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的無知,是企業最大的成本!
南朝時期,謝超宗才華橫溢,擔任新安王劉子鸞的常侍,文采斐然,連孝武帝都稱贊他“有鳳毛”。可右衛將軍劉道隆誤以為“鳳毛”是稀世珍寶,跑到謝家翻箱倒柜找了半天,鬧了個大笑話。
這像不像今天某些老板?員工明明才華橫溢,卻因為領導者不懂識人用人,硬是把“鳳凰”當“山雞”,把人才用廢了!
比如,廣東某家電企業的老板老張就犯過這錯——他高薪挖來的技術總監小王,擅長產品創新,可老張非要讓他去管生產,結果雙方都憋屈,最后小王離職,企業錯失轉型機會。
這案例對那些不懂識人用人的老板們來說有觸動嗎?當你遇到類似問題,該如何用領導力破局?老王給你3點解決方案:
1、知人善任: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
《道德經》說:“知人者智”,但很多老板連員工的核心優勢都搞不清。廣東那家家電企業后來換了新總經理李總,他做了一件事:讓所有高管提交“我最擅長的3件事”和“我最想突破的3件事”。結果發現,小王真正的價值是創新,而生產管理另有能人。調整后,小王帶隊研發的新品半年內拿下市場15%份額。
那邊,具體該如何做呢?老王建議:
1)每月和核心員工做1次“優勢對話”。
2)用“三件事清單”(擅長/想突破/討厭的事)摸清人才底牌。
3)允許員工自薦崗位,像NBA球隊那樣組建“最佳陣容”。
2、會夸人:讓員工感覺“被看見”。
孝武帝夸謝超宗“有鳳毛”,這話比發獎金還管用!深圳某科技公司老板學到這招——他們給每個項目組設“鳳毛獎”,不是發錢,而是讓CEO當著全公司講清楚:“為什么這個方案值20萬獎金?”結果90后設計師小林說:“比拿錢更爽的是,老板真懂我的設計牛在哪!”
具體落地方法:
1)表揚要具體:“你這次用戶調研的樣本篩選邏輯很棒”比“干得好”強100倍。
2)設立“價值解釋會”,定期公開優秀案例的決策邏輯。
3)學習《道德經》“不言之教”,用行動證明你重視人才。
3、破除信息差:別當“找鳳毛的劉道隆”。
當年劉道隆鬧笑話,根本原因是沒聽懂老板的潛臺詞。現在很多老板也一樣——某次高管會上,銷售總監老周說“要重視抖音渠道”,老板卻回“先把線下展會做好”。三個月后才發現,競品在抖音的銷量已翻倍。
具體解決方案:
1)建立“術語詞典”:讓團隊用老板能聽懂的話匯報。
2)每周設1小時“無等級會議”,只聊行業新詞和趨勢。
3)學《道德經》“致虛極”,主動清空偏見,像海綿一樣吸收一線信息。
員工是不是鳳凰,取決于老板有沒有看懂羽毛的眼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