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9月28日,孫中山先生來到青島,在四天的行程里留下了諸多足跡和言論。而1925年,青島市民追悼孫中山先生的紀念活動更是史無前例、盛況空前。
實業救國 考察青島
1912年8月,孫中山先后視察了北京、石家莊、太原和天津等地,9月26日抵濟南。據史料記載,青島商界和市民聞知中山先生要到濟南,便紛紛邀請他來訪。
9月28日早7時,孫中山在夫人盧慕貞、秘書宋藹齡及同盟會員徐鏡心、劉冠三等人的陪同下,沿膠濟線由濟南赴青島。途中在高密站停靠時,孫中山會見了同盟會高密分部負責人侯芝庭等人,并留下了“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訓言。
海濱旅館舊址
傍晚6點,列車抵達青島火車站。在月臺和站前廣場上,聚集了2000多名欲一睹民國首任大總統風采的熱情市民,其中,多為中山先生的廣東同鄉或來自青島各校的學生。孫中山告別歡迎人群后,乘敞篷馬車到“沙灘賓館”下榻。
29日上午,孫中山前往總督府做了禮節性拜會。據總督報告披露,孫中山并非他先前耳聞的“孫大炮”,相反,卻是一個講話很有分寸,甚至有些拘謹的人。“他在整個談話中表現了異乎尋常的克制,他只限于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孫中山始終用嫻熟的英語交談,未涉及任何政治問題和中國時局。
下午,總督回拜了孫中山。據總督報告描述,這時的孫中山完全沒了先前的拘謹,其幽默健談的性格和演講口才表露無遺,除了談論中國的政治形勢之外,還高度評價了青島的造林、港口與城市建設。孫中山的坦蕩胸襟和學習精神也贏得了德國人的尊敬。報告還贊美了他的人格魅力:“在所有與他接觸的人中,他都給人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他的克制和謙虛,他的理想主義和能言善辯,無不昭顯著偉人的風范”。
勉勵商學 輔佐共和
史料顯示,9月30日是孫中山到訪青島行程最緊張的一天。上午拜會海關后赴三江會館和廣東會館;下午訪問了德華大學,參觀了青島基督教青年會,晚間又出席了粵東同鄉會晚宴。此間,中山先生發表了諸多演講。德國總督和德華大學校長的報告,記錄了其中的部分言論。
9月30日,孫中山在青島與江西、浙江、安徽會館歡迎者合影。
9月30日,孫中山在廣東會館與歡迎者合影。
在廣東會館先生說:雖然共和大廈已成,但僅是一座空房,尚缺內部裝修與陳設,全體國民皆有和衷共治之責任;中國人必須開放胸襟,破除夜郎自大心態,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只有把中華文化的精髓和西方文化結合起來,中國才有希望產生質的飛躍;青島的建設就是一個最好的明證,國人應引以為榜樣。他還強調中國要實現這種發展必須迅速建設通達全國的鐵路網,在鐵路建設上既需國內商界的全力支持,也同樣應允許外國資本參與。
9月30日,孫中山與德華大學師生合影。
9月30日,孫中山與青島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代表合影。
在德華大學的演講中,他勉勵學生“要好好讀書,努力學好本領,成為建設一個獨立富強的新中國的有用之才”。他指出:“中國盡管有數千年的古老文化,卻沒有創造出可與德國短短十幾年所作出的相媲美的業績。街道、房屋、海港、衛生設施等等,所有這一切都顯示出德國人的超常勤奮和努力精神。學生們在這里所看到的東西應該成為鞭策自己的動力,使自己樹立這樣的目標,就是把這個范例推廣到全中國,把祖國建設得同樣完美。這是學生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10月1日,孫中山一行游覽嶗山。
10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徐鏡心等人陪同下往嶗山游覽。當晚,孫中山即乘船前往上海。臨近港口的主要街道(現中山路北段)站滿了前來送行的市民,德國總督府也派人來送行。
島城萬民悲愴 追悼盛況空前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時30分,孫中山先生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東城鐵獅子胡同5號行轅逝世,終年59歲。孫中山逝世后,各地國民黨組織廣泛發動和組織群眾,舉行一系列悼念活動。
齊燕會館廣場舉行孫中山先生追悼會
1925年3月30日,國民黨市黨部與中共青島地方組織發起舉行追悼會,青島民眾追悼孫中山活動轟轟烈烈。媒體評論稱:“實為1922年12月10日接收青島后,破天荒之勝事”、“此次追悼會為接收二年來,空前之大會也”。4月10日青島舉行悼念活動,各界代表在館陶路齊燕會館舉行孫中山先生逝世追悼大會。
市民追悼孫中山新聞報道
市民追悼孫中山之盛況
孫中山先生逝世追悼大會會場門前高扎松坊,祭堂門上懸“普天同哀”橫幅,兩邊懸追悼挽聯:“乃圣乃神乃丈乃武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自東自西自南自北就之如日望之為云”。大廳置中山先生遺像,擺放花圈、鮮果等祭品,中外名人贈送多幅挽聯。前往追悼的有學生、婦女、機關職員及農工商各界人士多達萬人,追悼會上,各界代表相繼演說,介紹了孫中山先生事跡,表達追悼孫中山先生的情思。共產黨員孫秀峰、張裕第在會上號召貫徹中山先生遺囑,成立工會,維護工人階級利益。會上還宣讀了孫中山先生遺囑,宣傳反帝反封建的主張。婦女進德會和新學生社在會上散發了傳單。表示將“繼承孫先生之事業,努力奮斗以竟其志”。青島人民用自己的獨特方式,表達了自己緬懷敬仰中山先生的真情。
一代英杰 名垂青史
1929年5月22日,青島接收專員公署發布訓令: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功績,將本市的山東路改名為中山路,第一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以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懷念之情。
2001年,青島中山公園在孫文蓮池畔豎立的國內最大的花崗巖孫中山半身雕像。
2001年10月,在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之際,由民革青島市委提案,市政協主席督辦,在青島中山公園矗立了一尊高4.9米、長7.8米、寬3.8米,國內最大的花崗巖孫中山半身雕像。
2010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144周年之際,孫中山先生塑像落成典禮在南海路23號(原海濱旅館舊址)隆重舉行。銅像高1.2米,矗立在他曾入住過的原海濱旅館前眺望著大海。
2012年6月,為紀念中山先生來青100周年,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博士專程來青,向民革青島市委捐贈了孫中山先生銅像。至此,青島已有孫中山紀念雕像六座,表達了青島人民對中山先生的深切懷念。
本文作者:青島市政協理論研究會副秘書長。原山東省政協委員、民革青島市委秘書長王夕源,原文為發表于2012年的《孫中山與青島的百年軼事》,節選發布。
昨日驚聞王夕源老師不幸辭世,深感震驚!與先生時常交流學習,受益匪淺。重發舊作一篇,以示懷念!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重新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