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6月5日晚,特朗普終于撥通了中方電話。上一次中美領導人對話,還是今年的1月17日,時隔近5個月時間,兩國領導人通話釋放了向好的信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李明江指出,中美領導人這次通話談出了實質內容,互邀對方到訪是個積極信號,接下來能就重大問題進行詳談。
值此中美關稅戰休戰期,中美這次對話非常重要,中國給美國劃了兩條紅線。
首先,我國領導人開門見山闡明了中美關系好比一艘大船,需要中美共同掌舵,排除外界干擾。既然我們已經在日內瓦舉行會談,邁出了“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問題的重要一步”,那么我們就要意識到對話和合作是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
我國領導人給美方劃下的第一條紅線,就是告誡美方:中美雙方在日內瓦達成共識,中方說到做到,美方也應該恪守承諾,停止對華貿易限制。
此外,我國領導人還強調:“美國應當慎重處理臺灣問題,避免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沖突對抗的危險境地。”
這是我國給美國劃下的第二條紅線。
對于這兩個要求,特朗普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對于中方交涉的臺灣問題,特朗普重申“美國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并表示中美關系十分重要,美國愿同中國共同努力落實協議,美國也歡迎中國留學生來美學習。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李明江評估,這次中美領導人通話,大概率是美國更主動些,中國過去表現得不太著急,是希望以這種姿態迫使美國調整對華政策。
如今,美國主動,且特朗普表態談出了實質性的成果。中方劃出臺灣問題的紅線,特朗普態度明確,這無疑是對賴清德潑下的第三盆冷水。
之所以說是第三盆冷水,是源于自特朗普發動中美關稅戰后,民進黨賴清德等人就在揣測特朗普新政府的對臺策略,判斷這場關稅戰的兩種結果,都利于他們打臺灣牌——如果中國大陸在關稅戰中落下風,民進黨自然底氣更足;如果美國在關稅戰中落了下風,那特朗普就不得不打“臺灣牌”,那民進黨這顆棋子的重要性就提升了。
但是中美日內瓦會議后,特朗普一改往日傲慢的態度,表態中美談判是件好事,并突然提到了“統一”二字,認為這對“和平統一非常有利。”這似乎第一次在臺海問題上暗示并對中方表了態。
這無疑是對賴清德潑出的第一盆冷水。賴清德馬上嗅到風聲改了口風,以“企業并購”作為隱喻來形容兩岸關系,表示“中國大陸是比較大的公司,臺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要并購,就要大陸來提條件,而是不是讓臺灣來提。過去關于“兩岸互不隸屬論”、“脫中入北”、“境外敵對勢力”等“臺獨”核心言論,賴清德都不提了。
站在賴清德這個位置,當時他其實已經知道,隨著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美國自身經濟狀況已經開始漸漸出現下滑,中美日前在瑞士日內瓦簽訂的臨時關稅協議,以及因為中美關稅戰持續暴跌的美國資本市場,都暴露了一個真相,那就是美國在經濟貿易金融方面,在面對中國大陸的時候,已經全面落入下風。
第二盆冷水是美國副總統萬斯潑出。萬斯5月23日在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向美國海軍學院畢業生致詞時。萬斯指出,過去的美國政府沒有留意大國競爭,也沒有為同等競爭者的出現做好準備。他說,美國稱霸海空和太空的時代已結束,美國主導地位不受挑戰的時代已成過去,所有美國人及美軍人員必須接受這個現實。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萬斯說的美國主導地位已經結束,這個“同等競爭者”、挑戰者自然指的是中國,中國在海空和太空的力量在崛起,美國無論是海戰、空戰乃至太空戰,都沒有絕對的把握能打贏中國,美國要接受這個現實。
接受現實之后,美國的戰略就要轉變了。萬斯進一步指出,特朗普政府將不再投入目的不明確的軍事任務,不再參與看不到終局的戰爭。“我們正回歸以現實為本和保護核心國家利益的戰略。”
萬斯這番演講其實就是特朗普此前提到“和平統一”的延續,這或意味著特朗普的“和平統一”不是隨口一說,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與大戰略的修改。萬斯強調“海空和太空”是因為美國接下來面臨最大的挑戰,臺海主要打的是海軍與空軍、太空戰,而在這幾個兵種上,美國在臺海根本沒有優勢。
事實上,在中美博弈力量對比這一點上,韓國、日本都已經看清了,風向在變化——印度突然就被巴基斯坦打回原形,日本,韓國,蒙古,強烈親美派都下去了。菲律賓小馬科斯的民調突然就從40%多一路狂跌到20%多,本來協同美國一起死磕中國的歐洲突然就變成了美國的“對立面”。
韓國總統李在明近期講話談到特朗普總統時,他說:“如果有必要,我會從他(特朗普)兩腿間鉆過去,如果這是為我的人民所必須做的,但我也不是好欺負的。在討價還價的談判中,韓國也有不少牌可打。”
各個國家幾乎都采取了表面順從以緩解壓力,說最軟的話,但卻堅決維護其國家利益。這意味著他們已經看清了中美博弈的形勢。
因此,放到臺灣問題上,潮水的方向也已經日漸清晰。
如果說此前特朗普的“和平統一”論調是讓賴清德清醒過來,萬斯的演講是再潑一盆水,澆滅了賴清德一直以來倚美謀獨的幻想,而此番中美通話,特朗普再次強調“一個中國”的表態,可以說,讓賴清德徹底死心了。
在關稅戰中,特朗普濫施關稅令美中關系緊張升級,但中國的戰略定力,令特朗普不得不退卻,轉向求談。更何況,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不可逾越的紅線和中國核心利益,美國無論是實力、斗志、決心都不可能與中國相比。
這一點特朗普深知,更何況,現在美國國內的麻煩叢生,美債危機壓在頭頂,中期選舉在即,馬斯克已經站出來公開跳反,并表示要建立一個新的黨派與之抗衡。加上中國暫停稀土出口,打疼了特朗普的軟肋,他最依賴的是美國汽車制造業,美國車企近日抱怨稀土磁鐵短缺致車廠瀕臨關閉,大量汽車工人面臨失業,將直擊特朗普基本盤。
當下美國需要與中國搞好關系,就像特朗普說得那樣:中美合作可以做成很多好事。中美這番通話釋放的信號,賴清德需要做好準備并做出正確的選擇了,如果能做出他最大的誠意與承諾,將成為歷史的見證者與推動者,否則最后的退路或將因此失去。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