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一個里程碑時刻———全球第二大美元穩定幣USDC發行商圓環公司(Circle)正式上市。這不僅是穩定幣領域的首個IPO,更是數字貨幣向主流金融體系邁進的關鍵一步。
過去一年,全球穩定幣市場持續升溫:全球市值突破2400億美元,鏈上交易的月均交易量超4萬億美元,遠超Visa和萬事達卡的總和;美國《GENIUS法案》在參議院以66∶32的票數獲得通過,確立了首個全美統一的穩定幣監管框架;中國香港《穩定幣條例》已于5月30日正式生效;摩根大通、渣打等國際銀行紛紛布局穩定幣業務。
穩定幣可以理解為加密幣圈的穩定代金券,它的核心要義,是錨定黃金等現實資產(比如1 USDT≈1美元),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價格穩定、交易透明和全球流通。
通俗的說,這類似于買了個美元貨幣基金,基金份額圈子公認。但這個貨幣基金不付息,投資收益歸發行方——美國和中國香港幾乎同步推進了穩定幣立法,美國禁止穩定幣付息,但香港并未禁止。
比如你去買特朗普發行的1萬穩定幣,等于把這1萬塊存在川普家,他給你一萬個代幣,你可以拿著去買奶茶什么的,或許將來也可以買衣服或者買包包。而老川呢,拿著您的一萬塊去買美債,拯救美利堅去了。
穩定幣和比特幣,就像加密世界的冰與火,一個求穩如老狗,一個瘋起來連自己都怕。現在值不值得投?得看你錢包夠不夠厚,心臟夠不夠大。
最近穩定幣火得不行,全球總供應量已經飆到快2500億美元,比去年又漲了近一成。
USDT和USDC這倆老大占了八成多市場,一個靠新興市場匯款吃飯,一個抱緊合規大腿混得風生水起。
新冒出來的算法穩定幣也不甘示弱,USDE這種混合抵押型選手半年就沖到70億市值,比特朗普家的USD1還能打。
對比之下比特幣就沒這么安分。今年五月價格沖到11萬美元,年化波動率45%,比過山車還刺激。普通散戶要是跟風,分分鐘能被震出心臟病。
穩定幣最狠的地方,是能當數字美元使。土耳其用它對抗通脹,非洲兄弟拿它省下八成匯款手續費。
Visa早就在以太坊上用USDC結算,現在連工資都能用穩定幣發。這玩意比銀行轉賬快還便宜,難怪連黑產都愛不釋手。
比特幣更像數字黃金,總量就2100萬枚,挖完拉倒。大機構把它當抗通脹神器,小散把它當暴富彩票。
今年美國通過穩定幣法案,香港搞出監管框架,傳統金融和加密世界越走越近。但你要是指望比特幣像國債一樣穩,短期內臣妾還做不到。
投資這倆貨色完全是兩碼事。穩定幣年化6%看著美,背后全是坑。真要遇到擠兌,USDT也扛不住,去年價格就閃崩到0.95美元過。算法穩定幣死得更慘,UST暴雷直接帶崩整個市場,投資者褲衩都賠沒了。
比特幣玩的是信仰游戲。MicroStrategy這種公司砸幾十億囤幣,賭的就是未來能漲到黃金市值。現在機構通過ETF大舉進場,貝萊德的現貨ETF半年吸金100億。但你要接盤可得想清楚,這玩意一天跌個20%跟玩兒似的。
對普通人而言,穩定幣適合當支付工具或者短期避險,但別指望發大財。比特幣可以當資產配置的調味料,但千萬別All in,幣圈那些暴雷的教訓比比皆是。
目前全球穩定幣年交易量,已經干到了差不多5.6萬億美元,堪比Visa四成業務量。尼日利亞33%的人直接用穩定幣存錢,墨西哥跨境匯款六成走加密通道。這些數字告訴我們,這場貨幣實驗早就不是極客們的玩具了。
華爾街那幫人精早就看明白了。穩定幣本質是美元的鏈上分身,用得越多美元霸權越穩。
比特幣則是給傳統金融體系裝了個緊急逃生閥,哪天法幣崩了還能有條退路。但你要真信什么去中心化烏托邦,那還不如去買彩票。
投資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如果你連信用卡賬單都算不明白,就別碰什么DeFi挖礦。要是看到K線圖就頭暈,趁早遠離合約杠桿。記住那句老話,你盯著利息,人家盯著你的本金。
金融創新從來都是雙刃劍。穩定幣讓跨境支付變得像發微信紅包一樣簡單,也可能成為洗錢溫床。
比特幣給了普通人對抗通脹的武器,也養肥了無數割韭菜的鐮刀。關鍵在于,你知道自己到底在玩什么游戲嗎?
錢這東西最實在。它能讓你住大房子開好車,也能讓你失眠掉頭發。在加密世界撲騰,別光聽大佬們吹牛,多看看自己銀行賬戶余額。畢竟真金白銀砸進去,疼的可是自己的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