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這個以大米為主食的國度,正在上演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米荒”。
超市貨架上的5公斤裝大米,均價一度飆升至5000日元(約250元人民幣),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許多日本人不得不放下米飯,改吃面條、面包甚至土豆。這不僅讓普通家庭的餐桌失色,更讓日本社會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焦慮:沒米下鍋了!
日本為什么會鬧出 “米荒”?
首先,極端天氣是直接導火索。2024年的夏季,日本遭遇了罕見的高溫和干旱,全國多地水稻產量大幅下降。特別是東北地區,素來是日本優質大米的產地,卻因持續高溫導致水稻抽穗期受損,減產幅度高達20%-30%,這讓大米供應從源頭上捉襟見肘。
其次,旅游業的復蘇加劇了供需矛盾。隨著疫情陰霾散去,2024年日本迎來了創紀錄的外國游客,年度訪日人數突破3500萬。游客的涌入推高了餐飲業對大米的需求,壽司店、拉面店、居酒屋的米飯消耗量激增,而國內產量卻無法跟上節奏。供不應求之下,米價自然水漲船高。
然而,真正讓“米荒”升級為危機的,是日本農業體系的結構性問題——農協的壟斷與低效。
日本農協(JA)并非單純的農民組織,而是一個掌控農業全產業鏈的龐大利益集團。它不僅負責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還涉及金融、保險甚至政治游說。據統計,農協旗下的農林中央金庫管理著超過100萬億日元(約5萬億元人民幣)的資產,堪稱日本經濟的“隱形巨頭”。
在“米荒”期間,政府累計投放了41萬噸儲備米,但令人震驚的是,其中95%被農協通過競標囤積,低價收購后高價賣出,操控市場價格。真正流入零售市場的儲備米僅占7%,普通消費者依然買不到平價大米。
更深一層的原因,則是日本長期的“減稻政策”(減少水稻種植面積政策)。為了維持米價穩定,政府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鼓勵農民減少水稻種植,轉而種植其他作物。這雖然短期內避免了米價暴跌,卻導致日本的糧食自給率持續下滑,2024年已跌至37%,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當產量因天氣驟減時,儲備米的緩沖能力捉襟見肘,市場立刻陷入混亂。
一個月前,當時的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在講演中說了一句話:“我從沒買過米,家里米多得能賣”。這句廢話點燃了全國人民的怒火!江藤拓再怎么辯解,也難逃引咎辭職的命運。
那么,誰來解決“米荒”問題?
石破茂首相把政治賭注壓在了44歲的一位政治明星的身上。
5月21日,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在“米荒”風暴中臨危受命。
在就任記者會上,小泉發出豪言:“我要當‘大米部長’,把解決大米問題放在第一位!”這句看似直白的表態,背后卻透露出他試圖以雷霆手段應對危機的決心。短短幾周內,小泉推出了一系列大膽舉措,試圖打破米荒僵局。
第一,暫停競標,改用隨意合約
小泉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針對國家儲備米的分配機制動刀。他果斷宣布暫停原定的儲備米競標制度,改由政府直接與大型超市、便利店等簽訂“隨意銷售合同”,確保儲備米以低價快速流入市場。這一決定直指農協的囤米行為。此前,農協通過競標幾乎壟斷了儲備米的流向,低買高賣讓米價居高不下。小泉的“隨意銷售合同”繞過了農協,直接將30萬噸儲備米以5公斤2000日元(約合100元人民幣)的目標價格推向市場。
這一招成效顯著。5月31日起,東京、千葉、名古屋等地的大型超市開始銷售平價儲備米,價格低至2138日元/5公斤。消費者蜂擁而至,超市貨架一度被清空。小泉親自到東京品川區的永旺超市視察,面對記者的鏡頭,他自信地表示:“民間流通渠道的響應速度超乎預期,米價高企的局面正在扭轉。”
第二,打擊轉賣,穩定市場秩序
平價儲備米的推出也帶來了新問題——“倒賣黨”的興起。一些投機者大量購買儲備米,轉手在二手平臺高價出售,擾亂市場秩序。對此,小泉迅速推動政策落地,要求各大電商平臺禁止儲備米的倒賣交易。同時,小泉在6月10日的記者會見中明確表示,如果倒賣儲備米,將依據“國民生活安定緊急措置法”予以逮捕,并將處以1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100萬日元的罰款。
第三,放眼長遠:考慮緊急進口與農協改革
小泉并未滿足于短期救市。6月6日,他在內閣會議后的記者會上拋出重磅表態:“如果儲備米耗盡仍無法壓低米價,緊急進口大米也是選項之一。”此言一出,引發軒然大波。要知道,日本對進口大米一向嚴加限制,以保護國內農業。2024年日本進口大米僅占消費量的8%,主要來自美國加州和泰國。
小泉的表態無疑是對農協和農業保護主義的正面挑戰。他甚至借用父親、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名言:“農業政策不應有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域。”這讓外界嗅到了他推動農協改革的雄心。
民調顯示,小泉的支持率在米荒危機中不斷上升,甚至帶動了石破內閣的整體支持率的攀升,為執政的自民黨在7月的參議院大選中保持勝勢,沖出了一條血路。
如果他能夠順利解決米荒問題,并對日本農業實行有效改革,毫無疑問,這些政治業績將會為他日后登上首相寶座奠定堅實的基礎。
【限時搶購】讀徐靜波的一本書,了解經濟下行時日本企業的活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