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雨水來得又急又密。云浮羅定某村莊里,阿波正蹲在屋旁的排水溝邊,一塊塊拆著蓋在上面的紅磚。而隨著最后一塊磚的拆出,積水找到了出路,順著溝渠奔涌而下。
“排水溝終于通了,以后下雨我再也不用擔心啦!”鄰家的阿康一直在一旁看著,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雨也漸漸停歇,陽光穿透云層灑在兩人的臉上,形成一片溫暖的金色。
爭吵多年的兩人,卻在一個月內關系悄然升溫,怎么回事?
原來,兩家毗鄰而居,因阿康家地勢相對較低,為防止澇害,阿康在兩家之間緊靠自家圍墻的位置修葺了一條排水溝用于排放雨水。2022年春節期間,阿波在排水溝上用紅磚砌了一個長方形圍欄用于飼養家禽,由于圍欄阻礙了排水溝的正常排水,每逢雨季雨水都會倒灌進阿康家中。三年來,雙方多次因為排水問題發生激烈爭吵,經溝通調解亦難以達成一致。
今年5月初,阿康將阿波起訴至羅定法院,要求阿波保障其排水溝排水通暢。
“該案糾紛的焦點在排水溝,問題的焦點在阿波。”蘋塘法庭韋棟梁法官接手案件后,立馬有了思路。為實質化解糾紛,韋棟梁通過“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與圍底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先行溝通建立聯動。
5月9日,韋棟梁一行冒雨來到案涉排水溝了解情況。
見法官來了家里,阿康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訴說著一肚子的委屈:“法官,現在這個情況你也看到了,今天這點雨就能把我家淹到。”
“這個排水溝的位置按道理來說是我家的,我在我家堆東西為什么不可以呢!”面對阿康的訴苦,阿波提出了不同意見。
雨越下越大,阿康與阿波圍繞排水溝修建位置的權屬爭執不下。眼看著圍觀的群眾越聚越多,雙方情緒也越來越激動,為了防止矛盾激化,現場勘察只能暫停。
回到法庭后,韋棟梁反復琢磨:“事情發生在鄰里之間,直接判決可能會加劇鄰里矛盾,而此前雙方多次溝通調解都沒有調成,這里面會不會還有隱情?”
為最大限度彌合分歧、化解矛盾,他決定先與雙方的律師以及所在地的村鎮干部溝通,由雙方熟悉并且信任的人先行進行安撫和初步的釋法說理,為庭審的展開和調解的進行創造有利條件。
5月21日,又是一個暴雨天,阿康與阿波前來法院參加庭審。
“遠親不如近鄰,鄰里相處貴在和諧,大家一起生活這么多年,理應互諒互讓、互相幫助。” 法庭上,韋棟梁依舊不放棄調解的可能,耐心地對雙方進行釋法說理。
經過這段時間的勸導和法官的開導,阿波沉默良久后終于吐露出藏在內心深處的擔憂:“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只是我家小孩老是喜歡爬他們家圍墻,排水溝又正好修在圍墻邊,我擔心不把排水溝填起來小孩會受傷。”
此時阿康才恍然大悟,并且隨即表示可以退一步,“其實只要能保證排水通暢,他在排水溝上面蓋一層東西來保障安全我沒什么意見,大家都是做父母的,這點心情我也能理解。”
經過一番坦誠交流,大家心中的結也慢慢解開了。韋棟梁趁熱打鐵說道:“阿康的訴求是能保證排水溝通暢,阿波則是希望能保證小孩的安全,既然如此,不如趁著雙方律師都在,大家商量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出來。”
經多輪磋商,雙方終于達成一致調解意見:由阿波于6月6日前將覆蓋在排水溝上方的紅磚搬離,并在上述排水溝中砌好擺放預制板的基座,而阿康則在阿波砌好基座后,于6月26日前制作好預制板并覆蓋上述排水溝,預制板覆蓋后雙方均不得在排水溝上方堆放雜物。
5月底,阿波按照約定拆除了覆蓋在排水溝上的紅磚,水溝恢復了暢通。
發揮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實質解紛中的作用,做實全流程調解、釋法答疑、息訴息訪工作,讓矛盾糾紛以最少的程序在基層實質化解,今年1-5月,羅定法院共通過調解成功化解糾紛370件。
來源:云浮中院 羅定法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余淑嫻
采寫:奉 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