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八字箴言,在李嘉元先生的山水畫作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他跋涉于山川之間,將真山真水的視覺震撼與心靈觸動,盡數轉化為創作的寶藏?!八驯M奇峰打草稿”,是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也是他積累素材的真實寫照。憑借這份積淀,他提筆作畫時,便能做到意在筆先,無論是描繪溪山行旅的悠然詩意,還是勾勒云上山巔的雄渾壯闊,都能以嫻熟的骨法用筆,精準捕捉山水的精氣神,再輔以精妙的隨類賦彩,使每一幅作品都成為氣韻生動的典范。
李嘉元先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是其作品充滿生命力的源泉。在他的畫中,溪泉似在飛奔跳躍,白云如在翩然起舞,鳥鳴仿佛訴說著動人的故事,這些靈感的迸發,皆源于他對自然的無限深情。他深諳中國畫寫生的精髓,不拘泥于物象的外形臨摹,而是以寫意之筆,夸張自然物象的特征與意趣,展現生活的個性與特點。從一石一樹的精妙構思,到一山一水的磅礴氣勢,每一處畫面都充滿意趣,蒼茫而又渾厚,這得益于他對生活的深入體驗與感悟。
李嘉元先生認為,對景寫生并非簡單地照搬物象,而是要萃取大自然的精華,在感悟與取舍間,構建出富有感染力的畫面。那些能夠觸動他心靈的景物,都被他巧妙地定格在畫布之上,飛瀑與小溪相映成趣,老樹與茂林共生共榮,山石小徑承載著歲月的故事,每一筆都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蘊含著深厚的精神內涵。
李嘉元先生筆下的荷花千姿百態、造型優美、風韻雅致、情趣生動,他的每一幅作品似乎都在追求詩的意境,讓觀者仿佛于無邊的想象中身臨其境,真可謂“畫內蘊詩意,荷中藏風骨。”他正是通過情感與筆墨的交融創作出了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荷花作品。先生的作品大多以水墨入畫,黑白對比、層次分明、干濕濃淡總相宜。藝術來源于生活,常到荷塘旁靜坐,與塘中的荷花“對話”,用大自然的詩情畫意不斷啟發著自己的創作靈感。
李嘉元先生對筆墨的運用堪稱一絕,畫梅時,先生以蒼勁老辣之筆勾勒枝干,恰似書法中的篆籀筆法,古樸厚重,盡顯歲月滄桑;新枝則用靈動活潑的行草之筆,輕盈流暢,展現出蓬勃生機?;ò暌渣c厾之法繪就,濃淡相宜,或疏或密,將梅花的嬌艷與堅韌刻畫得入木三分。畫蘭講究筆法的飄逸與靈動,蘭葉以中鋒用筆,如 “寫” 字一般,每一筆都蘊含著 “永字八法” 的神韻,撇捺之間盡顯瀟灑風姿,且葉片的穿插疏密有致,體現出一種節奏之美。竹子的繪制對用筆要求極高,以中鋒為主,畫出挺拔的竹竿,節節分明,彰顯其堅韌不屈;竹葉則用側鋒橫掃,如疾風驟雨,筆勢凌厲,通過墨色的濃淡變化表現出遠近、向背關系,營造出竹子的立體感與空間感。畫菊時,花瓣的描繪細致入微,以細膩多變的筆法表現其卷曲、舒展之態,或工筆細描,或寫意揮灑,皆能傳達出菊花的神韻。
畫品如人品,人品亦畫品。先生淡然地揮寫著大自然,表達著心靈所向。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