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都不擅長主動的人相遇,會發(fā)生什么?
你不主動,對方也不主動;
你不發(fā)消息,對方也不給你發(fā)消息;
你不回消息,對方也不想積極回復你的消息。
當男女陷入這樣的困境,結局只有一個:沒結果。
-01
一個死要面子,一個倔強嘴硬
在感情里最怕什么?
一個人死要面子,在這類人看來:
“我主動,那多沒面子啊?”
“如果每次都是我主動,豈不是被對方徹底拿捏了?”
“主動久了,對方就不會珍惜我了,我才不要一直主動”。
而另一個人,倔強嘴硬,是否回應取決于對方的態(tài)度。
“TA都不主動,我憑什么要主動呢?”
“什么時候他主動找我了,我才會主動找他”
“他對我什么態(tài)度,我就對他什么態(tài)度”
于是,兩個人的關系就僵持在這里了。
哪怕處于曖昧階段,知道彼此的心意和好感,可兩個人就像撒潑打滾鬧情緒的小孩子一樣。
一個要面子,一個嘴硬;
你在等對方主動,可對方也在等你主動。
你們僵持著,博弈著,就比誰更有耐心,誰能沉得住氣。
結果是什么?
你等到對方結婚娶妻生孩子當了爹,對方等你嫁人生娃當了媽;
你們的關系,終究沒結果。
就算這樣斗了一輩子,也是沒有結果的。
-02
當回避型遇到回避型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每一個回避型人格,內(nèi)在都是價值感較低的。
低價值對應什么?
匱乏,沒有安全感,不自信,情緒反復,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習慣揣摩別人的心思。
回避型在感情里,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什么?
你越熱情,對方就越是后撤;
你越是表現(xiàn)出很強烈的喜歡,對方就越是逃離;
你對TA越好,他就越恐懼。
回避型人格,在關系中有很強的“不配得感”;
想要靠近,但最終又選擇后退;
想要接受愛,但不確定自己能否接得住這份愛。
就像一只刺猬。
別人一靠近,它就縮回刺里;
只有保持相差不多的距離,刺猬才會逐漸從刺里出來。
但你真的有足夠多的耐心,去改變回避型人格嗎?
你付出很多,投入很多,你的情緒,你的耐心,你的精力都要耗在這個人身上;
到那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對方接受你的瞬間,你就再也提不起愛TA的力氣了。
因為你的能量,你的感情,都已經(jīng)被消耗光了。
男女都是回避型,這樣的感情簡直是“相愛相殺”,是一場災難;
越喜歡對方,就越陷入自我設置的牢籠里,痛苦擰巴。
-03
在感情里,不主動的本質(zhì)到底是什么?
說白了,就是還不夠愛,還不夠喜歡。
對方從來不主動,就是不夠喜歡你;
對方面對你的喜歡,絲毫不表態(tài),同樣是不夠喜歡;
你主動表白,你逼著對方做決定,可對方依舊不表態(tài),還是不夠喜歡。
本質(zhì)就是如此。
想象一下你心中的某個“意難平”。
無論你們分開的過程多么平靜,情緒多么穩(wěn)定,是體面的和平分手;
但你事后去反思,難道阻礙真的是現(xiàn)實嗎?是父母嗎?
歸根結底,都是不夠愛而已。
人在瘋狂愛上某個人時,會失去理智,會毫不猶豫奔向彼此;
考慮太多,就不是愛;
猶豫太多,權衡利弊太多,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也不是愛。
所以這就是愛和人性的矛盾之處。
站在人類動物性本能,站在男女感情的角度看:
真正的愛,就是兩個人失去理智,只追求愛的體驗。
可你站在人性和現(xiàn)實的角度看:
就算再喜歡,真到了某些轉(zhuǎn)折點,也會權衡利弊做選擇。
所以你怎么選?
很多人都希望選擇一個主動的,愛自己的人在一起,因為沒有那么累。
話題:
雙方都不主動的感情,還有必要堅持嗎?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