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天,江淮流域要迎連陰雨了,老天爺要敞開潑桶了。安徽北部、江蘇中部的平原地,春播玉米正處于灌漿期,最怕根系泡水。玉米稈子都躥到胸口高了,地里要是積水超過半天,根須就得漚爛。
山區(qū)丘陵的梯田地塊,要留意山體滲水,別讓雨水把田埂泡軟塌了。
湖區(qū)周邊種水稻的老鄉(xiāng)注意,后天開始風力增大,得加固稻田排灌渠。
老輩人傳下的土辦法管用,提前在玉米地四周挖半尺深的導流溝,水往低處走。但要提醒大伙,新挖的溝得把土塊敲碎,別讓泥疙瘩堵住水口,影響排水。年輕農(nóng)戶可以用竹竿扎幾個三角支架,插在排水溝交匯處,能減少雜草堵塞。
最讓人擔心的是宿州、徐州交界的低洼田,往年一遇大雨就積水,今年別重蹈覆轍。
有人覺得天氣預報沒準頭,等下雨了再干也不遲,可莊稼等不起啊!玉米灌漿期傷了根,棒子粒就長不飽滿,秋收時畝產(chǎn)得少百八十斤。
家里有三輪車的,現(xiàn)在就把塑料布、沙袋搬到地頭,隨時準備堵田缺口。合作社可以聯(lián)系鎮(zhèn)上的抽水機隊,提前談好應(yīng)急排水的事兒,別等泡水了抓瞎。特別提醒碭山、沛縣的果農(nóng),梨園、桃園周邊的排水溝要清淤,果樹怕澇更怕悶根。
我個人認為,農(nóng)時不等人,趁這兩天晴好,趕緊下地查溝渠,比啥都強。
往年有農(nóng)戶偷懶沒提前排水,最后看著泡湯的莊稼直抹淚,今年咱可別犯糊涂。這場雨還會帶點短時大風,地里搭架的豆角、黃瓜,得再加固幾道繩子。
最緊要的是,明天中午前把玉米地中間的雜草薅干凈,密不透風的地塊更容易積水。可能有人想問,下完雨要不要補肥?這得看積水時間,現(xiàn)在先把排水這關(guān)過了。
記住嘍,田里能及時排澇,秋糧就能保住大半,這是跟老天爺搶收成的關(guān)鍵仗。現(xiàn)在立刻做兩件事:扛著鐵鍬下地看溝渠,打電話給村農(nóng)技員問注意事項。
農(nóng)諺說“伏天雨多怕積澇,早開溝渠勝吃藥”,老祖宗的話到現(xiàn)在還靈驗。只要咱把準備做在前頭,再大的雨也沖不垮收成,日子就得這么踏實實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