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給出的房地產市場態度是,有了積極變化,今年以來,政策效果繼續顯現,房地產市場繼續朝著止跌回穩的方向邁進。
近日,上市房企陸續披露5月份銷售數據,部分房企銷售額實現同比增長。同時,在各地陸續披露的5月份樓市成交數據也顯示,不少熱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實現較為明顯的同比增長。
就北京而言,北京市住建委官方數據顯示,5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網簽量達到14277套,同比上漲6.7%,環比下降8.3%。也就是說市場有向好趨勢,但短期內仍然在調整的狀態沒有改變。
在開發商拿地信心方面,也能看出市場在有向好的變化,2025年1-5月,TOP100房企拿地總額4051.9億元,同比增長28.8%,央國企主導市場,長三角拿地金額領跑全國。這個不多說,我們看看民營房企。
據不完全統計,自5月以來,已有10余家中小民企在福州市、長沙市、成都市、重慶市等房地產熱點城市出手拿地。這主要得益于當前核心城市樓市止跌回穩、房企現金流獲得支撐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小民企開啟了新一輪拿地周期,由于前些年拿地少儲備不足,有拿地需求。當然,現在還只能算作點狀升溫現象,還未形成整體的大趨勢。
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房企在向好扭轉局面,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債務處置進程明顯提速,多家房企在債務重組和重整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我覺得這種趨勢除了給開發商自身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同時也為整個行業重塑信心奠定了基礎,是房地產走向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
6月6日深夜的一紙公告,融創中國對外釋放了關鍵信號,公司已越過重組成功的“基本盤”門檻。融創可以說也一直牽掛著眾多人的心,它跟已經倒下的那些巨大的房企還不太一樣,因為我們確實能一點點的看到進步,看到化債路上在步步為營。具體什么情況呢?
據悉,目前約83%的現有證券持有人已提交加入重組支持協議的函件,整體未償還本金總額中約74%的現有債務持有人已提交加入重組支持協議的函件。
這將意味著融創中國的境外債重組基本實質性完成。據了解,境外債重組成功后,融創中國將成為行業第一家境外債基本清“零”的大型房企,預計化債約600億元。
這些可能對我們買房人來說似乎有點看不見摸不著,但實實在在的保交樓方面,融創也在不斷兌現承諾。融創連續兩年總交付量進入行業前三,近三年累計交付已超66.8萬套。全力以赴完成近三年的保交房目標后,2025年的保交房工作依然是重中之重的首位。
實際上,大家對融創的交付力和產品力還是很認可的,或者說對融創品牌力很期待,希望不要在交房方面掉鏈子。據了解,融創旗下項目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備受青睞。去年,上海的豪宅項目三開三罄,今年的上海豪宅首開當日售罄,去化率超96%。另外,北京朝陽公園附近的豪宅也迎來產品升級深受市場關注。
這些項目的持續落地,不僅是鞏固了融創在核心城市的優勢地位,也是對業主的承諾進行了兌現,更為市場帶來了信心。
從融創的財報中,充足的土儲也是融創的底氣,一二線占比近7成。隨著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些優質資產也將釋放出更大的市場價值。
當然,融創只是這輪房企化險為夷的優秀案例,還有不少房企也在逐步走出陰霾,加速推動企業回歸正向循環。
2025年以來,多家出險房企披露了化債進展。截至目前已有超過60家出險房企披露化債進展。今年5月以來,包括金科股份、融創中國、華夏幸福、龍光集團、佳兆業、旭輝控股集團、碧桂園在內多家房企紛紛公布債務重組最新進展,不少房企的重組方案采用多元化解決路徑。
從展期到削債,從原來被動等待到如今的主動突圍,我認為是好事,房地產企業正在學會用新的模式處理固有問題,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模式,在債務重構中尋找新生,穿越周期迎接房地產新發展模式下的新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