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座艙域控市場正以驚人速度向大眾市場滲透。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5萬元以下車型座艙域控搭載率較2022年暴增366%,其中自主品牌占比高達98%,徹底改寫“高端車專屬”的行業格局。
技術平權引爆普及潮
在比亞迪“科技普惠”、吉利“智能平權”等戰略推動下,座艙域控從30萬級豪車快速下探至10萬級車型。據權威監測,2024年自主品牌座艙域控搭載量達505萬輛,占市場總量75%,較2023年搭載率提升近50%。行業分析師王耀指出:“成本控制與本土化響應速度,讓自主品牌在平價市場建立起護城河。”
五強爭霸格局成型
在激烈的市場卡位戰中,億咖通科技以20.28%的份額登頂15萬以下車型供應商榜首。其基于國產芯擎“龍鷹一號”打造的安托拉平臺,已在銀河E5、領克07 EM-P等爆款車型量產,更成功打入大眾全球供應鏈。德賽西威(15.41%)、車聯天下(12.82%)、伯泰克、華陽通用緊隨其后,前五強合計掌控接近70%市場份額。
跨域融合開啟新戰場
隨著電子電氣架構升級,“艙泊一體”成為新一輪技術高地。高工報告顯示,15萬以下車型中近70%尚未配備ADAS功能,市場潛力巨大。億咖通已推出單芯片艙泊一體方案,支持4K屏顯與自動泊車;德賽西威8155域控平臺也在加速迭代。車聯天下CTO張新亮透露:“2025年艙駕融合產品將量產,算力成本再降20%。”
權威機構預判千億藍海
畢馬威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將在2026年突破2127億元。IHS Markit分析師強調:“本土Tier1已實現從‘功能替代’到‘技術定義’的跨越,2025年艙駕融合方案將成主流。”在這場百億級市場爭奪戰中,掌握國產芯片、跨域整合能力的頭部企業,正重構全球智能汽車供應鏈格局。
免責聲明:圖文源自互聯網或AI,僅為分享行業發展動態,不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內容僅供閱讀,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謹慎對待。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