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給,把該給的給給。
聽到這句熟悉的歌詞與旋律,你最先想起的,是誰的聲音?是孫楠的柔情似水、譚維維的鏗鏘有力、李宇春的簡約動人,還是鳳凰傳奇的高亢與低吟?
自2018年面世以來,被無數歌者翻唱、留下數萬條歌迷評論的《給給》,就成了華語民謠界繞不過去的一首歌。它蓬勃的生命力,其實來自于它的原創與原唱——大西北民謠硬漢馬條自己的人生感悟。而在隨后的2019年,馬條以專輯形式發行的《給給》,被注入了更廣闊的音樂靈魂,也讓它背后的故事更加雋永。
隨著馬條2025年巡演的啟程,眾多樂迷敲碗期盼的《給給》實體專輯隨之發行,我們終于得以透過實體專輯的魅力,再次探尋它背后的故事!
西北民謠硬漢馬條
最柔軟的一張唱片
《給給》CD/黑膠感動呈現
↓點 擊 圖 片,即 刻 珍 藏↓
野馬歸家
民謠老男孩的感恩之作
在《給給》之前,很多人心里的馬條是粗獷、洶涌、犀利,時而深情卻時常悲憫的,《封鎖線》《傻瓜》《寂寞有多長》等多首帶有濃重民謠搖滾底色的歌傳唱開來,一個「西北民謠硬漢」的形象就躍然眼前。
而作品往往是創作者內心的映射,2010世代的末尾,馬條已經與1994年背著吉他只身闖蕩北京時大有不同,他成家立業,如同野馬有了穩定的愛和滿足,有了家庭有了可愛的女兒,我們得以見到另一種馬條。
在這個人生階段,馬條的內心逐漸生出強烈的感恩之情,當他開始琢磨要用什么樣的詞語和旋律來抒發這種情緒時,一個西北人無比熟悉的詞突然迸發在他的腦海——給給。
“給給”在西北話里意為“堅定地給予”,表達出這一階段馬條懷抱愛、常感恩的人生觀。專輯里的每一首歌,都是一份堅定的給予——曾被孫楠、李宇春、譚維維等眾多歌手翻唱的民謠經典《給給》、分別由詩人王強、海子的詩作改編而成的《在水之戀》、《風很美》、分別寫給女兒、兒子的《拉長時光》、《收獲》……
這些誕生于馬條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感情依然是滿分的灼熱,底色卻不再是犀利、凌厲,而是醇厚的暖意,像一出送給夏天的詠嘆。一切正如馬條所說:
“這是我的第五張唱片,也是我個人認為最柔軟的一張唱片,人到中年,皮囊下贅,失去了很多但也收獲了不少,更多的是一種感恩,一種擔當和責任,再也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了。如果有一天,我又開始憤怒了,我堅信我的音樂又會是另一個樣子,我遵循自己內心當下的狀態,他會指引著我一直走下去。”
群星翻唱
成就華語民謠經典
《給給》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故事性的曲目,無疑是專輯同名曲《給給》。《給給》創作于2018年,馬條得知老婆懷上二胎后,自覺一股亟待抒發的情緒涌上心頭,于是從一句“給給,把該給的給給”開始,雕琢文字,一氣呵成,融入了對父母、老婆、孩子、朋友、自己的愛意,曲子僅用幾分鐘就譜好。
整首歌沒有過于復雜的編排,搖滾三大件吉他、貝斯、鼓加上足夠克制的弦樂,把情緒聚焦在人聲與歌詞渲染出的溫暖氛圍中,尤以歌詞引發聽眾的深度共鳴——
給路途中拉你一把的人;
給酒桌上勸你少喝的人;
給一個望著你遠走,
夜半歸來為你留門的人……
如同「給給」點到即止的表達,每個人心中的《給給》都有不同的樣貌,也因此,即便有許多歌者都翻唱過這首歌,我們都能聽到它煥然一新的美妙。
馬條個人最鐘愛的版本,譚維維改編的版本特別加入一段講給母親的念白,聽得馬條熱淚盈眶;孫楠在《歌手》上的演繹,則特別邀請到「家園計劃」合唱團,融入少數民族的原生態元素,使得《給給》有了份家國一體的厚重。
因為原版的配器選擇力求還原情感本味,鳳凰傳奇版本加入的民族樂器、古巨基與胡彥斌版本加入的手碟,都讓聽眾耳目一新,汪峰攜手蔣敦豪等一眾音樂人的超大樂團版本,則唱出了《給給》隱藏至深的力量,而遵循原曲理念,以簡約動人的也有李宇春在演唱會上演繹的《給給》。
《給給》的可塑性給了更多音樂人詮釋的空間,不同的詮釋也讓《給給》枝繁葉茂,用溫暖庇護更多聽眾,難怪它能被聽眾們譽為“這個時代不可不聽的華語民謠”。
帶你尋找
更多「給給」的故事
《給給》的故事感并不止于這首專輯同名曲,在借此奠定溫暖的基調后,馬條為不同的傾訴對象,寫下了柔情的密語——給女兒的《拉長時光》,是給這位小天使的愛意頌歌;給兒子的《收獲》,是初為人父的真摯傾訴;
由詩人王強作品改編的《在水之戀》,集中體現了全專兼具詩性與情感的特點,以及用木吉他音色質感引領的音樂風格;同樣靈感取自詩歌的還有由海子詩作改編的《風很美》,極簡的歌詞適配著馬條當下的心境,散發出民謠恬淡又沁人的魅力。
當然,來自大西北的馬條怎會放下內心的熾熱與躁動?專輯中不乏《旅途》與《邂逅美麗達》這樣帶有純正搖滾味道的曲目,只是馬條的筆鋒柔和許多,更有野馬馳騁在曠野的遼闊美感。
2024年,馬條推出最新專輯《花園》,他把《花園》形容成一部《給給》的續作,在同樣的溫暖底色下吟唱生活的美好,同時也在近期公布了2025年「花園」民謠音樂會的旅程,即將從6月13日的北京場開往全國各大城市。
在奔往花園的路上,《給給》實體專輯終于正式面世。此次《給給》實體專輯特別選用經典方盒包裝CD與12寸黑膠承載馬條最純樸的音樂表達,實體封面一改馬條過往專輯粗糲或寫實的風格,以馬條躺在群山之中的生活近照為藍本,繪制出音樂中的遼闊心境。
整體設計靈感源自馬條的生活日常,采用帶有兒童純真色彩的蠟筆與簡筆畫風,勾勒出專輯的溫暖底色。黑膠歌詞折頁如同一份“創作導覽”,串聯起不同的傾訴對象,帶領聽眾漫游馬條的創作心境。
「給給」的故事,在實體專輯里,也在現場演出里,我們歌里見……
珍藏馬條更多實體專輯
*微信編輯:江月痕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轉載、投稿、合作: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