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只131厘米高的Labubu玩偶,在永樂春拍賣會上以108萬拍賣;另一只棕色Labubu也拍出82萬天價。LABUBU是中國香港藝術家龍家升創(chuàng)作的北歐森林精靈形象,而龍家升則是泡泡瑪特的簽約藝術家。泡泡瑪特是成立于2010年的中國潮流文化娛樂品牌,業(yè)務涵蓋全球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潮玩文化推廣、創(chuàng)新業(yè)務孵化與投資五個領域,所屬企業(yè)為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是王寧。截止6月8日,根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王寧身家達203億美元,成為河南新首富。
2010年,泡泡瑪特設計師Kenny Wong(王信明)簽署戰(zhàn)略合作,首款潮流玩具產品Molly星座系列盲盒上市。2019年,泡泡瑪特在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2023年,國內首個潮玩行業(yè)沉浸式主題樂園“泡泡瑪特城市樂園”落地北京朝陽公園,截至2023年底,在全球共開設超過450家線下門店和超過2300臺機器人商店,觸達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qū)。2023年,泡泡瑪特營收突破60億元,其IP形象Molly成為無數年輕人的心頭好。今年又有兩個玩偶在永樂春拍賣會上拍出天價。然而,泡泡瑪特真的能成為中國的“迪士尼”嗎?
泡泡瑪特與迪士尼的核心差距在于:IP的深度與厚度。迪士尼的米老鼠、艾莎公主等角色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聯(lián)結,其價值源于故事、電影、音樂所構建的豐富世界。而泡泡瑪特的IP雖形象討喜,卻更像“沒有靈魂的美麗軀殼”,缺乏故事根基與情感沉淀,生命力難以持續(xù)。
另外兩者盈利模式的差異同樣顯著:泡泡瑪特高度依賴盲盒銷售。迪士尼構建了龐大的“收入金字塔”,電影票房是塔尖,樂園度假區(qū)、衍生商品、流媒體、授權等業(yè)務構成堅實塔基。泡泡瑪特雖積極布局主題樂園、影視領域,但收入仍過度依賴盲盒及潮流玩具銷售,抗風險能力存疑。
文化影響力更不可同日而語:迪士尼是跨越代際的全球文化符號。
從“我們一起快樂無邊”到“隨它吧”,迪士尼旋律傳唱世界,樂園成為全球家庭夢想目的地。泡泡瑪特影響力仍主要局限于年輕潮玩圈層,尚未真正破圈成為國民級、更遑論世界級的文化象征。
泡泡瑪特以獨特盲盒模式開辟新路,證明了中國企業(yè)在IP商業(yè)化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若想蛻變?yōu)槌休d國民情感與文化價值的“東方迪士尼”,它仍需在故事創(chuàng)作、情感聯(lián)結與多元生態(tài)構建上經歷漫長淬煉。
泡泡瑪特能否跨越盲盒表象,真正走入國民內心、承載時代記憶?時間終會給出答案。這注定是一條充滿挑戰(zhàn)卻值得期待的征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