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AI應用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AI和人工智能,包括數據中心,大數據應用等等。不過,蘋果公司始終慢市場半拍,雖然蘋果也一直努力,甚至和一些AI巨頭頻頻合作,比如和OpenAI的ChatGPT等等。不過,最終還是希望能夠構筑獨屬于自己的AI技術,這也是為何蘋果始終不忘拓展Siri的原因所在,如今,蘋果正式宣布Siri AI將要在明年上線。
SiriAI能否成為蘋果AI的敲門磚?
有人揣測,蘋果Siri AI是否會成為蘋果人工智能戰略發展道路上的關鍵轉折點?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的Siri 團隊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計劃通過 iOS 26.4 系統更新,為用戶帶來全新升級的語音助手。
據悉,全新的Siri 將具備調用用戶個人數據和屏幕活動信息的能力,從而能夠更加精準地響應用戶的各種需求。比如,當用戶詢問Siri 關于某個工作項目的資料時,它能迅速從用戶的郵件、文檔中提取相關信息并呈現出來。類似的功能其實在一些企業的應用中已經實現,蘋果如果能實現,也算一次進步吧。
其實,早在去年 6 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就披露了下一代 Siri 的強大功能。Siri 早在 2011 年便已問世,但在語音交互方面一直備受詬病,無論是亞馬遜還是谷歌的語音助手都勝其一籌。
在AI 工具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的浪潮中,Siri也一直沒跟上節奏。Siri 在對話交互能力、功能多樣性等方面早已落后。這次升級對于蘋果來說顯然非常關鍵。據此,蘋果還在同步研發一項名為 App Intents 的系統。這一系統將為 Siri 賦能,使其具備更精準的跨設備應用及應用內操控能力。最大的實現,就是通過 Siri 發出指令,在不同的蘋果設備之間無縫切換操作,如在 iPhone 上查看未完成的文檔,然后輕松在 iPad 上繼續編輯;或者直接通過 Siri 在應用內完成復雜的操作。
內部紛爭不斷,蘋果AI應用發展莫衷一是?
市場一直有傳聞稱,蘋果公司內部對于 AI 發展策略仍存在激烈的爭論。其中一個關鍵問題便是:蘋果應自主構建多少 AI 功能,又該將多少技術環節外包給 OpenAI 等合作伙伴?
一方面,自主研發能夠更好地掌控技術核心,打造具有蘋果特色的 AI 生態,確保產品在安全性、隱私性以及與蘋果設備和系統的兼容性方面達到更高標準;另一方面,與外部合作伙伴合作可以借助其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加快研發進程,降低研發成本。
據悉,蘋果在積極考慮收購專注于 AI 技術的小型初創企業,通過這種方式快速獲取先進技術和優秀人才,為自身的 AI 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在自主研發、合作外包以及收購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成為了蘋果公司亟待解決的難題。
事實上,蘋果內部最初計劃在 2024 年秋季配合新 iPhone 發布 Siri 升級功能,隨后由于各種原因,將目標推遲至 2025 年春季。期間,該公司曾計劃將其作為 iOS 18.4 版本更新的一部分推出,之后又將發布時間調整至 5 月,納入 iOS 18.5 更新計劃。然而到了今年 3 月,相關功能卻被無限期擱置,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將在“未來一年” 擇機推出。
說白了,蘋果內部意見不統一,不知道是技術實現不了,還是資金投入不足。市場有傳聞稱,延期的主要原因是技術故障頻發,導致系統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無法正常運行。
技術才是王道,蘋果顯然落后于競爭對手
無論是OpenAI的ChatGPT還是其他手機廠商的一些AI應用,都遠遠領先于蘋果公司,蘋果公司在AI技術應用方面,一直落后于競爭對手,因此也難以引領市場發展潮流。這也是被詬病的原因所在。
此前,iOS18 系統中的 Siri 智能引擎采用了雙軌架構。蘋果采取新舊系統并行的方案,傳統指令(如設置鬧鐘、撥打電話等簡單操作)仍由原有系統處理,而增強型 AI 功能則交由新一代平臺運行。這種看似折中的混合架構,實際上卻導致了諸多問題。
由于兩個系統之間的協同工作存在漏洞,頻繁出現故障,使得 Siri 的運行穩定性大打折扣。大企業病的尾大不掉也成為制約蘋果技術突圍的關鍵所在。由于問題不斷,此前,市場也傳出蘋果人工智能高級副總裁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被解除了所有面向消費者的產品管理權,其中包括對 Siri 及蘋果秘密機器人團隊的監管權。
如今,蘋果公司的語音助手的技術研發工作已交由 Vision Pro 頭顯之父邁克?羅克韋爾(Mike Rockwell)與軟件工程負責人克雷格?費德里吉共同接管。
在蘋果今年的WWDC上,向開發者開放大型語言模型、在通話及短信中植入實時翻譯等有限的舉措,不過,并未推出令人矚目的重磅自研 AI 功能。也就是說,在技術方面,蘋果還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
眾所周知,蘋果公司一直很重視Siri的作用。此前,有報道稱,這項技術原本計劃應用于智能家庭中樞設備,但是Siri一直不能取得實際成效,因此也耽誤了蘋果的整體部署。蘋果本計劃推出一款智能家居中樞產品,其中Siri是關鍵所在。
這款智能家居中樞是一款基于屏幕的交互設備,支持壁掛或桌面擺放兩種模式,其操作系統深度依賴新一代 Siri 功能。但由于SIri研發的延期,導致蘋果不得不無限期推遲原定于 3 月發布的硬件產品,使得蘋果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受到了嚴重阻礙,遲遲無法切入這一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賽道。
更主要的是,蘋果尚在起步階段的 AI 布局已嚴重影響其未來硬件戰略。該公司計劃明年推出配備 AI 增強攝像頭的智能眼鏡,這款設備能夠實時掃描周圍環境,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但目前其圖像分析技術仍依賴 OpenAI 和 Alphabet 旗下谷歌的技術支持。這意味著在關鍵技術環節上,蘋果仍受制于人。
Siri對蘋果而言或將是決定性的“技能”
據悉,蘋果正在醞釀一項更具野心的 Siri 重構計劃,旨在將語音助手升級為永遠在線、具備更強對話交互能力的設備助手(copilot)。也就是說,Siri 能夠隨時響應用戶的需求,無論是在用戶工作時協助處理文檔、安排會議,還是在生活中提供貼心的建議、陪伴你聊天解悶,它都能像一個真正的智能伙伴一樣,時刻為用戶服務。
此外,蘋果另有團隊正在研發一款代號 Knowledge 的類聊天機器人應用,該應用將具備開放網絡信息檢索能力,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豐富的信息服務。
蘋果公司將Siri AI 版的上線時間定在 2026 年春季,這既是一次對用戶期待的回應,也是蘋果在 AI 領域的一次重要戰略布局。然而,在這漫長的等待過程中,蘋果不僅要克服諸多技術難題,協調內部團隊之間的矛盾,還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Siri 能否在 2026 年實現驚艷回歸,重新奪回智能語音助手領域的霸主地位,都是一次重要的考驗。當然,無論結果如何,蘋果在 AI 領域的探索與嘗試,都將對整個科技行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