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wǎng)易首頁 > 網(wǎng)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00 后加密新貴 Christian 詳談個人經(jīng)歷:創(chuàng)立 Infini

0
分享至

編輯 | 吳說區(qū)塊鏈

本篇內容來自《龜 Talk》對 00 后加密領域投資人與創(chuàng)業(yè)者 Christian 的專訪,吳說獲授權編輯轉載。Christian 是本周期最受關注的華語創(chuàng)業(yè)者之一,他深度回顧其從大學入圈到創(chuàng)立加密支付項目 Infini 的全過程。訪談涵蓋三個核心板塊:一是其個人投資路徑的轉變,從分散配置走向“邏輯驅動+集中持倉”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二是對當前市場結構與情緒的判斷,包括對牛熊周期、主力資金與項目本質的認知。Christian 同時分享了對 Cheems、GMX、Coinbase 等重倉案例的得失反思,并指出當前選幣邏輯應聚焦“團隊格局、代幣結構、共識集中”三大標準。

本文內容不代表吳說觀點,僅為受訪者對其個人投資經(jīng)歷分享,吳說不對任何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guī),不參與非法金融投資活動。音頻請在吳說小宇宙頻道與 Youtube 頻道搜索。

Christian 個人背景介紹

Christian:現(xiàn)在我的身份是 Infini 的創(chuàng)始人,我們是在去年八九月份正式啟動這個項目的。本質上 Infini 是一個 Neo Bank,希望能提供儲蓄、理財、支付等服務,未來也可能會擴展到轉賬和更多銀行級別的業(yè)務,是一個 Crypto Native 的項目。

因為我年紀不大,以前的背景基本就是在學校一邊讀書一邊創(chuàng)業(yè)。后來加入 Crypto 領域后主要是做投資,也和兩個學長一起成立了一個基金叫 NextGen Digital Ventures,大概是在兩年前創(chuàng)立的。我們的第一期基金在今年年初就已經(jīng)關掉了,所以現(xiàn)在我把大部分時間專注在 Infini 的產品和市場推廣上。

我接觸 Crypto 是在大學大一還是大二的時候,那時候 NFT 剛好非常火,周圍很多朋友在討論藝術品相關的內容。我自己也挺喜歡藝術史,就覺得這個領域值得關注。最早的時候我記得是 Art Blocks 這類生成藝術,也就是基于代碼的藝術形式,讓我覺得特別新穎。

后來加入 Crypto 后,最開始關注的是 NFT 和 GameFi。2021 年當時很多很有代表性的龐氏設計項目,比如 Terra 和 Luna 這些穩(wěn)定幣項目,作為一個新手和韭菜我也都參與過。逐漸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更感興趣的是 DeFi,而且確實這個領域里有很多真實場景和真實收益。于是我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這個領域,直到后來創(chuàng)立了 Infini,也在這之前投資了不少 DeFi 相關的項目,所以算是完整地把這個賽道走了一圈,最終決定做現(xiàn)在 Infini 在做的事。

當時我們決定做 Infini 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是我們團隊本身都非常看好資管這個方向,因為我們當時發(fā)現(xiàn)套利在 Crypto 里是一個特別有趣的類型,它在傳統(tǒng)金融里其實沒有這么多“中性策略”或者所謂“無風險收益”的機會。雖然背后也可能存在智能合約風險或被盜風險,但整體的投資邏輯和套利所能獲得的超額收益讓我覺得是一個有門檻、值得深入的方向。

而且當你跟圈外人交流時,哪怕是傳統(tǒng)金融出身的基金經(jīng)理或從業(yè)者,他們往往不理解這個領域,也因此產生偏見。但大家也知道,并不是所有 Crypto 項目都是詐騙或 Rug Pull,像以太坊這樣的項目直到今天都仍然非常穩(wěn)健,能捕捉到遠高于美國國債等傳統(tǒng)資產的收益。

所以我們當時的目標是做成一個“超級應用”?—?— 一個真正的金融 App。因為大部分 DeFi 項目還是協(xié)議驅動的,只面向鏈上的用戶,比較小眾。而我們希望把這些收益機會通過更絲滑、更好用的用戶體驗,提供給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發(fā)現(xiàn),尤其是在“Crypto 卡”這件事上,不管是我們還是行業(yè)里其他項目,大家其實都沒有做得很好。但我們看到用戶確實有這個需求,從最初的想法,到內測、上線,再到今天,用戶的熱情都很高,也幫助他們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這也是我們決定一起創(chuàng)辦 Infini 的重要原因。

我覺得理財和支付是相輔相成的,雖然也有一定區(qū)別。不同用戶使用產品的目的不同,有的人可能更在意理財、投資收益,而有些人則更需要支付的便利。

隨著我們項目推進,也確實觀察到全球范圍內有很多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銀行系統(tǒng)或 Fintech 發(fā)展得很落后,他們沒有好用的產品。而 Crypto 有一個天然優(yōu)勢,就是它可以快速拓展全球市場,也能迅速發(fā)現(xiàn)哪些地區(qū)的用戶對產品感興趣。這種正向反饋也給我們團隊帶來了更大的信心和動力。

其實我個人相比那些炒土狗炒得很厲害,或者對 Alpha 特別敏感、能翻好幾倍的那種人,我還是蠻羨慕的。他們確實有自己的天賦和擅長的點。

但從我的角度看,我認為到目前為止,對我?guī)椭畲蟮氖莾牲c。第一點是我對新鮮事物一直都比較感興趣,而且愿意去鉆研。哪怕你是炒幣很厲害的人,或者是那些天天發(fā)幣、搞項目盤的所謂“陰謀集團”成員,本質上他們其實都是掌握了一套規(guī)則,然后把這套規(guī)則研究透了、用得更熟練了。像最近比較火的 James,他年紀也很小,但我覺得他就是懂了這一套,知道怎樣在這個賽道里發(fā)揮。所以我在不同的賽道和領域里,也算是比較快地能找到方向并深入下去。

第二點,我現(xiàn)在認為非常重要的,是踏實、不焦慮,并愿意長期專注在一件事上。這其實挺難的,尤其是在 Crypto 的交易環(huán)境中。大家都傾向去追求短期內翻倍的機會,渴望兩天賺 100 倍。但真正愿意長期持有比特幣、堅定做一件事的人,其實是少數(shù),尤其在年輕人中更是稀缺。

當然每個人的境況不同,有些人資金多,就能做長線;有些人起步?jīng)]什么錢,就更希望抓一個千倍項目,這些都可以理解。但關鍵在于你得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擅長什么、適合哪種投資風格,并且守住它。

這兩年來,我看到很多人原本有一套邏輯或方向,但后來因為心態(tài)變化,或是被身邊人影響,導致自己的操作變形。我覺得無論是做投資還是創(chuàng)業(yè),本質上都一樣。你得保持冷靜,清楚自己的節(jié)奏、方向和風格,堅持自己的節(jié)奏前行。

如何判斷市場牛熊

Christian:量化指標方面其實我不是特別專業(yè)。我們基金在之前做決策時確實用過很多數(shù)據(jù)類的指標,但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指標也沒有哪個是可以貫穿所有周期、始終有效的。

所以我個人更多是從情緒面來判斷,包括到現(xiàn)在我基本上還沒怎么賣手上的幣。我覺得核心原因在于我感覺這一輪牛市還沒到最瘋狂的階段,和 2021、2022 年那一輪相比還是有明顯差距的。所以我目前對市場的判斷是:我愿意繼續(xù)等一等。

當然前提是我這輪起步時的建倉成本比較低,所以即使利潤有回撤也還可以接受。這也是為什么我更傾向于繼續(xù)持有,看好后續(xù)行情的發(fā)展。

至于大的認知差異,我認為現(xiàn)在很多人其實都有相似的感受,那就是大體量的山寨幣行情可能很難再回來了。一方面是流動性和敘事邏輯在基本面上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也變得更聰明,不再輕易被那些無聊、重復的敘事所打動。

另一方面,從現(xiàn)在交易所的上幣策略也能看出,流動性其實還是比較分散的。因此我更傾向于認為,如果真的會有一波山寨幣行情,它可能只會集中在頭部的幾個項目上,那些能在自己賽道上形成共識、并且有大戶和機構共同推動的項目。

所以從我的投資視角來看,我現(xiàn)在只會關注這兩類標的。

如果讓我做一個不負責任的預測的話,我現(xiàn)在還是相信兩點。

第一點是,比特幣價格的穩(wěn)定,確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大量外部機構的支持。這是一個很客觀的現(xiàn)實:哪怕原來的持幣老玩家已經(jīng)出清了,但合規(guī)機構的購買力依然非常強。現(xiàn)在有一些人開始提到,這些機構可能會逐步選擇一些符合其“審美”的項目作為新的投資標的,比如老一代的 DeFi 項目,或者這一輪周期里出現(xiàn)的一些像 PENDLE、Ether.fi 這樣的新興項目。

我覺得這些項目在機構邏輯下是成立的。核心在于,如果未來這些二級市場的機構真的要在比特幣之外尋找標的,那什么樣的項目能讓他們愿意進場?那肯定不是 Memecoin,從敘事邏輯上講就是這樣。

第二點我覺得是,選項目時一定要找背后有明確主力的幣。一個小項目的“主力”可能是某個個人、某個機構,或者是一群達成共識的投資者。放大來看,比如一些特別火的 Memecoin,它們的“主力”可能就是散戶社區(qū)形成的強大共識。但無論是哪個層級,核心都在于這個主力是否還愿意持續(xù)支持、推動這個幣的行情。

現(xiàn)在市場有個很有意思的惡性循環(huán)。很多項目方或所謂的莊家,因為市場行情不好,即便上了頭部交易所,也很難順利套現(xiàn)。更不用說后續(xù)要維持幣價、繼續(xù)推動項目發(fā)展,這中間的成本和挑戰(zhàn)其實是非常大的。所以導致很多項目就變成了流水線式的工廠產出,沒有什么誠意或長期規(guī)劃。

所以從我的角度出發(fā),我現(xiàn)在會盡量避開那些已經(jīng)被主力拋棄的項目。我更傾向于去找還有主力在、還有推動力的幣。這是我當前的一個投資心態(tài)。

新敘事機會:鏈上美股與衍生品

Christian:最近我在思考的一個方向是,像 Hyperliquid 這樣的路線可能會被復制。Hyperliquid 的思路其實很傳統(tǒng),但通過非常強的產品體驗和高度控盤,它成功地復刻出一個機會。我覺得這種模式很有意思。說實話,從這輪產品賽道和基本面上看,其實沒有什么特別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所以我反而更愿意花時間去關注衍生品類的項目。

另外一個被大家討論得比較多的,就是“鏈上美股”。我認為它的核心點在于,美國政府政權更替之后,SEC 的執(zhí)法力度有一定放松,這其實鼓勵了 RWA、美股合成資產、衍生品這類項目的發(fā)展?—?— 監(jiān)管松了,空間就大了。

目前我看到市場上主要有兩種實現(xiàn)路徑。一種是通過 L2(Layer 2)把美股的合成資產映射到鏈上,讓用戶可以直接交易這些現(xiàn)貨;另一種則是 Perpetual DEX(去中心化永續(xù)合約交易所)。其實這兩種路線早在上一輪周期 SNX(Synthetix)就已經(jīng)做過了。

這輪我覺得在監(jiān)管更寬松的大背景下,可能會有一些項目方更大膽、更有想法,去嘗試一些很“花哨”甚至“騷氣”的設計,或者引入新的流動性機制去炒作這些概念。我覺得這個方向目前是我觀察到比較多人正在嘗試做的。

其他方面像 DeFi 支付,例如我們在做的 Infini 這類,其實更多是產品真正落地、實際解決用戶問題的應用。它不是靠幣的經(jīng)濟模型去炒作,也不是靠敘事去驅動買盤。你也能感受到,現(xiàn)在即使有些項目帶著新敘事上線,但并不能真正讓大家買單。大家更看重實際能不能實用。

所以我覺得這輪牛市的趨勢可能會有些不同。新的敘事更多由真正做產品、做基建、解決實際需求的團隊引領。而這些項目逐步積累的信息流,反而可能帶來更有持續(xù)性的機會。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選擇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如果你是做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產品,我想不到任何理由為什么一個新的 Crypto 項目能在這種賽道中和這些傳統(tǒng)平臺競爭。它們的產品、服務、流程已經(jīng)非常成熟。

所以對 Crypto 創(chuàng)業(yè)項目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做這些傳統(tǒng)平臺不敢做的東西,比如我剛剛提到的一些更花哨的衍生品設計、結構創(chuàng)新,比如“三盤模型”這種復雜的龐氏結構。說到底,大家要的是兩件事:一是資產本身是否足夠新鮮,而目前市場上確實沒有太多新鮮的幣出現(xiàn);二是這種創(chuàng)新能否帶動全球范圍的交易熱情。

比如鏈上美股的標的目前對 Crypto 用戶來說是相對新鮮的,如果再結合復雜但吸引眼球的結構設計,我認為這可能是唯一還實用的路徑。如果只是做一個普通的交易市場,只是讓人來鏈上買美股,那這樣的項目我覺得毫無意義。

投資策略演進與出入場判斷

Christian:我現(xiàn)在其實比較隨性了。最早,大概兩年前吧,那時候我確實會按照比較標準的方式去做投資,比如說會把資金分成若干部分:這個賽道投 10%、那個投 20% 之類的。我記得我最早非常“傻白甜”的時候,就是被 Su Zhu 老師還有其他一些 KOL 影響很深。那一輪周期正好是各個“以太坊殺手”公鏈爆發(fā)的時候,比如 NEAR、Cosmos、Harmony 這一類。

所以那時候我確實會很認真地按照比例去部署資金,會根據(jù)不同賽道、同一賽道中的龍頭與非龍頭,以及他們之間的性價比來配置。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說實話挺“韭菜”的,太機械了。

現(xiàn)在我在二級市場的投資標的少了很多,基本上就是穩(wěn)定持有比特幣、以太坊、Solana 這樣幾個主流幣。偶爾會配置一些其他倉位,比如 Curve。我一直沒賣 Curve,其實是因為一個機緣巧合:當時 Curve 發(fā)生了一些事件,剛好朋友介紹我認識了 Michael,就順勢買了一點,一直持有到現(xiàn)在。

如果讓我重新選項目,我會傾向于這種邏輯?—?— 比如發(fā)現(xiàn)某個項目因為事件導致價格特別低,接近它歷史最慘的階段,那我可能會回頭看看那些 DeFi 項目,或者一些 Memecoin。

我覺得像 Memecoin 這類具備強共識的項目,在市場情緒回暖時是特別容易反彈的。大家也看到了,過去幾個月這些幣表現(xiàn)都很差,但從上個月開始稍微回暖之后,反彈最猛的也確實是這些跌得最狠的項目。所以我現(xiàn)在的策略是:主倉配置在大項目,其他小倉位放一些小資金在 Memecoin 或機會幣上,觀望市場表現(xiàn)。

對我來說,首先我買的時候基本就不是為了短期操作的。我并不擅長那種靠小道消息或八卦來做決策的操作方式,雖然有時也會聽朋友說一些消息,偶爾也會跟著買,但那種買進去被套、最后還要割肉的情況也有。所以我整體風格是,如果到了一個我設定的點位或者周期,我會選擇一次性清倉,不太會做頻繁的部分賣出。

具體來說,比如我會給自己設定一個大致的價格區(qū)間,比如從比特幣 12 萬美元開始,我就會逐步分批賣出。以太坊現(xiàn)在是兩千六百美金左右,如果能漲到 4800 甚至突破 5000 創(chuàng)新高,對我來說就已經(jīng)是很高的水位了,那時候我可能就會把持倉基本都賣掉。

我確實沒有特別強的頂點判斷能力,也不太會去波段操作。更主要的依據(jù)是市場流動性和整體情緒。如果那時市場特別熱、流動性特別好,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退場的信號。雖然說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其實并不靠技術指標,更多是一種感知。

真的很難精準賣在頂部。比如我之前在 Coinbase 買得比較多,這一輪 Coinbase 在川普上臺之后漲到了三百多美金,我那時賣掉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倉位,也算是賣在相對高點,后來它又跌了一半。

當時的感覺就是主升浪實在太明顯了,所以就果斷賣了。而像以太坊這一輪我就沒賣,當然還好,最近市場也算穩(wěn)定。而且因為我現(xiàn)在主要在創(chuàng)業(yè),所以能讓我更專注于工作,也不用整天盯著市場想買賣點了。

Cheems 投資復盤:從誤打誤撞到長期綁定

Christian:其實 Cheems 這個事情,一直以來對我來說就是個特別“機緣巧合”的案例。那時候我完全不懂 Memecoin,也意識不到自己可能會有一些影響力。說實話,那會兒我們大家對“流動性”這個概念都還沒什么清晰的認識,像我當時也是新手,很多人最開始看項目就是看市值,忽略了流動性,這其實是非常典型的小白邏輯。

Cheems 就是這么一個典型案例。當時市場處于熊市中的一波反彈期,他們發(fā) ZK 信,然后朋友推薦我參與,我也就隨手買了。結果買得還挺多,然后就被套了。既然被套了,那就只能不斷去 build 這個項目,后面還陸續(xù)買了很多,最后就變成了長期綁定。

那個時候幾乎沒有流動性,這樣的結果就是你必須和項目綁在一起。如果不自己去推動,它也很難起來。直到去年 Cheems 在 BNB Chain 上重新啟動,我仍然非常努力地參與推廣,拉人、做傳播、build 社區(qū)。一路看著它從上線、鎖倉,到后來真正接入 BNB 生態(tài),過程真的很辛苦。

當然現(xiàn)在也還沒解套,我也不會賣。所以對我來說,這不只是一個投資,而是一個過程的參與。我安慰自己說,這件事的意義已經(jīng)不在于賺錢,而在于全程參與的這段經(jīng)歷。

如果你只是低位買入、自己喊單,然后拉上去出貨,這個過程其實很空洞。但我愿意試試看,能不能通過跨周期的長線參與,讓這個項目走得更遠。

我自己還是相信這個邏輯。尤其最近很多人也意識到,BNB 生態(tài)其實還是整個行業(yè)里最有統(tǒng)治力的之一。像最近 Binance Alpha 上線,Cheems 作為第一個上線的標的,當初還被噴得很慘,我當時也沒覺得它會成為什么“偉大創(chuàng)新”。但現(xiàn)在你看,刷分、擼分已經(jīng)成為主流。

這就說明,Binance 如果真想推動某件事,它確實有能力成事。BNB Chain 的成功只是時間問題,他們的戰(zhàn)略方向是清晰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Cheems 能在 BNB Chain 上占據(jù)一個關鍵位置,具備一定的歷史積累和穩(wěn)定的 K 線走勢,這其實就為它在牛市中的爆發(fā)打下了基礎。

當然,這和 Solana 上一些 Memecoin 那種短線爆發(fā)的節(jié)奏不太一樣。我的風格也不太適合那種短線、高波動、強操作的交易節(jié)奏。我更習慣于綁定長期邏輯、慢慢 build。所以這就是我和 Cheems 之間的關系。

Coinbase 與 GBTC 的情緒周期決策

Christian:如果真要說重倉的話,肯定是很多人知道的兩個標的:一個是 GBTC,一個是 Coinbase。當時無論是我們基金還是我個人,我們都在這兩個標的上投入了很多。那段時間剛好是 FTX 倒閉的時候,整個市場情緒極度低迷,也是我那幾年里投入最多時間做投資和交易的階段。

后來我想明白一個核心邏輯:要盡量選擇大的標的。當時我基本沒怎么碰山寨幣,回過頭看這是比較明智的。因為我覺得美股那邊機構流動性更好,再加上這兩個標的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超跌。

比如 Coinbase 當時最低跌了 90%,而 GBTC 也出現(xiàn)了巨大的負溢價。我們判斷這其實是情緒驅動下的非理性錯殺,而不是基本面出問題。于是就重倉押注這兩者能夠跑贏比特幣。回頭看,這是為數(shù)不多做對的決策。

然后還有幾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一個是 Curve,我剛剛也提到了。那是因為當時 Curve 的下跌非常劇烈,但我們判斷是由于流動性和短期事件沖擊,而不是基本面出問題。像 GBTC,當時它的底層資產?—?— 比特幣都還在,沒有變動。

Coinbase 當時的市凈率非常低,雖然那時候公司是虧損狀態(tài),沒辦法看 PE,但它賬面上現(xiàn)金有五十億美金以上,還投資了很多項目,那些標的的估值也在數(shù)字上有體現(xiàn)。而公司市值當時跌到七十億美金以下,明顯是被市場情緒錯殺的例子。

Curve 的邏輯也類似,它的地位、應用和社區(qū) holder 狀況在當時都還算穩(wěn)健。我們認為市場低估了它的價值。

當然,也有兩個反面案例?—?— Arbitrum 的原生幣和 GMX。這兩個是我投資上虧得比較多的項目,可以說是目前為止為數(shù)不多讓我實際虧損而且虧得不小的二級標的。

回過頭來復盤,我覺得 ARB 這個投資邏輯錯誤非常明顯。那時候我自己也 FOMO 了,因為當時很多公鏈的估值都偏高,我就覺得 Arbitrum 作為 Layer 2 中比較核心的項目,應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加上 Solana 當時也在熱炒,就誤以為 Layer 2 會是下一個熱點。但后來發(fā)現(xiàn),這種基于表層共識和市場情緒的判斷其實非常不靠譜。真正決定一個項目長期走勢的,是它在流動性安排上的實際操作,而不是大家怎么認知它。

GMX 也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我當時覺得 GMX 無論從產品創(chuàng)新上,還是估值模型看都很吸引人。尤其是在熊市時期,它的現(xiàn)金流在整個市場中都算得上稀缺。當時確實也覺得找到了所謂的價值洼地。但后來的結果很慘烈。一個產品好并不等于它一定能長期增長。長期增長需要強大的 go-to-market 能力,以及持續(xù)的運營和迭代。

雖然 GMX 的用戶數(shù)量和交易量現(xiàn)在甚至比當年更高,但幣價卻是一路下滑。我后來意識到,產品基本面沒問題,但市場表現(xiàn)差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它的商業(yè)模式?jīng)]法持續(xù)擴張,比如它的資金費結構在 Trader 看來比 Hyperliquid 更貴;二是團隊本身的問題。

我現(xiàn)在回頭看覺得,項目成功與否,團隊和創(chuàng)始人的心氣非常關鍵。GMX 的創(chuàng)始人團隊明顯沒打算做一個長期項目,他們的迭代速度和運營能力基本停滯。他們更像是在做一個一次性的產品,沒有持續(xù)把項目往更高的目標去推進。我雖然現(xiàn)在還沒賣出 GMX,但很清楚這是一個團隊主觀能動性不足導致項目失速的典型案例。

所以這些經(jīng)驗讓我現(xiàn)在更傾向于去押注那些真正優(yōu)秀、有雄心的 founder 和團隊。項目本身的基本面當然重要,但人的因素可能更關鍵。

投資邏輯總結

Christian:我覺得如果綜合總結我現(xiàn)在選項目的邏輯,其實可以歸結為三點。

第一點是團隊的格局。項目能做多大,很大程度取決于團隊有沒有那個愿景和能力去推動它。如果創(chuàng)始團隊只是想著盡快套現(xiàn),那這個項目注定走不遠。格局大的團隊,往往能更持久地投入,把項目做大做強。當然,項目能不能成功還得看團隊對代幣的態(tài)度,他們是否意識到代幣價格的成功可以反過來推動產品的用戶增長和市場擴展。

像 Hyperliquid 的 Jeff 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他不是那種短期思維的創(chuàng)始人,而是非常聰明地利用代幣去獲取注意力,把幣價當作用戶增長的工具。在他們發(fā)幣之后,項目的基本面有了質的飛躍,這是非常罕見的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是先有產品后有幣,而他們是用幣帶動產品的熱度,有點像以前一些交易所平臺幣的邏輯。

第二點是持續(xù)迭代和市場策略。團隊如果只是想發(fā)完幣就停下來,那項目基本注定失敗。必須不斷打磨產品,持續(xù)投入市場運營和營銷,才能讓項目保持熱度和競爭力。

第三點就是代幣結構的集中度。在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分散的代幣結構已經(jīng)不適用了。過去大家能靠市場情緒自然形成共識,現(xiàn)在的市場必須通過人為打造共識。像 GMX,它的代幣結構過于分散,社區(qū)難以形成合力。而 Hyperliquid 則明顯不同,它在代幣持有結構上實現(xiàn)了很高程度的集中,大戶、小散和機構都能參與形成合力,這種結構才更有可能推動市值的爆發(fā)。

所以總結來說,未來如果我再認真投入時間研究和投資新項目,這三個因素?—?— 團隊格局、代幣結構控制、集中度共識構建?—?— 會是我主要的判斷框架。

投資心態(tài)建議:倉位控制與邏輯信仰勝于情緒焦慮

Christian:關于投資心態(tài),我可以總結為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永遠不要讓你的倉位超過你能承受的極限。這里的極限不僅僅是杠桿的問題,而是你整體投資占你個人資產的比例。我自己的經(jīng)驗是,把投資倉位控制在總資產的 30% 到 50% 以內,是一個相對舒服的狀態(tài)。只要倉位不過大,哪怕幣價波動劇烈,也不會對我的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心態(tài)崩潰往往不是因為市場變動,而是因為你壓上了太多賭注,所以感受到無法承受的壓力。

第二句話是:相信邏輯,而不是情緒或信仰。即便倉位不重,在遭遇大幅虧損時也難免會懷疑自己、懷疑市場。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反復回顧當初做出投資決策的邏輯。如果你發(fā)現(xiàn)邏輯本身是錯誤的,那就應當及時止損;但如果邏輯仍然成立,那就要堅持下去,不被短期的市場波動動搖。像我當時投資 Coinbase 一樣,即使虧損嚴重,但我相信它的基本面邏輯沒有改變,所以我越跌反而越想加倉。

簡單來說,控制倉位是自律的體現(xiàn),而堅守邏輯是心態(tài)穩(wěn)定的基礎。投資不需要盲目信仰,更需要理性判斷。

根據(jù)央行等部門發(fā)布“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吳說公眾號、APP 及其他平臺內容僅用于信息分享,不對任何經(jīng)營與投資行為進行推廣與背書,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區(qū)法律法規(guī),不參與任何非法金融行為。本公眾號不為任何虛擬貨幣、數(shù)字藏品相關的發(fā)行、交易與融資等提供交易入口、指引、發(fā)行渠道引導等。吳說內容未經(jīng)許可,禁止進行轉載、復制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重新合作!辛納請回原體能師,被認為是興奮劑陽性“罪魁禍首”

重新合作!辛納請回原體能師,被認為是興奮劑陽性“罪魁禍首”

全景體育V
2025-07-23 17:25:14
2025上半年燃油車銷量TOP20出爐:國產最高排第五

2025上半年燃油車銷量TOP20出爐:國產最高排第五

智車情報局
2025-07-23 14:18:35
大窯老板套現(xiàn)離場,32億中國汽水巨頭,終被“賣”給了美國資本

大窯老板套現(xiàn)離場,32億中國汽水巨頭,終被“賣”給了美國資本

小舟談歷史
2025-07-23 12:59:23
50歲林志穎現(xiàn)狀:變化好大有點不敢認,鼻子圓潤還撞臉蘇醒

50歲林志穎現(xiàn)狀:變化好大有點不敢認,鼻子圓潤還撞臉蘇醒

小張帥
2025-07-23 14:36:00
男子借著酒勁去鄰居家,與鄰居發(fā)生關系,老婆發(fā)現(xiàn)后竟非常開心

男子借著酒勁去鄰居家,與鄰居發(fā)生關系,老婆發(fā)現(xiàn)后竟非常開心

罪案洞察者
2025-05-21 09:47:42
反對“斷舍離”,韓國主婦將廚房收拾得井井有條,堪稱收納教科書

反對“斷舍離”,韓國主婦將廚房收拾得井井有條,堪稱收納教科書

裝修設計案例精選
2025-07-22 11:10:05
上海麥當勞“翻臉”!趕走一群打牌老人,網(wǎng)友卻喊:干得漂亮!

上海麥當勞“翻臉”!趕走一群打牌老人,網(wǎng)友卻喊:干得漂亮!

成成鑒話
2025-07-23 14:27:29
特斯拉Q2業(yè)績慘淡、創(chuàng)十年最大銷售下滑,重申發(fā)新車和Cybercab量產計劃,指引缺席 | 財報見聞

特斯拉Q2業(yè)績慘淡、創(chuàng)十年最大銷售下滑,重申發(fā)新車和Cybercab量產計劃,指引缺席 | 財報見聞

華爾街見聞官方
2025-07-24 07:23:20
沒想到狂飆2年后,38歲的高葉,再次讓恩人孫紅雷和世界刮目相看

沒想到狂飆2年后,38歲的高葉,再次讓恩人孫紅雷和世界刮目相看

小丸子的娛樂圈
2025-07-23 21:38:18
央視曝光!你以為沒壞實際早已“細菌爆表”的5種食物,趕緊扔了

央視曝光!你以為沒壞實際早已“細菌爆表”的5種食物,趕緊扔了

阿傖說事
2025-07-22 08:00:09
劉誠宇遭狠批!名記:配不上申花給他的出場時間,在弱隊直接棄用

劉誠宇遭狠批!名記:配不上申花給他的出場時間,在弱隊直接棄用

我愛英超
2025-07-23 23:24:53
女子地鐵怒吼多名乘客:因無人讓座,吐槽國人素質低,夸獎美國好

女子地鐵怒吼多名乘客:因無人讓座,吐槽國人素質低,夸獎美國好

娜烏和西卡
2025-07-23 18:44:24
結束流浪!25歲菲利克斯三賽季5次換隊,1億身價的金童僅剩2000萬

結束流浪!25歲菲利克斯三賽季5次換隊,1億身價的金童僅剩2000萬

直播吧
2025-07-23 14:46:08
張雪峰發(fā)聲:這6個專業(yè)考研也難翻身!普通家庭的孩子千萬要聽勸

張雪峰發(fā)聲:這6個專業(yè)考研也難翻身!普通家庭的孩子千萬要聽勸

優(yōu)墨出品
2025-07-22 16:48:08
全賣光了!貴州一家人套現(xiàn)42億,把爛攤子留給了8.8萬股民

全賣光了!貴州一家人套現(xiàn)42億,把爛攤子留給了8.8萬股民

毒sir財經(jīng)
2025-04-25 22:21:31
男子因熱射病不幸走了!醫(yī)生提醒:高溫寧愿啃雪糕,也別干這些事

男子因熱射病不幸走了!醫(yī)生提醒:高溫寧愿啃雪糕,也別干這些事

逍遙史記
2025-07-05 10:38:05
太難了!網(wǎng)傳廣州又一家外企倒下,動員員工主動離職,補償n+1

太難了!網(wǎng)傳廣州又一家外企倒下,動員員工主動離職,補償n+1

火山詩話
2025-07-23 14:00:29
央媽大放水!7月24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持續(xù)發(fā)酵

央媽大放水!7月24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持續(xù)發(fā)酵

風口招財豬
2025-07-24 01:20:54
44天,500億違約成本:馬斯克把政府“拿捏”到什么程度?

44天,500億違約成本:馬斯克把政府“拿捏”到什么程度?

流年拾光
2025-07-23 12:27:16
醫(yī)院“根浴”服務曝光:一瓶礦泉水,一臺儀器,一個女護士

醫(yī)院“根浴”服務曝光:一瓶礦泉水,一臺儀器,一個女護士

就一點
2025-07-22 23:36:00
2025-07-24 07:56:49
吳說 incentive-icons
吳說
科技信息的分享披露與評論
2107文章數(shù) 677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科技要聞

特斯拉Q2營收225億美元同比降12% 凈利12億

頭條要聞

六大紀律全違反的縣委書記被處理: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

頭條要聞

六大紀律全違反的縣委書記被處理: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

體育要聞

英格蘭最紅球星 也是加勒比島國驕傲

娛樂要聞

汪峰森林北同游日本 各帶各娃互不耽誤

財經(jīng)要聞

律師解析娃哈哈遺產案:遺囑是最大變數(shù)

汽車要聞

德系大招放盡 場地極限測試全新奧迪A5L

態(tài)度原創(chuàng)

家居
房產
藝術
健康
教育

家居要聞

晨曦生活 明媚而放松

房產要聞

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呼吸科專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謠言!

教育要聞

最好的家校關系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新宁县| 南通市| 清流县| 门源| 瑞昌市| 新龙县| 麟游县| 汉川市| 云龙县| 沐川县| 金沙县| 大埔县| 安宁市| 扶沟县| 寿光市| 友谊县| 凤凰县| 建阳市| 大方县| 静安区| 双江| 阿拉尔市| 富宁县| 东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汤原县| 大渡口区| 红安县| 阿拉尔市| 松原市| 楚雄市| 新巴尔虎右旗| 墨江| 罗田县| 达日县| 洛阳市| 隆林| 宁远县| 小金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