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英偉達之芯》是資深記者斯蒂芬?威特的力作。作者通過與黃仁勛多次面對面深談,以及走訪其親友、競爭對手和合作伙伴,勾勒出這位商業領袖與英偉達公司的發展脈絡。
一、早年歲月的磨礪
1963 年 2 月,黃仁勛出生于臺南。十歲那年,他赴美進入奧奈達浸信會學院就讀 —— 這是一所專為青少年行為矯正設立的學校。作為華裔學生,他在校期間多次遭遇霸凌,但面對欺凌從未退縮,每次都毅然反擊。隨著時間推移,霸凌現象逐漸減少,這段經歷塑造了他堅韌不屈的性格。
1976 年,黃仁勛進入阿羅哈高中,從此與乒乓球結下不解之緣。他在這項運動中展現出卓越天賦,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擁有超凡的專注力,始終重視基本功訓練。他比任何人都更刻苦地練習,從不允許自己停滯不前,這種對極致的追求初露端倪。
1980 年,黃仁勛考入俄勒岡州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在這里掌握了電路設計的核心技能,并將其確定為終身職業方向。20 歲時,他以高薪加入微芯片制造商 AMD 公司。兩年后,他轉投硅谷創新企業 LSI 公司。在 LSI,他憑借敢于冒險、挑戰極限的精神,以及在復雜問題面前及時轉換思路的判斷力,迅速嶄露頭角并多次獲得晉升。這些特質不僅幫助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也為日后英偉達的成功埋下伏筆。
二、英偉達的崛起之路
1993 年,黃仁勛年滿 30 歲,英偉達公司正式成立。1995 年秋季,公司首款圖形加速器芯片 NV1 問世。借助與《VR 戰士》游戲的捆綁銷售策略,初期銷量表現亮眼。然而,1996 年第一季度形勢急轉直下,該芯片在渲染其他游戲時性能不佳,導致英偉達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瀕臨破產邊緣。幸運的是,仿制芯片 NV3 于 1997 年 8 月上市后大獲成功,發布前后四個月內銷量突破百萬張,為公司挽回頹勢。
1998 年 6 月,英偉達推出 TNT 顯卡,這是首款成功應用 “并行計算” 技術的芯片,在 3D 圖形渲染領域取得巨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技術正是當今 AI 浪潮的關鍵基石之一。黃仁勛之所以在此時引入并行計算,源于他敏銳的預判:隨著各行業對圖形渲染需求的增長,傳統 “串行計算” 終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1999 年初,成立不到六年的英偉達以 6 億美元估值成功上市,到年底股價已翻五倍,黃仁勛躋身千萬富翁行列。
2003 年前后,科學家們發現英偉達 GeForce 系列顯卡能夠高效完成高難度數學任務。黃仁勛敏銳地捕捉到這一信號,認為找到了讓產品差異化的關鍵 —— 一個尚未開發的 “零億美元市場”。2004 年左右,他召集科學家啟動秘密項目 CUDA,核心目標是將用于游戲的并行計算電路轉向科學計算領域。但研發之路荊棘密布:開發成本持續高企,軟件運行問題頻發,同時項目分散了對核心客戶群的關注,導致產品質量問題頻發,公司市值縮水近 90%。
盡管面臨重重壓力,黃仁勛始終堅信 CUDA 的價值。2012 年,該項目迎來關鍵轉折:AI 領域泰斗杰克?辛頓及其學生利用兩張 GTX 580 顯卡和 CUDA 軟件,成功訓練出 Alexnet 神經網絡模型。這一突破讓黃仁勛看到了光明前景,他迅速在公司內部宣布向 AI 芯片公司轉型。2014 年初,他在公開場合介紹即將發布的 cuDNN 成果,這是英偉達成立二十一年來首次正式與 AI 領域聯姻。至此,并行計算與 CUDA 在 AI 領域實現深度融合,爆發出強大生命力。
三、AI 浪潮中的領跑者
隨著 AI 浪潮的興起,黃仁勛和英偉達十年磨一劍的堅持終于迎來回報。截至 2023 年,英偉達穩居全球 AI 芯片市場近 90% 的份額,成為這場科技激戰中當之無愧的 “軍火商”。
英偉達的成功源于對 AI 行業的深度服務。早在 OpenAI 初創時期,黃仁勛就為其量身定制專用計算機;旗下顯卡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更成為 ChatGPT 等大語言模型誕生的重要基石。
在保持領先地位的策略上,英偉達雙管齊下:一方面積極并購具有戰略價值的企業,擴大技術版圖;另一方面持續迭代 CUDA 軟件功能,依托其只能運行于英偉達顯卡的特性,構建極高的行業壁壘。
然而,關于 AI 未來是否威脅人類的爭議從未平息。自 ChatGPT 問世后,部分專家對此深表憂慮,認為 AI 可能危及人類生存。但黃仁勛對此持截然不同的態度,他直言不諱地表示,這種擔憂既愚蠢又阻礙人類進步。
四、超越商業的啟示
黃仁勛及其締造的英偉達能取得今日成就,與其敢想敢為、善思善斷、腳踏實地的行事風格密不可分。無論未來 AI 如何發展,英偉達在行業中扮演何種角色,黃仁勛展現出的堅韌、勇氣、好奇心與堅定決心,都堪稱典范。這些品質不僅是商業成功的基石,更是應對時代挑戰的重要力量,值得每一個追求卓越的人借鑒與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