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第一次打官司的時候,面對起訴狀往往無從下手。為了讓這道“專業門檻”切實地降下來,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試點將起訴狀、答辯狀從“小作文”改為“填空題”,并開展示范文本的推廣應用,讓老百姓打官司不再難。
“之前想打官司,但一直擔心不會寫狀子,現在照著法院的模板填表格就行。”6月9日上午,在南海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剛通過要素式起訴狀示范文本完成一起勞動爭議立案的李女士告訴記者。
據統計,去年全國法院一審案件中,有78%的案件自然人未聘請律師,圍繞切實幫助普通訴訟參與人做好訴訟材料準備,去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聯合印發通知,針對民間借貸、買賣合同、離婚糾紛等11類常見多發民事案件提供統一規范的要素式起訴狀、答辯狀。
南海法院積極響應,在最高法院示范文本的基礎上創新升級加大推廣力度,研發“示范文本輔助生成智能設備”,實現了線上、線下全渠道覆蓋。記者在南海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看到,16臺智能終端設備整齊排列,當事人僅需按照系統提示,通過簡單問答、“左看右寫” 對照模板填寫要素,或者掃描傳統起訴狀自動轉換這三種方式,就能快速生成并打印出訴求清晰、要素全面的 “表格式” 起訴狀。
不僅如此,該系統還嵌入了AI 問答功能,就像一位“智能小助手”,隨時解答群眾“看不懂”“不會填” 的疑惑。另外,該院訴訟服務中心專門設置了輔導站和專項服務窗口,法律援助律師、志愿者隨時待命,為當事人提供“一對一”指引。
為了讓群眾享受“指尖上的便利”,南海法院還依托官網開設了要素式訴辯狀模塊,當事人既可以在線以表格式填寫起訴答辯相關信息,又可以上傳傳統起訴狀實現“一鍵轉換”,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立案準備工作。
南海法院不止于推廣示范文本,更重視示范文本在先行調解等環節的應用,在南海區和解中心和綜治中心分別放置一臺“示范文本輔助生成智能設備”,讓原本在庭審訴辯對抗中的爭議焦點移到前端,為當事人選擇通過委托調解等方式解決糾紛提供了便利。
“示范文本輔助生成系統為當事人參與訴訟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解決了當事人無法精準表達訴求的痛點,幫助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案件,避免反復訴訟造成訴累。”前來南海法院辦理立案的翁友冠律師表示。
今年1-5月,南海法院已在1萬多宗案件中應用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總體應用率達77%,庭審效率提升30%以上。
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 南方日報
佛山中院 南海法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余淑嫻
采寫:馬卓爾 呂慧敏 金磊
攝影:方志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