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了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共有來自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的6636位研究人員入選,總計6886人次。其中,中國內地入選人次為1405,占入選總數的20.4%。而蘇州大學共有23人次入選,在中國內地高校入選數排名中位列第11。該榜單每年評選一次,旨在表彰對所在學科作出重大貢獻且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這不僅是對學者個人學術水平的高度認可,更是反映出蘇州大學卓越的科研實力和百年積淀。
說起蘇大的 “家底”,百年學術底蘊就是最好的注腳。蘇州大學的前身是創辦于1900年的東吳大學,開創了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合中西文化精華。它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辦學的高校之一,在高等教育領域創造了諸多 “第一”: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碩士學位、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還創辦了第一家學報。
1952 年,在中國大陸院系調整中,東吳大學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并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 年,學校正式更名為蘇州大學。此后,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和蘇州醫學院等相繼并入,助力蘇州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逐步建設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這種百年積淀的“學術基因”,為后來的師資爆發埋下了伏筆。
高被引科學家的扎堆出現,正是蘇大師資“硬核實力”的縮影。全校現有專任教師中,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9位兩院院士,43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180位國家級青年人才等各類國家級人才超410人次。
這些大佬依托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等一流科研平臺,產出累累碩果,這同時也是蘇州大學躋身一流的核心助力。蘇州大學實施“頂天立地”的科技創新戰略,近五年,在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領域,累計獲批國家基金項目近400項,發表高質量論文6000余篇,在全國高校排名中名列前茅;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等重大國家級獎項;2022年度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44位、全國高校第14位;授權知識產權1583項,還入選科技部、教育部首批高校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建設試點。并依托多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實現眾多技術突破,為國家科技進步貢獻蘇大力量。
對學生來說,這樣的師資意味著什么?你可能在課堂上碰到剛從國際學術會議回來的教授,用最新的行業案例給你講課;也可能在實驗室里,跟著高被引科學家做項目,畢業時帶著專利或論文沖進頂尖企業或高校。蘇大就像一個“學術磁場”,吸引著全球的優秀學者,也為學生搭建了直通學術前沿的階梯。比如在2023年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得國賽金獎4項、銀獎1項、銅獎2項;在“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國賽主體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并蟬聯“優勝杯”。
無論是深厚的百年治學底蘊,還是強勁的科研實力和學科建設水平,都彰顯出了蘇州大學作為頂尖一流高校的實力與擔當。在這里,百年學府的底蘊與頂尖學者的智慧碰撞出火花,每一堂課都可能藏著改變行業的靈感,每一次科研實踐都可能成為未來簡歷上的 “高光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