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沒有穩定的收入還要超前消費,接觸網貸的那一刻開始,他事實上,已經跌入了資本做局挖好的萬劫不復的深淵……
剩下的就是被網貸機構困在籠子里,榨干最后一滴血,最后連毛都會被吃抹干凈,就好比今天的一條熱搜——「男子借15萬以貸養貸擔保費高達6萬」。
據大象新聞報道,一急需用錢的男子,在對比了一眾網貸平臺網貸產品利率后發現,有一家網貸平臺的利率普遍較低。
于是,他就通過這款APP里的幾款不同產品,貸款了2萬多元,他選擇的是月息產品,一個月還兩次。
然而,到了還款的時候,該男子天塌了,看上去利率很低的網貸產品,還款還要加上一筆高昂的擔保費和居間服務費,每期三千多的還款,還要另加一千多的擔保費。
然而,在看到這個還款賬單之前,該男子是完全不知道有這筆擔保費和服務費的。
隨后其找客服索要合同,但根本無法查看,然而,面對巨大的還款壓力,他只能急需借其他的網貸產品,拆東墻補西墻。
然而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西墻拆了,東墻補上了,但是南墻塌了……
三個多月時間,他在這個APP上,先后借了20余種網貸產品,網貸總額來到了15萬,而僅擔保費就超過六萬,總計需要還款額超過22萬。
看到這觸目驚心的數字,該男子表示:「每天睡不著覺,睡一兩個小時就醒,差點抑郁。」
看到這個案例,有人人表示:銀行貸款這么難借的嗎?現在不是很多銀行都推出了消費貸,利息也低。何必非要找這些費用奇高的平臺?
但誰也不傻啊!碰這些平臺的,別說銀行了,支付寶、京東都不會給他額度,而這些平臺本身就是為這個沒有正規渠道額度的群體準備的。
「能到借小平臺網貸這步,說實話99%都是已經挽救不回來了。那就等于沒存款,親戚朋友借遍了,各大銀行借遍了,支付寶、微信、京東、美團等一系列正規app 借遍了,不是急事,就是du」
那么這個案例看到這里,我們就不難發現,他這顯然是陷入了網貸平臺給這群以貸養貸群體精心設計的新圈套!
大家都知道,對于依賴網貸的群體來說,一般銀行的信貸產品基本上都是沒有額度的,而正規的網貸平臺,對這類用戶的利率都是非常高的。
也因此,這類用戶只能去通過一些非主流網貸平臺,甚至是黑網貸平臺去借款。到了這個環節,網貸機構的套路就來了,那就是通過低利率來吸引這群用戶。
也因此,我們看到了大象新聞報道的這個案例中的該男子,在這家網貸平臺看到的網貸產品,利率都很低,而低利率顯然,只是他們的誘餌,一旦有人上鉤,大砍刀可以說隨時都會出現。
然而,這個套路你說它是新套路嗎?小柴卻倍感熟悉,小柴還記得此前寫過一個類似的案例,事情大概是,有網友表示,某一天,自己銀行信息提示,被扣款了1299元……
本來就經濟拮據的該網友,看到這么一個賬單,當時就驚出一身冷汗!自己明明沒消費啊!于是仔細一看,竟然是某網貸平臺會員卡消費。
于是才想起來,自己一個月以前,在該平臺借款了13000元。然而,自己辦貸款的時候,從來沒有人跟自己說過,還要開會員!于是去找平臺客服,客服則表示,「條款并未達到提示標準」。
于是自己重新操作了一遍,發現辦網貸的過程,會員費被默認勾選,也就是不選開通會員,根本沒法借出來。
在這個案例的選題中,小柴調查發現,開會員,也已經成為網貸平臺變相砍頭息的常規操作,在各大投訴平臺上,網貸被莫名收了會員費的用戶,也不在少數。
甚至有些用戶只是簡單的查詢了下網貸利率,就被莫名的開通會員。
比如僅在黑貓投訴上,就有高達八千多條關于網貸被開會員的投訴案例。
那么你以為所謂的會員費是只需要付一次嗎?其實并不是,而是每個月都得付一次,甚至是每個還款期付一次。
比如有網友表示,其通過某網貸平臺借款兩萬元,按照合同每期利息加本金應還款1918.01元。但是平臺未告知要收取會員費,每期多扣1510元當會員費。
當然,還有你想不到,他們做的到的,即有些平臺用戶只是查了下利率就被開通會員,而開通會員后,平臺不給他們下款,并且這筆會員費還不給退。
然而這種操作,顯然是違規的,畢竟辦網貸也要開會員這種事,怎么說都說不過去,于是,他們與時俱進,發揮遙遙領先的創新技能,會員費搖身一變,成了如今的擔保費。
而擔保費的收割瘋狂程度,則是遠遠超過了網貸會員費的,比如今年以來,在黑貓投訴上,關于網貸被收取擔保費的投訴量就沖到了接近5600條,甚至每天都在發生。
有網友表示,自己在一款易得花的平臺,借了18000元,被收了高達4000元的擔保費。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在58好借借了2000元,被收取了三百多元的擔保費……
柴油們給算算,借18000擔保費4000,借2000擔保費三百多,這類短期借款,如果把擔保費折算成利率,是多少呢?
而值得注意的是,這還不只是一家平臺有這樣高額的擔保費,也不是一些黑網貸平臺的專屬,一些有頭有臉的網貸公司,也將擔保費做成了網貸新標準。
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這些高額的擔保費,網貸機構在用戶借款簽合同的時候,均沒有明確的提示。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的,互聯網的盡頭是放貸,是因為放貸實在太賺錢了,咱們看看那些銀行、頭部的網貸平臺,他們沒有任何違法違規,依然賺的盆滿缽滿。
就連不是周鴻祎的360借條,今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就高達17.97億元,去年全年的凈利潤更是達到62.64億元。
再比如百度旗下的度小滿,2024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大增306.1%,達到8.59億元,成為某巨頭利潤貢獻的臺柱子
再不說用戶規模更大的螞蟻們了,他們一年都能干幾百億的凈利潤。
在這巨大的利益面前,我們看到,不管是賣手機的,還是做貨運物流的,亦或是視頻網站、旅游網站、送外賣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在拼盡全力的放貸。
甚至有些公司,他們主業虧的一塌糊涂,但放貸業務賺的盆滿缽滿。而這些有頭有臉的公司,大多數還都在合法的范圍內,大概也就是年化保持在24%以內。
保持在24%以內,就已經這么賺錢了,但太多的網貸平臺,還不滿足,他們在利率飄著24%的紅線走之外,創新的推出服務費、會員費、擔保費,甚至還有高到離譜的逾期費。
在這些隱形費用的疊加下,這些二三流網貸平臺的年化利率超過50%也不是什么新鮮事,而是常態,甚至超過70%,也不會讓人意外。
而在小柴此前的案例中,年化利率超過2130%的也不是沒有「年息2130%,95后搞網貸收割小鎮青年殺瘋了」
所以我們也不難看出,網貸賺錢這件事,是沒有上限的,只要你膽子大,30萬本金,幾年滾到幾千萬,也并不是難事。「30萬本金滾到4553萬,難怪互聯網盡頭是放貸」
賺錢容易得背后是,在這個貨幣數字化的時代,動動手指,幾十萬就能進賬,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對錢失去了概念,當對錢失去概念,他們就會不斷的透支自己的未來,爽在當下。
于是我們看到,在這神奇的行業,網貸產品也是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你沒錢上學,他們說有助學貸;當你沒錢買手機,他們會說有分期貸;當你找不到工作,他們說有職業培訓貸;當你想整個容沒錢,他們說有整容貸;當你說沒錢結婚,他們會立馬開發一個彩禮貸……
甚至當你孩子過生日,沒錢買蛋糕的時候,他們也會瘋狂的打廣告,可以網貸……
但他們從來沒告訴普羅大眾,這些錢要還的,也沒有人告訴普羅大眾,怎么才能賺錢。
他們只需要年輕人一個接一個的跳進它們合力編織的這張大網,然后,讓進來的人,過上拆東墻補西墻的日子,拆著拆著,年輕人的網貸利率,就從5%,一步一步漲到10%、24%……
面對24%這條夸不過去的紅線,砍頭息、服務費、會員費、擔保費,就會意料之中的接踵而至,于是他們的利率就漲到了50%、70%、1000%、2000%……
于是我們看到這些網貸平臺每年、每個季度的凈利潤,跑贏這糟糕的經濟大環境,上漲30%、上漲60%……
而當這種變種的砍頭息,被媒體曝光,就會瞬間觸發這些平臺敏捷的創新技能,進行快速的新變種與迭代。
你給砍頭息判死刑,那我就上服務費,你給服務費判死刑,我就上會員費,會員費被打擊了,那我就創新個擔保費……
然而,那張牌照就像一個免死金牌,縱使他們過去犯過多大的錯,收割過多少倍困在網貸里的年輕人,只要把先前的那把刀丟了,或者再磨一下,就又可以肆無忌憚的收割了。
而顯然,他們的刀不斷的磨、不斷的換,是因為如今有大量的年輕人已經被以貸養貸困在了案板上,他們血肉模糊的樣子,就是這些網貸平臺最喜歡的地方。
還記得此前,小柴報道過的一個案例,有個14人團伙,專門給正規渠道貸不了款的用戶定制了一個套路,一個讓人心疼,又極其諷刺的套路。
大概是,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瘋狂的宣傳,稱只要花298元開通自己平臺的會員,就能多貸快貸。
這誘餌一扔出,那些被以貸養貸困住的年輕人,一窩蜂充上出,東拼西湊298元開通會員,然而這錢一掏,平臺就再也找不著人了。
但另一面,短短幾個月時間,這個只有14人的團伙,就賺到了2000余萬元的會員費。
所以說,資本狠起來,這些用戶的一根毛,都能變成他們的利潤。而如今,會員費被打擊的要落幕了,擔保費又挺起了「網貸持續喝血的脊梁」,繼續在這些以貸養貸亡命徒的身上,持續的搜刮。
他們才不會管這些年輕人的未來怎么辦,更不會管,這些年輕人到底是誰的未來……
而當所有人把你當錢袋子的時候,或許唯一能拯救你的,只有自己了!正如有網友所說:「沒必要的話永遠不要碰貸,不管是什么貸 !」
尤其在現在這種錢越來越難掙的背景下,降低自己的欲望,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不要碰任何網貸,可能真的能保命……
畢竟,動不動50%以上的年利率,別說本金了,光利息,就把你每個月辛辛苦苦打工掙的錢吃抹干凈了,所以,一旦陷入網貸,開始以貸養貸的時候,就做好救不回來,隨時成為亡命徒的準備吧……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叁號
編輯|譚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