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十國】
成立于1967年8月8日的東盟,目前一共有十個成員國,即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緬甸和越南?。
曾經的東盟十國,在20世紀80-90年代出現過不少經濟奇跡,比如新加坡、泰國等等;也出現過不少慘痛的經濟教訓,比如1997年的泰國和泰銖,現在一些金融或者經濟機構回想起來,還是一身冷汗。
【時至今日,在經貿方面我們與東盟互為最大貿易伙伴】
【東盟的經濟底色】
這是一個很特點的區域聯盟,總面積約449萬平方公里,位于亞洲東南部,涵蓋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主要氣候類型為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截至2024年末,東盟十國的總人口約為7億,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已經超過8%,那里集中著大量的華人、華僑。
盡管這些成員國的自然資源都很豐富且各有特點,比如擁有世界豐富的鋰礦、錫礦、錳礦、稀土等等,還有稀缺的天然橡膠、棕櫚油等熱帶經濟作物,但比拼經濟,卻是從80年代中后期才開始,直到2024年才成長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與我們互為最大貿易伙伴。??
??在東盟十國里面,人口總量最多、經濟總量最高的是印尼;人均經濟水平最高的是新加坡;最近10年發展速度最快、吸引外資較多的是越南……但是,一旦提及國家安全和防備,東盟十國又有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成員國大都與美國有著軍事合作,甚至不乏美軍基地,比如新加坡、菲律賓、泰國等等。
【新加坡樟宜美軍基地】
隨著2025年亞洲各地的沖突此起彼伏,尤其是南亞的動蕩,比如4-5月份的新一輪印巴沖突,東盟十國不約而同地盯緊了新一輪印巴沖突的焦點:戰機,一場昂貴的軍備競賽正在默默地發動著,其中以泰國、印尼和新加坡采購四代半或五代機作為起點,東南亞多國掀起新一輪空中競爭。
【2025年4-5月份的印巴沖突中,我們的戰機默默地成為焦點】
【東盟的軍備新計劃】
尷尬的現狀是:東盟成員國的戰機多以老舊的早期三代機,比如F-16A/B;二代機,比如F-5。這些戰機,只聽聽名字就知道如果再不逐步淘汰,下一個“用現役戰機成功攔截導彈”的國家可能就是自己。
所以東盟成員國中經濟條件較好,或者經濟總量較高的,轉而采購配備更先進航電、超視距作戰能力更強的四代半或具備隱身能力的五代機。隨著四代半戰斗機或五代機的擴散,東南亞多國認為現有的空中力量無法應對當下的作戰環境,需要更先進的戰機。
【盡管已經成為焦點,但卻遠遠不是我們先進的戰機】
那么到底買誰家的戰機呢?無他,采購肯定會更加多元化,這一點是每一個東盟成員國心照不宣的原則。
60后的朋友或許還有印象,在20世紀80-90年代東盟成員國掀起過一輪戰斗機裝備競爭,那時東盟成員國主要采購美國、蘇聯(后面是俄羅斯)的第三代戰斗機,比如印尼、新加坡和泰國等等,采購了部分美制F-16戰機。
【F-16戰機的型號實在太多了】
馬來西亞則選擇了美國F-18C/D戰斗機——重點是有些成員國比如印尼,并不只購買美式戰機,還和馬來西亞一起采購了蘇(俄)制蘇-27或蘇-30系列戰斗機。
這些選擇不僅有技術方面的考慮,也有政治方面的考慮,即如何利用軍備采購來平衡自身與大國之間的關系。
【蘇-27戰機曾經是上一輪東盟軍備競賽的明星產品】
【新加坡的采購清單】
作為東盟成員國中人均GDP最高且超過8萬美元的新加坡,在引進F-35之前,新加坡就已經擁有兩款四代半戰斗機——F-15SG和F-16V,這完全得益于美國的軍事援助以及軍備出口。
目前來看,新加坡空軍已經擁有40架F-15SG、60架F-16C/D、4架G550AEW空中預警機和4架KC-135R加油機。F-15SG是F-15E的升級型號,配備了相控陣雷達,載彈量約10噸,可搭載多種類型的制導彈藥,綜合作戰能力進一步提升。
【新加坡覺得F-16V戰機很適合自己】
早在2016年,新加坡空軍就宣布開始對現役的F-16C/D戰斗機進行現代化升級,確保它們能服役到2030年代中期,這次升級的總花費約為24億美元,升級內容包括更換最新的AN/APG-83(SABR)有源相控陣雷達,集成先進的武器等,升級后的F-16達到四代半的水平。
【對于不差錢的新加坡來說:僅僅四代半戰機肯定不是最終的結果】
【馬來西亞的采購清單】
大家可能不會想到:馬來西亞曾經一直是蘇制或者俄制戰機的忠實愛好者。
馬來西亞裝備了美制F/A-18C/D和俄制蘇-30MKM戰斗機,此前也計劃引進性能更先進的戰斗機,但是由于國防預算的限制,在2024年宣布采購18架韓國的FA-50M輕型戰斗機,并且還尋求從科威特引進二手的F/A-18C/D型戰斗機,但這筆交易需要美國的同意。
【蘇-30MKM戰機】
隨著周邊鄰國采購四代半或五代機,馬來西亞未來很可能繼續尋求新型戰斗機,比如韓國的KF-21。由于馬來西亞注意到越南空軍早就裝備了蘇-27和蘇-30戰斗機,所以,馬來西亞也放話,未來可能從俄羅斯、東方大國引進更先進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
【這不算是諷刺,而是韓國的情況就這樣】
為何沒有越南和泰國的采購消息?當然會有,而且這兩個國家的想法更多一些。
比如泰國,2025年4-5月一直有各類購買新型戰機的信息,泰國皇家空軍6月3日通過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將從瑞典采購最新型薩博“鷹獅”(GRIPEN E/F)戰斗機,以達到增強泰國皇家空軍實力,保衛國家主權以及加強與歐洲各國軍事交流的目標。
原因也比較清晰:泰國除了采購美國、英國、法國的戰機,第四大采購伙伴一直都是北歐的瑞典。
【瑞典這款戰機的歷史很久了,各類型號也非常多】
比如越南,由于最近幾年越南與美國的關系有越來越親近的趨勢——這當然是美國的算盤,抓住越南,既可以影響經濟尤其是外貿方面的轉口貿易,還可以在我們身邊制造不穩定因素,所以越南一直在跟美國談判,可能會從美國引進F-16V戰斗機。
【戰機,曾經是拜登吸引越南的一個重要籌碼】
【結語】
東盟十個成員國,而且未來還會增加東帝汶作為第十一個成員國(預計2025年10月),不敢說有十個心眼兒,但至少在防務安全方面的心思還真不齊!這一點從2022年歐洲戰事爆發,到現在中東、南亞等區域熱點頻出,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2025年5月末,泰國與柬埔寨邊境爆發沖突,雙方均有開火】
實事求是地說,東盟成員國的內部爭端一直都不少、一直也沒停:在軍事力量發展上也是明爭暗斗。
比如泰國與柬埔寨的邊境爭議,最近又有起來的苗頭;
比如馬來西亞與印尼存在領土爭端;
比如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歷史矛盾和利益糾葛,雖然新加坡大選已經結束,但新加坡再三強調的“外部勢力不要干涉選舉”的聲音猶在耳畔。
新加坡大選反映出重要問題: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矛盾已經政治化
怎么辦?經濟發展似乎不再是東盟成員國們的頭等大事,各個成員國反而想通過新一輪軍備競爭尤其是空中優勢的比拼,來實現未雨綢繆并完成與自己心儀大國的利益綁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