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作為中國科技的領軍企業,代表中國科技的最高水準,正是由于華為的不斷突破,我們在與美國的科技戰中才能取得更多的話語權。近日《人民日報》記者專訪了華為任正非,6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報道了此前的對話內容,引發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
任正非對于芯片、基礎理論研究和人工智能等熱門話題發表的自己的看法。任正非作為華為創始人,面對美國的制裁大棒,帶領全體華為人自力更生,在眾多領域實現了突破,打破了美國的封鎖。任正非表示:不去想困難,干就完了,一步一步往前走。他的觀點銳利前瞻,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在談到芯片問題時,任正非表示,美國夸大了華為,我們的芯片落后美國一代,但芯片問題沒必要擔心,我們可以用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用群計算補單芯片,最終的可以達到差不多的結果。美國目前最先進的量產芯片為3nm,目前國產工藝已經可以做到5nm,差距依然存在,但我們通過其他方法來彌補差距。
為了遏制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持續打壓華為,美國在此前封鎖芯片制造的基礎上,又對芯片設計軟件EDA實施封鎖。任正非表示:軟件封鎖也卡不住中國科技的脖子,困難只是暫時的,中國將來會有千百種開源軟件滿足整個社會的需要。其實在EDA領域,華為聯合國內EDA企業早就實現了突破,5nm芯片量產已經說明了一切。
任正非強調沒有理論就沒有突破,我們就趕不上美國,基礎理論研究時間長,要重視理論特別的基礎理論研究,要尊重理論科學家,社會要寬容,國家要支持。理論科學家是孤獨的,我們要有戰略耐心,要理解他們,對于基礎理論要不設考核指標。
任正非這樣說,華為也是這樣做的,目前華為有數學家700多名,物理學家900多名,化學家100多名。2024年華為研發投入1800多億,其中600億左右投入基礎理論研究,不考核,另外1200多億投入產品研發,設定考核指標。
對于人工智能,任正非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人工智能可能是人類社會最后一次技術革命。任正非認為中國有數億青少年,他們是國家的未來,人工智能發展離不開充足的電力和發達的信息網絡,中國在電力和信息網絡方面都優勢明顯。華為在AI領域也實現了重大突破,英偉達CEO黃仁勛將華為列為最重要的競爭對手,華為的昇騰910系列芯片性能直追英偉達的AI算力芯片。
在談及社會對于華為的贊揚和批評時,任正非表示贊揚會給華為帶來壓力,罵我們幾聲,我們會更加清醒。華為做的是商品,有贊揚就會有批評,要允許人家罵,只要講真話,我們都支持。贊揚也好罵聲也好,都不要在意,而是要在乎自己能不能做好,把自己做好就沒有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