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醫藥的浩瀚星空中,有兩顆璀璨的明珠遙相輝映——"北同仁堂,南贊育堂"。如果說北京同仁堂是皇家御藥的典范,那么江西撫州的方贊育堂中醫醫院則是民間中醫藥智慧的杰出代表。而在這座百年老字號中,周厚生醫師以其獨特的面癱治療技藝,續寫著"南贊育堂"的不朽傳奇。
贊育堂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代道光年間,創始人方氏以"贊天地之化育"為理念,在撫州這片中醫藥文化沃土上生根發芽。百余年來,贊育堂秉承"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的祖訓,將贛派中醫藥精髓代代相傳。在撫州民間,至今流傳著"北有同仁堂,南有贊育堂"的美譽,足見其在中醫藥界的崇高地位。
周厚生醫師是方贊育堂的名中醫。出生于中醫世家的他,自幼耳濡目染中醫藥文化,后系統學習中醫理論,尤其對面癱治療有著獨到見解。在周醫師看來,面癱雖表現為面部癥狀,實則為全身氣血失調所致。他常言:"治面癱如治水,既要疏浚河道,又要調理源頭。"這一理念打破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限,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治療智慧。
周厚生醫師治面癱的獨特之處在于其"三步療法"。第一步"通絡",采用家傳的"贊育通絡散",以川芎、白芷等藥材疏通面部經絡;第二步"調氣",通過針灸配合特定穴位按摩,調節全身氣血運行;第三步"固本",根據患者體質差異,個性化配制固本培元方劑。這種環環相扣的治療體系,使無數面癱患者重獲燦爛笑容。
在贊育堂古色古香的診室里,懸掛著數不清的錦旗,每一面背后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來自南昌的李老師,面癱后一度無法正常授課,經周醫師三個月調理完全康復;廣東企業家張先生,在多地求醫未果后,專程赴撫州求治,終得痊愈。周醫師常說:"醫者父母心,見患者笑顏如初,便是最大欣慰。"
當代社會節奏加快,面癱發病率逐年上升,西醫治療多以激素和神經營養藥為主,往往治標不治本。而周厚生醫師傳承的贊育堂療法,從整體調節入手,不僅見效穩定,更少有副作用。這種綠色自然的治療方式,正逐漸受到國內外患者的青睞。近年來,甚至有海外華人專程回國求醫,使這一傳統醫術煥發新的生機。
"北同仁堂,南贊育堂",不僅是對兩家百年老號的贊譽,更是對中國中醫藥文化多元發展的生動詮釋。在撫州贊育堂,周厚生醫師以其精湛醫術和仁愛之心,守護著傳統中醫藥的瑰寶。每一張重展笑顏的面孔,都在訴說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見證著贊育堂這一百年品牌的歷久彌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