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5點,廣西某中學考點外,家長們捧著鮮花、舉著手機,把校門口堵得水泄不通。穿旗袍的媽媽們圍著孩子問"考得怎么樣",開豪車的爸爸們忙著往后備箱塞行李。在這片喧鬧中,一個扎馬尾的女生默默蹲下身,把蛇皮袋和塑料桶捆在扁擔兩頭,扛上肩膀走進了夕陽里。
這個畫面被人拍下傳到網上,兩天播放量破億。網友心疼不已,甚至愿意贊助她讀書。網友扒出她叫劉燕,是灌陽縣二中的學生。
無數媒體涌向這個小縣城,她卻像人間蒸發一樣——不接采訪、不收捐款、不發聲明。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只說了一句話:"有些孩子,沉默比吶喊更有力量。"
為什么全網都在找她?
有網友放大照片發現:扁擔一頭掛著裝書和文具的蛇皮袋,另一頭的紅塑料桶是空的。正如她的三年高中生活——一頭壓著寫滿的練習冊,一頭裝著家里的農活。
70后想起自己背著米袋走三十里山路上學的日子,80后記得用化肥袋裝被褥的大學報到日,90后調侃:"現在學生行李箱都帶萬向輪,誰還認識扁擔?"
人民日報官微轉發時配文:"沒有鮮花,沒有擁抱,但步伐堅定。"底下在評論說:"我女兒高考完非要最新款手機,看到這個視頻直接把購物車刪了。"
班主任陳老師確實接受了媒體采訪,介紹了劉燕家是脫貧戶,劉燕平時樸實、自立自強,學習成績處于班級中上等水平等情況。劉燕本人也向媒體表示,高考結束后想在當地找一份暑假工,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去擺攤賣涼粉。
教育局工作人員私下說:"其實每年都有幾十個這樣的孩子,只是今年恰好被拍到了。"
我們為什么執著于尋找扁擔女孩?
因為她讓我們看到了比流量更重要的東西,人原來可以這么有骨氣地活著。苦難沒有鑲金邊,但是她挑扁擔和城里孩子拉行李箱沒區別,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往前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