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持人白瑞發視頻悼念好友金昀,透露金昀在ICU里搶救了15天,于4月30日離世。
金昀的人生,本該是一路開掛的。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畢業,順利進入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了一檔又一檔節目。
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京滬高鐵通車……這些國家級的大型直播,她都是主持人。《滾動新聞》《活到100歲》《今晚》《教子有方》……節目一個接一個,事業蒸蒸日上。
可誰能想到,命運的轉折來得這么快。
2012年,剛生完孩子四個月的金昀,被確診為肺動脈高壓。醫生直接告訴她:你只能活三年。那一年,她才30歲出頭。
2013年,她參加了《媽媽咪呀》。站在舞臺上,她唱了一首《海闊天空》。“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歌聲里有心酸,有不甘,更有一個母親的堅強。
臺下的觀眾和評委,無不動容。那一刻,所有人都記住了這個與病魔抗爭的媽媽。
因長期養病淡出公眾視野,2021年甚至傳出她已離世的謠言。
為澄清事實,金昀當時特意借助醫生朋友的賬號發聲辟謠,同時更新個人微博證明自己仍在人世。
可惜雖打破3年生命魔咒,金昀最終未能戰勝病魔,于今年4月30日逝世,生命永遠定格在43歲。
網友嘆息:太可惜了
什么是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并非普通高血壓。從字面理解,就是肺動脈壓力異常升高的一種病理生理狀態。
正常情況下,心臟像一個勤勞的“泵”,將血液通過肺動脈輸送到肺部,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獲取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然后再回流到心臟,由心臟將富含氧氣的血液泵向全身。
在這一過程中,肺動脈的壓力保持在相對穩定的范圍。但當患上肺動脈高壓時,肺動脈血管壁會逐漸增厚、變硬,管腔變得狹窄,使得血液流過肺動脈時遇到的阻力大大增加。
為了能讓血液順利通過,心臟就不得不更加努力工作,像過度勞累的“泵”,不斷加大壓力來推動血液前行,從而導致肺動脈壓力異常升高。
當肺動脈平均壓(mPAP)靜息狀態下≥20 mmHg(正常值約14±3 mmHg),即可確診。
值得注意的是
肺動脈高壓
并不是單一疾病
肺動脈高壓包含五大類數十種亞型的綜合征,其中以動脈性肺動脈高壓(PAH)和左心疾病相關PH最為常見。
這些危險信號早期識別
構筑防線預防管理
肺動脈高壓的狡猾之處
在于其癥狀的非特異性
● 進行性呼吸困難:最初僅在爬樓梯時氣促,逐漸發展為穿衣、說話都費力。
● 不明原因疲勞:即使充分休息也難以緩解的疲憊感。
● 胸痛與暈厥:心臟供血不足引發心絞痛樣疼痛,腦供血不足導致突然暈倒。
● 水腫與紫紺:下肢水腫、嘴唇/指甲發紫提示右心衰竭。
如出現以上癥狀持續加重,特別是伴隨結締組織病、先心病、HIV感染、肺動脈栓塞史等高風險因素,就需高度警惕。
如何預防?
● 控制先心病、紅斑狼瘡等基礎疾病。
● 避免高原暴露、減肥藥等誘發因素。
● 孕期高風險患者需嚴格避孕。
患者日常管理要點
● 每日體重監測(波動>1kg需警惕水腫)。
● 低鹽飲食(鈉攝入<2g/天)。
● 避免劇烈運動,推薦溫和的有氧訓練 。
● 疫苗接種(流感、肺炎球菌)。
此外,40%患者伴發焦慮抑郁,專業心理咨詢和患者互助組織可顯著提升治療依從性。
如何篩查確診“心肺癌癥”?
初步篩查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血液檢查、超聲心動圖。
病因溯源包括
肺功能測試排除慢性肺病;
肺動脈CTA排除肺主干栓塞,肺動靜脈瘺等可能;
V/Q掃描排查慢性血栓栓塞性PH;
基因檢測(如BMPR2突變)輔助遺傳性PAH診斷。
關鍵檢查步驟則是右心導管檢查,這也是確診“金標準”,直接測量肺動脈壓力及肺血管阻力。
肺動脈高壓雖兇險
但并非絕癥
早診早治是關鍵
來源| 新民晚報綜合縱覽新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