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張新安院長受邀參與青島廣播電臺、中國廣播電視協會評選健康生活類“全國最佳欄目”——《名醫在線》錄制,為大眾詳細講解肥胖與腎病的飲食管理。
肥胖是200多種疾病的導火索,尤其是對腎臟的損傷。那我們要如何做好舌尖上的管理,來守護體重和腎臟健康呢?
張新安院長:
一、限制總熱量,平衡營養
1、一個基本原則可以簡單記住一個飲食口訣:五低一高一優——低鹽、低糖、低脂、低嘌呤、低熱量、高纖維和優質低蛋白。
低鹽:每日鹽<5克(約一啤酒瓶蓋),減輕水腫和高血壓。
低糖:遠離含糖飲料、精制糕點,控制水果攝入量(每日200-300克)。
低脂:減少動物脂肪,烹調油每日<25克,優先選擇橄欖油、魚油。減少反式脂肪(如油炸食品)攝入,降低心血管風險。
低嘌呤:避免動物內臟、濃肉湯,預防高尿酸加重腎損傷。
低熱量:通過減少精制碳水(如白米飯、甜點)和高糖食品的攝入,降低熱量過剩風險。推薦采用「低GI飲食」,選擇全谷物、糙米等慢消化碳水。
高纖維:每日蔬菜500克、全谷物100-150克,改善腸道菌群。
優質低蛋白:優先攝入低脂優質蛋白(如魚、雞胸肉、豆類),避免紅肉和加工肉(如香腸、培根),減少腎臟代謝負擔。蛋白質適量原則:健康人群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建議為0.8-1.2g/kg體重,腎功能不全者需遵醫囑進一步限制。
圖片
2、學習閱讀食品標簽,控制隱形糖、鹽、脂肪的攝入。
醬油中的鈉的含量也是很高的,每100克的醬油里鈉的含量就達到5757的毫克。
還有一個味精中鈉的含量也是很高的,每100克的味精中鈉的含量是8160毫克。
像臨床上有的患者說,鹽少了,沒滋味。就放點麻醬料沾著吃,麻醬料里也有鹽。
我們推薦用一些檸檬汁、醋等等,既能夠豐富食物的味道,又能減少鈉的攝入。
二、膳食纖維與水分的協同作用
膳食纖維增重:每日攝入25-30g膳食纖維(如燕麥、芹菜、蘋果),增強飽腹感,改善腸道菌群,輔助減重。
充足飲水:每日飲水1.5-2L(腎功能正常者),促進代謝廢物排出,預防尿路感染和腎結石。避免含糖飲料,可飲用淡茶或檸檬水。
三、針對性營養素干預(維生素D、紅細胞脂肪酸檢測)
Omega-3脂肪酸:每周攝入2-3次深海魚(如三文魚、沙丁魚),或補充亞麻籽油,減少炎癥反應,保護腎小球濾過功能。
維生素D與鈣:通過日曬或補充劑維持維生素D水平,搭配低脂乳制品(如無糖酸奶),預防骨質疏松及腎鈣質沉著。
四、特別提示
個體化調整:
多學科協作:內分泌科、腎內科、營養科、康復科聯合制定個體化方案。根據體檢結果(如腎功能指標、尿蛋白)調整飲食方案,必要時咨詢營養師。
注意鉀的科學管理:
腎功能正常者可適量攝入香蕉、菠菜等高鉀食物;腎功能異常者需避免高鉀食材(如土豆、橙子),防止血鉀過高引發心律失常。
飲食模式與生活方式結合:
規律進餐與運動:避免暴飲暴食,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提升代謝效率。
警惕「減肥陷阱」:
避免極端節食或生酮飲食,可能引發肌酐升高、電解質紊亂等腎臟損傷。
長期監測:
定期檢測體重、腰圍、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標,及時調整飲食策略。
脂肪對腎臟的傷害悄無聲息,通過科學飲食與生活方式干預,既能實現健康減重,又能為腎臟提供長期保護,降低慢性病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