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周四,標普全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財新服務業PMI 51.1,前值 50.7。目前指數已連續 29個月保持在 50.0分界線上方,顯示中國服務業活動持續擴張!而財新制造業PMI則錄得48.3,為2024年10月以來首次收縮!
我們再結合結合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2025年5 月,制造業PMI為49.5,服務業PMI為50.2!
兩者數字的差異主要是民營經濟的占比,但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服務業均呈現景氣狀態!
5月制造業PMI:黑線統計局、紅線財新
5月服務業PMI
那么,作為世界第一的工業強國,我們的服務業PMI景氣度會遠勝制造業呢?
實際上,中國經濟早已從工業驅動轉向服務業主導,我們現在的制造已經冠絕全球,從平價購買力角度看,GDP更是遠勝美國,我們早已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所以世界總人口呈現老齡化趨勢的背景下,新增市場并非是充滿廣闊想象的,制造轉服務也是必然的!
誰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2023 年時,我國的服務業增加值就已經占 GDP 比重達 54.6%,連續 9 年占據國民經濟半壁江山,對 GDP 貢獻率更是高達 60.2%,而到今年,預計占GDP的比率將會首次超過60%。
這種結構性轉變直接反映在 PMI 數據中:服務業覆蓋的消費、金融、信息技術等領域擴張動能強勁,而制造業和我們前面說的一樣,受產能調整、出口波動等影響,增長相對乏力,總體呈現制造收縮,服務擴張的態勢!
而我國政府這幾年連續通過降息降準、促進消費等政策不斷穩定經濟,從居民端角度看,服務業受益更為顯著。
這也反映在了消費端,我國當下服務型消費占比已達 50.2%,成為經濟增長 “穩定器”,2024 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 7.5%,遠超商品零售增速。
到了2025 年 5 月,我國服務業新訂單指數繼續上升,就業指數升至六個月新高,反映需求擴張與就業改善的良性循環。2025 年五一假期帶動旅游、餐飲等服務業景氣度提升,同時電信、互聯網等新動能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高于 55%。此外,數字經濟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催生在線醫療、智能交通等新業態,2023 年規模以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 12.1%,信息技術服務收入達 6.8 萬億元。
服務業就業依然景氣
相比之下,制造業不僅面臨中美關稅戰導致出口訂單波動,還面臨環保升級、國際貿易摩擦、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不足等壓力,部分行業如紡織、化工仍處于收縮區間,這拖累了制造業整體表現,導致制造業投資增速放緩!
不過,我需要說明的是官方 PMI 側重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國企),財新 PMI 覆蓋中小型民企和沿海地區。2025 年 5 月官方制造業 PMI 回升至 49.5,反映大型企業在穩增長政策(如降息、專項債)支持下的邊際改善;而財新數據更敏感于外貿和中小企業困境,顯示收縮壓力。服務業方面,財新數據(51.1)高于官方(50.2),可能與樣本中中小企業在消費復蘇中反應更迅速有關。
中國服務業以內需為主,受國際環境沖擊較小。2025 年 5 月,盡管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中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仍保持在 56.5% 的高位,顯示企業對本地市場的信心,這導致了行業樂觀預期!
但我們也要看到,當下企業采購價格和人力成本仍有上升,投入品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位于擴張區間并錄得近七個月新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服務業企業仍通過降價促銷應對市場競爭,服務業收費價格指數連續第四個月錄得榮枯線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