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午間,上汽集團官微甩出一記組合拳:所有供應商賬期壓到60天封頂,更直接宣布“禁用商業承兌匯票”!當行業集體響應國家新規時,上汽這一“賬期+禁用商票”的雙重保障,讓中小供應商直呼“這次穩了”。
繼廣汽、一汽、東風、比亞迪等十余家車企集體承諾60天賬期后,上汽的加入本不算意外。但真正讓行業側目的,是其公告中一句硬核補充:“不采用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結算方式”——這使其成為新規落地后,首個明確禁用商票的汽車大廠。
商票曾是供應商心頭的“暗雷”:賬面上款到了,但紙變錢還得找銀行貼現,時間耗得起,利息傷不起。如今上汽直接切換“現金結算”模式,等于替供應商砍掉了隱形財務成本。一位零部件企業財務負責人坦言:“以前拿著商票就像捏著欠條,現在終于能踏實規劃現金流了。”
這一刀切得精準。6月1日剛施行的新版《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中,白紙黑字寫著:不得強制中小企業接受商業匯票。而此前行業生態里,賬期動輒百天起步——2024年車企平均賬期超170天,上汽自身曾達164天,長安汽車甚至高達205天。供應商利潤被賬期蠶食1-2個點早是公開秘密。
更深的變革信號藏在細節里。當多家車企響應政策時,上汽特意強調此舉是為“推動合作伙伴更好協同運行”,直指產業共生邏輯的轉變。而供應商的夢想,早在二十天前就被空氣懸掛企業孔輝科技寫進公開信:“夢想交付后一個月內電匯到賬”——如今政策與龍頭車企聯手,讓夢想照進現實。
這場賬期革命遠未結束。已有供應商喊話車企:“60天要從交貨日算起,別玩票據流程游戲”。但上汽們拆掉的不僅是賬期“圍墻”,更是中國汽車從價格廝殺轉向價值共生的第一塊磚。當現金真正流動起來,整個產業鏈的創新引擎才可能全速運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