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比上甘嶺更慘烈的戰役——長津湖之戰。20天的戰斗,志愿軍打殘美軍王牌師,志愿軍唯一成建制全殲美軍一個團。美軍整個傷亡和減員數字大概在14000左右。
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13日,中美兩支王牌軍在朝鮮長津湖展開了一場世界軍事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
其慘烈程度史上罕見,被稱為“中美兩國都不愿提及的血戰”。親歷過那場戰役的遲浩田將軍曾說過:“長津湖戰役已經過去60多年了,卻至今讓我刻骨銘心。”
中國人民志愿軍參戰兵力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司令宋時輪,副司令陶勇,包括第20、26和27等三個軍,共計15萬人。
第20軍是原華野1縱,皖南事變后改編為新四軍第1師,師長為粟裕,打過“黃橋決戰”;26軍為原華野8縱;27軍為原華野9縱,參加過孟良崮、碾莊、雙堆集等著名戰斗。
美軍參戰兵力為美陸戰1師和步兵7師共3萬人。美陸戰1師是美國歷史悠久的老牌勁旅,經歷瓜島、沖繩等戰役。第7步兵師是麥克阿瑟遠東司令部的戰略預備隊,由于兵員不足,補充了大量南朝鮮人。
志愿軍雖然在人數上占優勢,但雙方裝備上的差距則令人難以想象。
中方主要武器為手榴彈、機槍和步槍等,加少量迫擊炮還因為嚴寒有超過一半不能使用。美軍不僅坦克、火炮等地面重型武器應有盡有,還有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持。
后勤保障上差距更是天壤之別,志愿軍第九兵團大多是南方的戰士,身著單衣,來不及換裝就被直接奔赴朝鮮。1950年,長津湖地區零下40度,號稱50年不遇。結果,9兵團入朝第一天就凍傷800多人。
與之相對,美軍的保障充足,美國陸戰隊工兵僅用十來天時間,就能建起一個可供C-47運輸機起降的臨時機場,還能很快建成供給基地、野戰醫院,美國空軍能迅速運來大量急需的彈藥、食品、藥品等等物資。
11月27日,長津湖一帶開始突降大雪,氣溫到了零下40多度,嚴寒給作戰和彈藥補給都帶來了極大困難,但為了抓住美軍兵力拉得分散、尚未發現志愿軍集結的有利時機,九兵團果斷決定發動進攻。美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0軍和第27軍的官兵們,經過一夜戰斗,把一字縱隊行進的機械化美軍陸戰第一師切成了四段。
11月28日白天,美軍都無法打通被截斷的各部陣地。美軍指揮官們意識到遇上了“極其強硬的對手”。
美國陸戰一師終于明白再無繼續推進的可能,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突出重圍了。他們將航空兵和地面火力發揮到了極點,美軍飛機沿志愿軍可能的射擊線投下大量的凝固汽油彈和高爆炸彈,簡易掩體被美軍炮火“翻耕”犁平。
戰斗開始10個小時后,志愿軍第九兵團就因非戰斗減員上萬人。美軍整個白天付出重大傷亡后,依舊沒有突出重圍。
28日夜,志愿軍又加強了兇猛的攻勢。二十七軍的第八十師向內洞峙美軍發動猛攻,將其指揮所摧毀,迫使剩余美軍撤往新興里。
但是要想殲滅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卻很異常艱難。志愿軍缺乏攻堅用的重武器,付出的犧牲難以想象。
為了炸毀敵人坦克,志愿軍戰士,只好抱著一捆手榴彈,鉆到坦克下面拉響引信。
戰斗進行得非常猛烈和艱苦。美軍被迫撤退,沿路兩邊都有志愿軍戰士的阻擊。柳潭里的美軍兩個團撤回下碣隅里時,一路慘遭志愿軍層層截殺.
29日拂曉,美陸戰第一師部隊在飛機坦克配合下來勢洶洶,向下碣隅里東南角1071.1高地發起一次又一次地猛烈沖擊。1071.1高地處在新興里、柳潭里和下碣隅里“Y”字型三岔交點位置上,位置十分重要。據守高地的是第二十軍第五十八師第一七二團第三連第三排,指揮員是第二十軍著名的戰斗英雄楊根思。
美軍士兵勇敢頑強,可惜他們一頭撞上了更勇敢頑強的對手。28歲的楊根思是新四軍出身的老兵,參加過數十次戰役戰斗,多次榮立戰功,長津湖戰役前,他已經是著名的戰斗模范和爆破英雄。
當29日上午10時,美陸戰第一師發起八次沖擊后,陣地上活著的人只剩下楊根思和兩名傷員,所有的彈藥已經打光了。增援部隊尚在途中,美軍又發起了第九次沖鋒。
而高地上,也只剩下3個志愿軍戰士了——楊根思,一個排長,還有一個負傷的戰士。楊根思命令傷員撤下陣地去向營長報告,自己一個人留在了陣地上。
當40多個美軍到達高地山頂的時候,一個中國士兵忽然從尸體堆中站了起來,他邁著幾乎凍僵的腿,抱著一包炸藥包,沖向那群美軍士兵。一陣驚呼,一聲巨響,一片片隊旗的殘片,以及,各種殘破的四肢。楊根思。后來三連就一直命名為“楊根思連”。
美軍用3天時間才走完這22公里,平均每小時只能走300米,22公里道路上有1500多人傷亡。
從下碣隅里撤到18公里外的古土里,他們又用了38個小時,這支世界上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平均每小時只能行走500米,每公里傷亡34人。
在長津湖之戰中,志愿軍27軍集中2個師5個團的兵力,消滅了美7師31團。31團曾因一戰期間對蘇俄作戰獲得“北極熊團”綽號,團旗被志愿軍繳獲,這也是朝鮮戰爭中志愿軍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殲美軍一個團。
根據美軍戰后公布的資料, 陸戰1師從10月26日至12月15日,陣亡604人,傷重死亡114人,失蹤192人,傷3508人,戰斗傷亡總數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戰斗減員,主要是凍傷。如果加上陸戰七師和韓國軍隊,整個傷亡和減員數字大概在14000左右。
中國方面,根據1988年公布的官方資料,長津湖東線的九兵團戰斗死亡7304,傷員14062,凍傷傷員30732,總減員52098。
九兵團有史記載的有三個連隊,成建制地全員凍死在陣地上,他們分別是20軍59師177團2營6連、20軍60師180團1營2連和27軍80師242團2營5連,他們是以戰斗隊形在自己的陣地上堅持到了最后一刻,成為悲壯的“冰雕連”
長津湖之戰對于整個朝鮮戰爭來說,影響非常深遠。志愿軍九兵團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將美國人徹底趕出了朝鮮東部元山平原地區。志愿軍成功地將聯合國軍驅逐出朝鮮的東北地區,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大局。提高了中國的外交地位和國際形象。
本來對中國參戰不樂觀的斯大林得知戰況后,也為之動容。他對下屬說:“必須迅速在1951年3月前完成向中國同志36個步兵師的全部裝備訂貨,還要立刻送去3千輛汽車。”
今天,志愿軍戰士得到應有的尊敬和紀念。每個志愿軍戰士都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們抱著“保家衛國”的必勝信念,踏上一國冰天雪地的戰場。為國出征,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