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公寓門外,草臺班子起來了,一個簡易的塑料棚子下面,支起一個鍋爐,擺上幾張桌子,凳子在角落里,誰來誰取,一個攤位就算支棱起來了,開始營業了。時間定格在2001年間。
賣的什么呢?炒菜有,丸子湯也有,炒菜之中素菜如土豆絲、豆芽等,均為1塊錢一份,而要來一份番茄炒雞蛋,那必須要一塊五了,對于我們這些窮學生來說,即使是這樣的價格,也并不是想吃就吃,而是要厲行節約,到了不得不吃的階段,才能夠放肆一把,吃一個簡單的丸子湯吧。
丸子,當然是素的,肉的也不可能一塊錢吧!到底有幾個丸子呢,我猜想不到十個,也就是一毛多錢一個丸子,再給你來一大碗的湯,湯早早地就在鍋里了,再配點佐料,丸子湯就成了。帶回去的丸子湯,還戰戰兢兢的,因為時刻有舍友來分享之,即使有十個,你可能也吃不到幾個,大學宿舍,向來如此,想起來倒是十分懷念那樣的一種氣氛。雖然不值錢,但其中的不嫌棄倒是值得留戀不已的吧!因為誰都沒有嫌棄誰的口水呢!
1元錢的丸子湯,更可以在那個棚子里消滅掉,約上幾個舍友一起的時刻,就顯得隆重多了,三五成群,每人來一份,圍坐桌子前,開始夜的旅程。或許是上了一天課覺得疲憊了,也可能是因為連個女朋友都沒有覺得無聊了,更可能的則是年輕人消耗太大,必須補充點營養了吧!大家坐在一起,開啟一場宵夜,雖然這宵夜實在是可憐,但在遙遠的時刻,卻已經堪稱奢侈。
去地攤上當然是奢華的,不去地攤上,直接在宿舍里呢,更是可以的。最常見的就是泡面伺候,連一根火腿腸就不舍得多來一根的時代,就純粹來一份方便面,一般也只是1塊錢,偶爾開葷就需要1塊二的小姑燉雞了,這已然算得上的高級貨了,在這樣的高級貨的夜宵里,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天天吃的,只是偶爾為之罷了。
再推到白天的下課時間吧,那個地攤上的炒菜生意更加火爆起來了,來的人都排起了隊伍,但見小夫妻團隊的組合配合十分默契,配菜的,收拾的,一氣呵成,親密無間,在這樣的一個小攤子的背后或許就是一個小小的家庭的生活來源,早早地來,晚晚地歸,為的就是給我們這窮孩子們整上一份炒菜,大聲呼喊著的聲音,夾雜著無限的回憶,剛剛炒出來的菜,熱氣騰騰,再要兩個饅頭吧,一頓飯1塊五就解決了,甚至對女同學來說,每次也就一個饅頭就解決,這是生活在曲阜校區的我們的日常,簡單著,重復著。
多年之后再回去,那個地攤的位置早早地沒了,已經變成高樓大廈,記憶總是如此神奇,不能夠從腦子里輕易地抹去,當這樣的記憶被抹去的時刻,也正在證明一件事,這樣的記憶或許已經不再重要,也或許已經被別的記憶存儲覆蓋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