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今年65歲,近半年總覺得飯后肚子隱隱作痛,有時還惡心、沒胃口。起初以為是老胃病,直到一次劇烈腹痛送醫,才查出是慢性胰腺炎。更讓他意外的是,檢查報告顯示:血清鋅、硒水平明顯偏低。醫生嚴肅地告訴他:這可能是胰腺反復受損的關鍵原因之一!
胰腺雖小,卻是人體“消化與代謝的樞紐”。當它發炎,痛苦便如影隨形。50歲以上人群尤其要警惕三大主要誘因:
1. 膽石危機:膽囊結石滑入膽胰共同通道,如同堵塞水管,胰液逆流“自我消化”。
2. 酒精之傷:長期飲酒直接毒害胰腺細胞,誘發炎癥反應。
3. 高脂血癥:血液中甘油三酯過高,在胰腺毛細血管中分解產生大量有毒游離脂肪酸。
然而,許多人像張大爺一樣,忽視了鋅和硒這兩大“隱形守護者”的流失對胰腺的威脅。
鋅:胰腺酶工廠的“核心技工”
* 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如胰蛋白酶、淀粉酶)合成離不開鋅。鋅缺乏如同工廠缺了熟練工人,酶產量和質量下降,食物消化受阻。
* 鋅更是體內重要的抗炎因子和抗氧化劑。缺鋅會削弱胰腺組織應對炎癥和氧化損傷的能力,加重病情。權威期刊《胃腸病學雜志》研究指出,胰腺炎患者血清鋅水平普遍低于健康人群。
硒:胰腺細胞的“抗氧化衛士”
* 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核心成分,堪稱體內最強抗氧化系統。胰腺代謝旺盛,極易產生大量自由基。缺硒如同撤掉衛兵,自由基肆虐損傷胰腺細胞膜及DNA。
* 硒還參與調節免疫功能,減輕過度免疫反應對胰腺的攻擊。《臨床營養學》研究證實,適量補硒能顯著降低重癥胰腺炎患者的氧化應激水平,改善預后。
張大爺的醫生在常規治療外,特別叮囑他注重鋅硒營養補充——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充劑,同時調整飲食結構。三月后復診,他不僅腹痛減輕,食欲改善,血清鋅、硒指標也回升至安全范圍。醫生指出,雖然胰腺功能恢復需要時間,但糾正微量元素缺乏為修復提供了關鍵支持。
50歲后守護胰腺,行動刻不容緩:
1. 嚴控誘因:限酒、低脂飲食、積極治療膽石癥與高血脂。
2. 重視鋅硒篩查:胰腺炎患者或高危人群,建議定期檢查血清鋅、硒水平。
3. 食補優先:
* 鋅:牡蠣、紅肉(適量)、堅果(如南瓜籽)、豆類、全谷物。
* 硒:海產品(魚蝦)、蘑菇、富硒雞蛋、富硒大米(日常主食中便捷的硒來源)。
4. 科學評估,合理補充:若飲食難以滿足或缺乏嚴重,應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選用安全有效的補充劑。
胰腺健康,關乎生命質量根基。鋅與硒,雖為微量元素,卻在胰腺的抗炎、抗氧化及功能維護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如同張大爺的經歷,關注這些“隱形守護者”,是50歲后對抗胰腺炎、守護消化健康的重要一環。
健康非一日之功,日常飲食中悄然積累的呵護,終將回報以長久的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