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呂梁柳林縣,一碗看似普通的碗團,正書寫著一段從街頭小吃到產業化發展的傳奇。這道起源于西晉的漢族特色面食,歷經千年傳承,如今在現代產業思維下,不僅成為當地飲食文化的活化石,更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新興力量。作為柳林碗團企業中的領軍者,山西蕎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卓越的品牌實力和創新發展模式,引領著柳林碗團產業邁向新高度。
千年工藝傳承:柳林碗團的歷史脈絡
蕎歌牌碗團被中國餐飲行業協會評定為“中華名小吃”
碗團,古稱“碗脫”,因其用小碗蒸制、熟后可從碗中脫出而得名。追溯其歷史,可遠溯至西晉時期,距今已有1700余年。在漫長的歲月中,碗團以家庭小作坊為主要生產單位,遵循著“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的傳統生產模式。早期從業者白天外出擺攤,夜晚則在燈下潛心制作,堅持“不偷工減料”的匠人精神,讓這道小吃憑借獨特的風味與蕎麥的堅韌特性,逐漸成為呂梁地區的飲食文化符號。
“我們始終相信,真正的美味不應被地域束縛,當傳統工藝與現代包裝相遇,柳林碗團的生命力便有了質的飛躍,這不僅是工藝的革新,更是千年風味的新生。”談及柳林碗團的蛻變時,山西蕎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賈書平目光堅定。傳統碗團以瓷碗蒸制,雖風味獨到,卻受限于攜帶不便、難以保存的瓶頸,長期以來僅局限于本地街頭巷尾的“現做現吃”模式。呂梁蕎歌的出現讓這種“生于呂梁、限于呂梁”的困境迎來轉機。該公司懷著讓家鄉美味“走出去”的初心,從改良包裝入手,以塑料碗替代瓷碗,突破了運輸限制,為碗團的產業化之路埋下了第一顆種子。
蕎歌破繭之路:從單店到行業龍頭的進階
圖為蕎歌碗團店某加盟店外景
2007年,第一家“蕎歌碗團店”在柳林上市運營,拉開了品牌化發展的序幕。彼時,這家主營碗團的特色小吃店或許未曾想到,短短5年間,它將從1家店擴展至100多家加盟店。2012年,公司更名為“呂梁市蕎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確立了在當地食品加工行業的龍頭地位,通過“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統一運營”的標準化模式,既保證了產品質量,又實現了風味的一致性,為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真空包裝技術讓這道傳統小吃徹底擺脫了“保質期短、難運輸”的桎梏。
“電商的興起讓我們看到了無限可能。當一碗碗真空包裝的碗團通過物流網絡發往全國,我們不僅賣出了產品,更傳遞了呂梁的文化溫度。”賈書平表示。2017年成為蕎歌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年,公司成立電商部,在天貓、京東、拼多多等主流平臺開設旗艦店,同時在太原、上海等地建立運營中心,線上線下雙輪驅動。2019年,公司品牌部啟動新產品研發,2020年推出的定制化新品以“量足、味美”進一步打開市場,推動日訂單量持續攀升。2021年12月,蕎歌完成股份制改革,更名為“山西蕎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標志著企業進入規范化、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在柳林碗團企業中,山西蕎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憑借顯著優勢脫穎而出。
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在2025年碗團十大品牌排行榜中,蕎歌與西安飯莊、溝門前并列前三,品牌指數達9.8,擁有廣泛的市場認可度;經營規模方面,旗下從最初1個店發展到70余家直營和加盟店,員工總數300余人,產品覆蓋晉、京、陜、蒙、豫等10多個省市。
產品榮譽眾多。榮獲中國餐飲行業協會“中華名小吃”、中國烹協“中華名小吃”、“山西省著名商標”等稱號,還被評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上圖為蕎歌碗團匠心調配經典香辣、香辣沙拉、臺式剁椒、鮮香麻醬等多種特色口味。
產品特色鮮明,口味多種獨特。專注蕎麥食品研發,原材料來自世界紅花蕎麥原產地——定邊,且擁有經典香辣、香辣沙拉、臺式剁椒、鮮香麻醬等多種特色口味,匠心調配不同風味層次,從偏愛重口的味蕾到鐘情清淡的飲食偏好,從追求傳統滋味的老饕到樂于嘗試創新口感的食客,皆能在此找到契合心意的選擇,以多元風味矩陣精準滿足不同人群的飲食需求與口味期待。
圖為車間工人正在裝箱中。
生產管理規范,設立碗團加工中心和調料配送中心,實行自動化標準作業生產,通過“QS”認證,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健全。
如今的蕎歌,已建成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實現碗團日產量5萬個,年銷售額超3000萬元。
舌尖上的經濟密碼:一個碗團激活一方產業
山西蕎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被山西省農業產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山西蕎歌碗團的崛起,不僅是一個企業的成功,更是傳統美食賦能區域經濟的典型案例。據統計,目前蕎歌年生產能力達2000噸,倉儲和配送中心帶動20多個就業崗位,銷售門店支撐60多個家庭就業。從農戶種植蕎麥到工廠加工生產,再到電商平臺銷售,一條以碗團為核心的產業鏈悄然形成,推動著柳林從“小吃產地”向“產業高地”轉變。
在社會效益層面,蕎歌食品以“讓全中國人愛上蕎麥食品”為使命,通過產品創新與品牌傳播,讓呂梁碗團成為地域文化的“代言人”。正如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山西民歌,碗團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成為呂梁對外宣傳的另一張名片。外地游客慕名品嘗、消費者線上回購、禮品型碗團成為節慶首選,這些場景共同構成了碗團文化傳播的生動圖景。
從“地方特產”到“行業領航者”的跨越
站在新起點,山西蕎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成為蕎麥食品行業的領航者”為愿景,正謀劃著更廣闊的發展藍圖。該公司負責人賈書平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蕎麥產業鏈,在產品研發上推出更多健康化、多元化的蕎麥食品,拓展早餐、休閑食品等細分市場;在市場布局上,進一步強化電商渠道優勢,探索海外市場,讓呂梁碗團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在產業帶動上,計劃聯合更多農戶建立標準化種植基地,推動“企業+農戶+合作社”的產業化模式,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全鏈條把控。
2025年6月,“蕎歌”牌碗團被授予第二批“呂梁好產品”稱號
“小小的碗團,不僅是美味,更是呂梁人的文化自信和產業夢想。” 賈書平在多個場合強調,“從改良包裝到電商破局,從產品創新到產業融合,蕎歌的每一步都在證明:傳統美食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蕎歌碗團從街頭小攤到全國連鎖品牌的蛻變之路,折射出傳統產業在新時代的創新活力。當一碗碗真空包裝的碗團通過物流網絡發往全國,它所承載的不僅是美味,更是一個地方對文化傳承的堅守、對產業振興的探索。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山西蕎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用一個碗團的故事,書寫著屬于呂梁的經濟傳奇與文化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