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于人;君之軟肋,亦不可示于人。”
《藏海傳》大結局來襲,真的是一波好多折的節奏呀。
當皇帝悠悠地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曾經在彈幕上說出“皇上我嫌棄你”的觀眾,此時徹底被這一反轉震蒙了,紛紛“倒戈”:“陛下老謀深算呀!”
張國強飾演的大雍國皇帝,用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動作告訴觀眾,這才是真正的演技。
曾經自言不做流星的張國強,用實力兌現承諾,成為一顆閃耀的啟明星。
大雍國的皇帝不應該是威風凜凜嗎?且看初識的這位皇帝吧。
這位皇帝似乎并不喜歡上朝,很多事務都是反派曹敬賢曹公公在越俎代庖。
這就使得大雍國的各大文臣武將心懷鬼胎,各種貪污腐化行為,層出不窮。
就連太后駕鶴西去,朝野都能亂作一團。
皇帝在與大臣議事的時候,也沒有九五之尊的樣子,與大眾印象里擁有這種至高無上身份的形象相差甚遠。
以至于彈幕里紛紛吐槽起來:“皇上我有點嫌棄你”,“這皇上不像皇上啊”,“皇上演得啥呀”,“皇上太美沒范兒了”,“皇上氣勢不足”,“皇帝就是提線木偶吧”......
由張國強詮釋的皇帝姍姍來遲,初期真的是不受人待見,甚至一度給觀眾一種“昏君”“庸君”的感覺。
可誰承想,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發現似乎“錯怪”了皇帝。
當他聽到藏海把癸璽拿走的時候,瞬間臉色大變。
在回憶與蒯鐸的過往時,一句“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于人;君之軟肋,亦不可示于人”,他的深沉心機可見一斑。
當用一種很奇怪的眼神望著蒯鐸說出:“蒯卿啊,朕的軟肋,你可真知道不少”時,他又是一個將王者之術運用到極致的君主。
原來這個表面終日沉迷于木工營造、不學無術、不務正業的皇帝,才是那個真正扮豬吃老虎的主兒。
張國強用扎實的演技,將角色的魅力演繹得淋漓盡致。
他用語言、表情、動作等多種表演手段,將皇帝演繹得生動又與眾不同,觀眾贊嘆:“這才是老戲骨的能力。”
19年前,一部《士兵突擊》異軍突起,迅速走紅,成了各大衛視爭相播放的熱劇。
在這部以軍旅生活為靈魂的電視劇里,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美女,也不談愛情,卻憑借著對信仰、兄弟情等美好品格的塑造與呵護,拍出了現代軍營本來的樣子,成為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張國強在劇中扮演七連長高城一角,憑借收放自如的表演,將軍人的傲嬌熱血與鐵漢柔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士兵突擊》熱播之后,張國強也是一度走紅。
劇中的高城常說的那句“不拋棄,不放棄”,更成了萬人傳誦的金句,被網友奉為座右銘,激勵著無數電視機前的觀眾。
1969年,張國強出生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一個梨園世家。曾外祖父是評劇倪派小生創始人倪俊聲,父親張海峰是京劇演員,母親倪靜環也是評劇名角。
在這種環境下熏陶長大的張國強,收獲了與生俱來的好嗓子和表演天賦,加之對戲劇表演的熱愛,從藝之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986年,17歲的張國強在父親張海峰的建議下,考入黑龍江藝術學校佳木斯分校的話劇表演班。
從表演班畢業后,張國強成了佳木斯話劇團的一名普通演員。
遇到《士兵突擊》之前,張國強在話劇團演過舞臺劇,跑過龍套,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
窘迫時,也去酒吧里當過駐唱歌手和主持人。也出演過兩部電視劇,可惜都反響平平。
娛樂圈里奉行的是出名要趁早,可在張國強這里,不溫不火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了37歲。
直到遇見了《士兵突擊》,跑了18年龍套的張國強,才紅了起來。
2007年3月,由《士兵突擊》原班人馬打造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在云南正式開機。
當張國強風塵仆仆地從北京趕到劇組時,等待他的卻是一記當頭棒喝:投資人竟然拒絕他出演劇中角色,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首先,他們覺得張國強長得太帥,與角色的其貌不揚不匹配。
其次,他們更愿意選擇有票房號召力的腕兒來出演。
好在有康洪雷導演的堅持,才有了張國強版的張迷龍。
拍攝中,張國強不辭辛苦,哪怕腳踝受傷也不曾退縮。
遇到自己不擅長的激情戲時,他也會坦誠提出,以免影響電視劇的質量。
經過兩年多才拍攝完成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與觀眾見面時,張國強再一次用令人驚嘆的表演,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04-
正當《我的團長我的團》熱播的時候,張國強領銜主演的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正式開機。
這是張國強的又一個軍人形象,他在劇中飾演年輕的司令員陳大雷。
憑借劇中的表現,張國強相繼獲得了華語榜中榜內地最佳電視劇男演員獎,以及華鼎電視劇獎最佳男演員獎。
連續三部軍旅題材的電視劇,部部都備受矚目和認可,作為一個演員,這是一種幸運,但同時也是一種負擔。
面對著怕雷同的尷尬境地,張國強在拍攝中努力尋找不同的地方,讓人物遠離最初的“七連長”,讓角色更鮮活,更生動。然而這個破繭化蝶的過程是十分痛苦的。
為了塑造一個全新的形象,張國強看書,查資料、琢磨細節,著實下了很大功夫,但在觀眾看來他仍然脫不掉一些曾經的影子。
對此,張國強坦言,自己都接受這些影子,因為它們(這些影子)是屬于自己的。
不過,在短時間內連拍幾部軍旅題材的戲,突破起來就更難,要花更多的心思。
所以張國強當時就想,以后能多接拍一些其他戲,多嘗試一些新的東西、別樣的角色。
-05-
后來,張國強開始跳出軍旅題材,接演了《大掌柜》,飾演的“陳九”是由土匪的孩子經過努力,逐漸坐到哈爾濱毛皮生意的頭把交椅的狠角色。
陳九這個角色年齡跨度相當大,極富挑戰性。
為了展現人物特點,張國強也特意蓄上胡須,粘上刀疤,將舊時哈爾濱的皮貨商人演繹得淋漓盡致。
《唐山大地震》里,張國強飾演了新好男人方大強,為了角色去學開舊時的車。
《推拿》里,張國強飾演盲人按摩師王泉,為了角色去盲人按摩院觀察盲人的生活。
而在《無賊》里,張國強又變身小偷段虎。為了角色,竟然將自己“整”成了駝背。
對于飾演段虎,張國強說,“我下了太大功夫了,太多心血去完成的。拍戲三個月下來,我發現我腰直不起來了,我在一次次挑戰自己。”
《熟年》中善良本分的倪家長子倪偉民;《哈爾濱一九四四》中,以面館老板掩飾身份的地下黨員錢崇禮.....
這些都是張國強演過的角色中,與以往的屏幕形象反差較大,具有很大挑戰性的人物。
而去年的一部《凡人歌》,更讓觀眾驚呼張國強的多變能力有多強。
“天地廣闊,放下我執”,丟下幾百人的公司不管,張國強飾演的公司老總王睿智竟然跑到寺里出家了,法號“覺空”。
面對著來勸回的老婆、妹夫、員工等等,一副毅然決然的神情讓人忍俊不禁……
原來褪去軍裝的張國強,可以將自己的角色完全生活化,也不懼老成化。
面對著風格的巨大轉變,他也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曾有人如此評價張國強:“二十多年的舞臺劇和影視劇的表演經歷,讓他的演技日臻成熟和完善,他把握人物準確,表現到位,在細節的處理上經常會給人帶來意外的驚喜。”
在出色的演技背后,是張國強為了打磨角色付出的艱辛努力。
為了提高自己的演技,張國強經常瘋魔一樣對著鏡子練,觀察自己的表情和感覺,調動臉上的每一個情緒去參與表演,認真去打磨自己的演技。
每接一部戲,詮釋一個角色,張國強都會用近乎苛刻的職業態度來要求自己。
這種為戲負責任的態度讓他無論什么角色,都能演得行云流水、收放自如。
-06-
張國強的演藝之路頗具坎坷,是典型的大器晚成者。
但他依然慶幸自己是一個運氣和后天努力結合得非常好的人,他深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不想做流星,我想做一個永久的啟明星,啟明星永遠掛在天上,不像流星刷一下過去了別人還不知道,我想做永遠掛在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這是張國強曾經的愿望,如今回看他一路走開,不得不說他已經夢想成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