版↑
(邊框是一加13T更窄,但一加 Ace 5 至尊版下巴控制不錯,視覺上已經很接近四邊等寬了)
一加 Ace 5 至尊版有燃力鈦(鈦銀)、清風藍、幻影黑3個配色,163.41x77.04x8.1mm,206克重。
一加 Ace 5 至尊版是塑料中框+AG玻璃后蓋,正面玻璃邊緣有非常小的2.5D打磨,背面玻璃沒有,所以盤起來,正面的邊緣過渡是比背面舒服的。
相機凸起不多,造型克制。布局上,最顯著的特征,是電源鍵和音量鍵的位置偏高。可能是為了給電池留空間?又或者是為了給散熱背夾留空間?
實測一加 Ace 5 至尊版這電源鍵的位置,加上較小的相機區域,大部分散熱背夾都能夾在機身正中間,利好我們這些臭打游戲的。
其余外圍配置:紅外??、NFC??、X軸馬達??(0809)、雙揚聲器??、雙頻GPS??(有4頻北斗)、USB 3.0?、耳機孔?、衛星 通信?。防護等級IP65(有雨水觸控2.0+手套觸控)、低位置短焦指紋、13頻5G:n1/3/5/8/26/28A/38/40/41/48/66/77/78(實際外放、振動、指紋都是附近價位機型的常規水平)。
比較特殊的部分,是一加 Ace 5 至尊版有電競WiFi芯片G1+首發靈犀觸控芯片(顯然就是盯準游戲需要的網絡和觸控做優化)、左側也有新的自定義按鍵(功能和界面都和iPhone的高度相近,默認是觸發能給幾乎任何界面做摘要的小布記憶)、
客觀測試:屏幕&性能&發熱&續航&充電
(屏幕測試,亮度顏色條越長越好,色偏顏色條越短越好)
一加 Ace 5 至尊版是6.83英寸1.5K 144Hz中置打孔直屏OLED,LTPS,60/90/120/144Hz四擋變速。有明眸護眼2.0+太陽顯示功能,高亮度類DC+低亮度3840Hz高頻PWM調光,OPPO晶盾玻璃蓋板。
2800x1272,450ppi。全白峰值亮度1400尼特。首發靈犀觸控芯片,300Hz五指采樣率+290Hz十指采樣率(瞬時3000Hz)。
一加 Ace 5 至尊版的幾個色彩模式都選了2.33的Gamma值,所以畫面對比度會比常見機型更高,也算是“通透調法”的一種。
實際自然模式和影院模式都有不錯的色準表現。亮度均勻性表現優秀,手動亮度也是現在的偏上水平,但可能受限于發光材料/成本,屏幕的激發/峰值亮度表現一般。
游戲實測
一加 Ace 5 至尊版是天璣9400+,有風馳游戲內核,7300mm2VC均熱板,LPDDR5X內存+UFS 4.0閃存。
天璣9400+都是老朋友了,我們跳過跑分,直接看游戲實測。
室溫25度,200尼特屏幕亮度(正常室內燈光一般推薦使用100到110尼特的屏幕亮度),和平精英120幀毫無壓力:幀率一條直線,平均119.9幀,平均功耗3.12W,1%Low幀是61.3幀。
室溫25度,200尼特屏幕亮度,最高畫質,須彌城跑圖30分鐘,同樣沒有壓力:幀率還是一條直線,平均幀率60.5幀,平均功耗4.26W。
1%Low幀竟然只有55.9幀,確實明顯低于絕大部分旗艦。也就只有力大磚飛的紅魔、給最低幀做插幀的榮耀GT Pro等少數機型能超過它了。一加這個風馳游戲內核,在這些國民級游戲里的性能調控,確實是有點料子。
PS:一加宣稱是用“重載幀預判渲染+關鍵任務并行加速+動態幀預載”,大幅提升1%Low幀表現。
一加 Ace 5 至尊版有“原生級1.5K+120幀”的原神。我們還是須彌城,直接全開,一加 Ace 5 至尊版還能吃得住:平均幀率120.8幀,1% Low幀還有106.5幀。而代價,是功耗已經來到6.5W級別。
最后端上來的,當然是《星鐵》黃金的時刻跑圖,一加 Ace 5 至尊版平均幀率59.8幀,1% Low幀28.2,平均6.55W的功耗。
壓力竟然超過GPU超幀超分的1.5K+120幀原神,星鐵名不虛傳。
此時機身最高溫度47.3度↑,雖然還在機身的熱承載之內,但想長時間跑,超過6W還是建議上散熱背夾了。
(續航測試:200尼特屏幕亮度,測試電量區間30%到80%。包括30分鐘《和平精英》HDR高清+極限幀數+抗鋸齒、30分鐘B站1080P視頻播放、30分鐘微博短視頻、各30分鐘的Wi-Fi和5G沖浪,共2.5小時)
一加 Ace 5 至尊版是6700mAh雙電芯(25.67Wh),硅碳負極冰川電池,10%硅含量,能量密度798Wh/L。
一加 Ace 5 至尊版續航表現還OK。因為屏幕大小、芯片和屏幕能效的差距,一加 Ace 5 至尊版的續航略弱于小屏的一加13T,戰平驍龍8至尊版+6100mAh電池的一加Ace 5 Pro。
(充電測試,1%開始。同一行的顏色條越長,速度越快↑。已打開vivo超快充電模式/OPPO智能極速充電/小米快充加速與低電疾充等功能。部分廠商/機型默認關閉相關功能,需手動開啟)
一加 Ace 5 至尊版是雙電芯的100W快充,有旁路充電。實際35分鐘顯示100%,在80%電量后,充電速度會稍微變慢。
綠廠這種雙電芯100W,其實已經超過部分友商的120W快充,屬于非常夠用的級別。
綠廠系機型,快充的主要弱點依然是兼容性。像一加 Ace 5 至尊版就只兼容13.5W的PD快充,出差記得帶好原廠充電頭。
一加 Ace 5 至尊版的相機部分,有IMX906(現在最強的1/1.56型傳感器),宣稱是Find X8同款算法:
前攝1600萬像素,F2.4,等效23mm,4P鏡頭;
主攝索尼IMX906(5000萬像素,1μm,1/1.56型,有DAG HDR),F1.8+OIS,等效24mm,6P鏡頭;
超廣角800萬像素,F2.2,等效16mm,5P鏡頭,112度視角。
這套硬件實在是太熟了,主攝實際表現不會落后自家大哥的1/1.4型主攝太多,日常記錄肯定是夠用的,我們就偷懶不做對比了。
總結
一加 Ace 5 至尊版就是典型的性能向手機,游戲相關的天璣9400+、風馳游戲內核,加上電競WiFi芯片G1(管信號)+首發靈犀觸控芯片(管觸控)+6.83英寸的1.5K大直屏+旁路充電,就算不加散熱背夾,也能完全吃透吃雞、原神、星鐵這些主流游戲。而塑料中框、0809馬達、IP65都是非常常規的中端配置。
PS:就算是GPU原生補上去的1.5K+120幀原神,實際壓力和功耗也沒有最高畫質的60幀星鐵高。
啊,對了,一加 Ace 5 至尊版的英文名是Ace 5 Ultra(可以在官網的機型網址上看到)。
一加 Ace 5 至尊版的發布價格,甚至比真我GT7的發布價還低一點。一加主要強在游戲優化,真我勝在有超聲波指紋、IP69、電池容量。
對比iQOO Neo10 Pro+,一加的優勢是價格便宜一點、機身輕一點、充電快一點(沒錯,綠廠的100W就是這么猛),iQOO的優勢是2K屏、驍龍8至尊版的中高負載能效更高、電池稍大、快充兼容性明顯更好、相機調教更好。
因為這一波國補在逐漸暫停,后面機型價格和市場戰況很難預測。不可玩笑,今年618,不但是最近幾年優惠力度最大的,也是最多變數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