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ily
(這是學員寫的第143篇文章)
克魯普斯卡婭說過:
“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
以前我不懂這句話的含義,跟著涔汐老師學習【修心:情緒管理】一年半之久,加上落地踐行,我深深地理解了這句話。
一年半前,我是個情緒很不穩定的媽媽。
我固執地認為:
一切的不幸都是隊友造成的,所以只要他稍有點差錯,就能把我的無名火引爆。以前我完全不懂得收斂自己的脾氣,在家放縱自己的暴脾氣,從未意識到這種家庭氛圍會給兒子造成不良影響。
甚至一直自我感覺良好:我的兒子,很讓我省心。
可是現實卻狠狠地扇了我的耳光。
2023年11月底的一個早上,在學校寄宿的兒子給我打來電話:
“媽,我不舒服,不想待在學校,想回家,幫我請假”。
我問:“怎么了?”
他回答:“不知道,睡不好,頭暈”。
我馬上聯系他的班主任,班主任說:
“他太焦慮了吧,他剛才有跟我講,好像跟哪個同學發生了點不愉快。他想回去放松一下,就讓他回家吧”。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他聊:“你這么不開心,焦慮啥呀?”
他說:“在學校睡不好,在教室很壓抑。”
我接著又問:“和哪個同學有摩擦了?”
他說:“沒,都各自學習,誰會管誰呀!”
因為高二,學校以理科成績拔尖重新調整,兒子被分到數理特色班,班上的孩子相對有點孤傲,年輕人心氣高相處不隨和。
看他不想多說,我沒再追問了。
這個時間,剛好是我跟著涔汐老師修心的第一周。本來我就是因為自己活得痛苦,想改變家族能量而報名修心的。
兒子糟糕的狀態突然給我這么一棒,我更加意識到自己有大問題了。
慶幸我已經跟著涔汐老師學習了情緒管理,知道一切的根源都是我自己的問題。
父母是根,根不好,枝葉怎么可能茂盛?我更深刻地領悟道:我要知錯改錯。
兒子真的是太困,上午九點接到家,洗個澡就睡了,到快吃晚飯的時候才醒,吃過晚飯后,我看他精神好多了,就叫他去樓下走走。
考慮到他不想和我聊太多,我給他發了一條信息:
“你覺得媽媽有哪里需要改進的不?”
他直言不諱地回了一條信息給我:
“不要那么喜怒無常就好”。
修心前,我一直認為在兒子的生活和學習上我盡心盡力,我也坦誠地回復他:
“對你,我認為情緒控制得還好,只是對你爸我沒法控制,我始終把自己當個女人,我從沒想過當女強人,本身起點能力也只有這樣,我物質欲很低,平平淡淡,大家健康平安就好。”
兒子回復:
“你多從我的視角思考問題就行了。”
我跟兒子道歉:
“你這么焦慮,家庭原因應該是有的,這幾年確實不順,但我跟你爸都能積極面對,應該沒給你增加負面影響,人生經歷磨難曲折都是常態。
你的到來其實讓我成長了很多,2013年我就開始學習家庭教育,我始終把做人的品質放第一位,學習成績上沒那么看重。
我對你表揚肯定的話少,那僅僅是因為我不善于表達。你的學習力比我強太多。
這幾年我可能是放棄了自我成長,但在努力學會彎腰,和你爸先好好地把工廠搞好,把你爺爺家撐著。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把你引到了敏感脆弱的路上。”
這次交流之后,我明顯感覺到兒子情緒狀態比以前好多了。
他開始和班上的同學往來,也經常跟我講在學校請教老師問題發生的趣事,這在以前都沒有過這種現象。
2024年4月份生日,他意外喜獲了同學送的生日禮物,跟我說:
“沒想到**會送我禮物”。
這應該是他有生以來,收到同學送的第一份生日禮物,看得出他的高興。
2024年6月份,他又開始了各種身體不適,幾乎每半個月要請假一次。
因為他長期學習坐姿不佳,造成頸椎彎曲,如果他一直坐著,太長時間身體不活動就會造成供血不足,引起頭暈嘔吐等異常現象。
那個時候,因為我跟著涔汐老師學習修心半年多了,我修出了一些定力。
所以兒子每次說要回家看病我都能內心平靜地隨順他,接他回來送醫院。
每周末他要理療,我也讓他自己騎車去醫院。7月暑假我直接拋出問題讓他自己決定:
你去醫院理療治標不治本,我幫你報個體型矯正的瑜伽運動課,這樣你能明白根本性問題,后續你就知道要注意哪些事項,避免自己再難受。
正是前一個月他自己體驗過奔波醫院的勞累,一向不愛運動的他爽快同意了。經過21天的練習,頸椎變形得到了糾正,他也知道了要適當做些運動。
到2025年6月9號高考結束,他再也沒因為頭暈嘔吐請假。
如果不是因為我跟著涔汐老師修心,我的兒子這兩年來給我拋出來的一個接一個的難題,我只能暴躁、焦慮情緒內耗,無能為力。
我哪里知道作為父母自己心性要先穩下來,父母有了定力,才能有智慧循序漸進給孩子力量,給孩子方向,給孩子方法,幫助孩子慢慢戰勝困難呢?
2024年8月開始了緊張的高三學習,學校規定每月只能回一次,我堅持每周給他送餐,如果我沒有修心,根本不會如此關心孩子。
是修心讓我知道了,我對孩子真正的關心太少,愛不是只給物質,而是要走心,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對他的愛。
同時,我一直聽涔汐老師的話好好做功課,修正了自己的傲慢心,懂得感恩隊友,會從他的角度考慮問題,幫他減少工作上的壓力。
修心以后,我們家再也沒有曾經的夫妻互懟讓人壓抑的家庭氛圍了,當我學會柔軟下來以后,隊友也能主動幫分擔家務,大家都柔和了。
我終于理解到涔汐老師常說的:夫妻恩愛和諧,孩子才能感受到家庭的幸福。
隨著我們夫妻的改變,兒子也改變了,他變得更有仁愛心,更懂得去關心同學們。
2024年11月,同學們踢足球,有一男孩發生了意外,腳受傷,是兒子第一時間幫他打電話通知其家長。
剛好是他同宿的上床,也主動提出了換床睡。
2025年1月寒假中,那同學因為腳的傷還未康復,生日前一天情緒比較低迷,兒子說去看看他,他坐公交車輾轉一個多小時,給同學送去了生日禮物。
兒子能看到別人的苦,這真的讓我感到欣慰。
2025年6月4號,學校組織了高考加油活動,畢業生代表給學弟學妹留言,看到兒子寫出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我很感慨:
那個曾經數字8寫不正、連等式搞不明白、語文小片段半天都背不會的小男孩,現如今成了弟弟妹妹們眼中的榜樣。
一年半前他態度高冷只會埋頭學習,但是隨著我修心后,他現在愿意給學弟學妹分享學習經驗,他懂得去關愛別人。
看到他的寄語用到:“舟行千里定于錨,浪掀萬丈穩于心”。
作為媽媽,我的內心特踏實,不管6月7-9號他的高考成績如何,他已經交了一份讓我滿意的答卷。
如果不是我跟著涔汐老師修心,我依然還是那個自以為是,脾氣暴躁的強勢媽媽,只在意孩子的分數,不會用心關心孩子的內心。
如果不是有涔汐老師指導,我豈能明白:
“父母的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和心靈”。
如果不是我長期在涔汐老師建的修心社群熏陶,我100%會把兒子給霍霍掉了,兒子不可能正常完成高考。
正因為作為母親的我改變了,兒子也變了。
我是幸運的媽媽,是涔汐老師點醒了我,讓我不再執迷,把我從無明中喚醒。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會直接攻擊到孩子的心靈,他日孩子也必將會危害其他人。
我們一定要學會管理情緒,這是做父母的修養,也是給孩子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和環境。
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抑郁了、自閉了、性格扭曲了、人格分裂了,再去到處找醫生、找老師。
早點做一個智慧而情緒穩定的父母,用科學的方式愛孩子,這也是我們對生出來的孩子負責。
《黃帝內經》里有講“不治已病,治未病”,希望越來越多的父母能早點修心早點覺醒,遇到像涔汐老師一樣的明師。
做情緒平和的父母,如此才能滋養到孩子的內心,才能給到孩子力量,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作者簡介:張涔汐,青年作家,代表作《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頭發雖長見識不短,深度剖析復雜的人性,犀利的解密職場的認知大坑,歡迎關注@我是涔汐,公眾號(id:zhangcenxi99),一個讓你增值的地方,個人微信:zhangcenxi9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