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送 Labubu,銀行攬儲新招?
在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銀行為了吸引儲戶可謂是 “各顯神通”。從傳統的利率調整、禮品贈送,到如今緊跟潮流的創意活動,銀行攬儲手段不斷翻新。最近,一個新奇的攬儲活動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關注 —— 存款送 Labubu。這一活動讓不少人感到驚訝:銀行怎么和潮玩 Labubu 聯系到一起了?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市場邏輯呢?
Labubu 爆火:年輕人的新寵
Labubu,這一由泡泡瑪特推出的潮玩形象,在短短時間內迅速風靡全球,成為年輕人愛不釋手的新寵。它的爆火并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獨特設計吸睛
Labubu 的外觀設計獨具特色,與傳統的萌系玩偶截然不同。它擁有直立的尖耳朵,笑起來會露出九顆尖牙,表情中帶著一絲狡黠與俏皮,整體形象呈現出一種 “丑萌” 的風格 。這種打破常規的設計,為追求個性與獨特的年輕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審美選擇,讓他們在眾多千篇一律的玩偶中一眼就注意到了 Labubu。例如,在玩偶市場中,大多數形象以甜美、可愛為主,而 Labubu 的出現,猶如一股清流,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年輕人的目光,滿足了他們對于與眾不同的追求。
(二)明星效應助力
明星的影響力在 Labubu 的爆火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泰國藝人 Lisa 在多次出席公開活動時隨身攜帶 Labubu 掛飾,并在社交媒體上頻頻安利,使得 Labubu 很快在泰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火爆起來。隨后,蕾哈娜、貝克漢姆等一眾國際明星也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的 Labubu 玩偶 。
明星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粉絲關注,他們對 Labubu 的喜愛和展示,激發了粉絲們的跟風購買欲望。粉絲們渴望通過擁有與偶像相同的 Labubu 玩偶,來拉近與偶像的距離,這種粉絲經濟的力量推動 Labubu 從小眾潮玩走向全球大眾視野。
(三)社交平臺傳播
在社交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和范圍超乎想象。Labubu 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廣泛的話題和討論,成為熱門的社交貨幣。眾多粉絲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購買、收藏 Labubu 的經歷,展示自己擁有的不同款式的 Labubu 玩偶 。一些粉絲還發揮創意,對 Labubu 進行改裝,為其制作獨特的服裝、配飾,將改裝后的作品分享在社交平臺上,吸引了更多人關注。這些用戶生成內容(UGC)進一步擴大了 Labubu 的影響力,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傳播循環,讓 Labubu 的知名度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攀升。
(四)泡泡瑪特成功運營
泡泡瑪特作為 Labubu 的運營方,通過一系列巧妙的策略激發了消費者的收集欲。盲盒形式的推出,讓消費者在購買時充滿了未知的驚喜,增加了購買的趣味性和刺激性。隱藏款的低概率設置,以及限量款、聯名款的推出,更是激發了消費者的收藏熱情。例如,Labubu 與 Vans 的聯名款,將潮流玩具與知名運動品牌相結合,獨特的設計和限量的發售數量,使得這款聯名產品在二手市場價格飆升,引發了消費者的瘋狂搶購。泡泡瑪特還不斷推出新的系列,保持產品的新鮮感和吸引力,讓消費者持續關注并購買 Labubu 產品。
銀行推活動:瞄準年輕客群
(一)活動詳情揭秘
此次推出存款送 Labubu 活動的平安銀行西安未央路支行,為了吸引新客戶參與,制定了明確的活動規則。只有從未開過平安銀行卡的新客戶才有資格參與此次活動 。參與方式也較為簡單,客戶只需存入 5 萬元定期存款,且存款期限至少為 3 個月,即可獲得一個 Labubu 3.0 系列盲盒。
對于那些不在西安本地的客戶來說,也無需擔心無法參與,他們可以通過異地辦理線上預約的方式參與活動 。不過,活動也有時間限制,截止到月底就會結束,并且有平安卡的老客戶不能參與此次活動。這一系列規則既鼓勵了新客戶嘗試平安銀行的存款業務,又通過設置一定門檻,保證了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吸引年輕客群
銀行選擇 Labubu 作為存款贈品,背后有著深刻的市場考量。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觀念的變化,年輕一代逐漸成為消費和儲蓄的重要力量。然而,傳統銀行在年輕客群中的吸引力相對較弱,年輕客群更傾向于具有創新性、時尚感的金融服務和產品。Labubu 作為當下火遍全球的潮玩 IP,在年輕群體中擁有極高的人氣和粉絲基礎 。
銀行借助 Labubu 的影響力,能夠有效吸引年輕客群的關注,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通過贈送 Labubu 盲盒,銀行可以將原本較為枯燥的存款業務與年輕人喜愛的潮玩文化相結合,為年輕客戶帶來全新的體驗,從而增加年輕客群對銀行的好感度和認同感 。這不僅有助于銀行短期內吸引新客戶存款,從長期來看,更有助于改善銀行的客戶年齡結構,增強銀行在年輕市場的競爭力,為銀行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客戶基礎。
背后的思考:創新與合規
(一)金融創新趨勢
在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銀行利用潮流文化進行創新攬儲,是一種順應時代發展的積極嘗試。這種創新趨勢體現了銀行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洞察力和對年輕客群需求的深入理解。通過將金融業務與潮流文化相結合,銀行打破了傳統金融服務的刻板印象,為客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使金融服務更加貼近生活、富有活力。
這種創新不僅有助于銀行在短期內吸引更多客戶,提升存款規模,從長遠來看,還能推動金融行業的變革與發展,促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多元化創新,滿足不同客戶群體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就此發出疑問,“如果再這樣下去,Labubu就不只是‘塑料茅臺’了,還可能成為‘塑料貨幣’?”
(二)合規風險考量
然而,在創新的同時,銀行也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監管規定,確保業務的合規性。存款送 Labubu 活動雖然形式新穎,但也引發了一些關于是否存在違規風險的討論。其中,變相高息攬儲是主要的擔憂之一。根據相關監管要求,銀行不得通過不正當手段提高存款利率,擾亂金融市場秩序 。存款送 Labubu 活動是否構成變相高息攬儲,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如果贈品的價值過高,或者活動規則設置不合理,導致客戶為了獲取贈品而忽視存款本身的利率和風險,那么就有可能被認定為變相高息攬儲。因此,銀行在設計和開展此類活動時,需要謹慎權衡,確保活動在合規的框架內進行,避免引發監管風險。
(三)消費者理性選擇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參與銀行的攬儲活動時,保持理性至關重要。雖然 Labubu 盲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消費者不應僅僅因為贈品而盲目選擇存款銀行和產品。利率是衡量存款收益的重要指標,不同銀行、不同存款產品的利率可能存在較大差異,消費者應選擇利率較高的產品,以獲得更多的利息收益。銀行的服務質量也不容忽視,包括網點分布是否便利、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的操作是否便捷、客戶服務是否及時響應等,都會影響消費者的存款體驗。消費者還應根據自身的資金使用計劃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存款期限和產品類型。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消費者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存款決策,實現資金的安全與增值。
結論:金融與潮流的碰撞
銀行存款送 Labubu 活動,無疑是金融與潮流文化的一次大膽碰撞。它不僅反映了銀行在攬儲策略上的創新求變,也體現了潮流文化對不同領域的深刻影響。
這種創新的攬儲方式,能否真正贏得年輕客群的青睞,為銀行帶來長期的業務增長?在創新與合規的天平上,銀行又該如何精準把握平衡?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希望廣大讀者能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對這種創新攬儲方式的看法,一起探討金融市場的新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