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弱。
hi,我是貓。
悟性高的人,也就是菩薩思維中所謂畏因的人,他們善于在別人總結的智慧和經驗中,取長補短,什么時候該加大馬力,什么時候又該懸崖勒馬,能把這些洞察及時借鑒到自己要走的路。
這樣的人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閱歷,就憑思維的活絡,也會比別人更快搶占先機,走得更順遂一些。
想想看,凡事都能倒果為因,在源頭上杜絕的人,那結出善果、好果,就是時間和概率的問題。這也跟佛家說的起心動念是一個意思,很多時候善惡、成敗之念,在產生的時候,果就注定了。
既然具備這特質,豈不是皆是富貴命?現實中來看,依然還是少數者脫穎而出,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就是身弱,悟性高但是主觀意識不能受累、身體扛不住,這反而是雙重的折磨。
這里的累,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身體羸弱,不健康。而是難以抵擋悟性高帶來的高共情、高敏感對自己心態、情緒內部系統的影響。
做不到置身事外,反而把自己寶貴的能量跟做事支撐的心力也跟著卷進去。
很典型的表現就是事情一多,人就虛,雜事一多,情緒就掉線,哪怕是多一點噪音、人情往來、選擇壓力,整個人都會開始發散、崩塌,甚至是逃避。
這時候有的人會認為,那可以逃,或者改變環境。這算是一種方法,還有很多人求的還是自我修身,修心,把自己的問題解決,而不是抱怨,更不是歸因于外部。
這也是為何高敏感的人總會被高能量的人吸引,自己匱乏,自己尚且不足,所以才想要向外去補足。
但我要說,處于低能量的時候,如果還選擇硬撐,不斷地挑戰自己對雜質的耐受力,很容易會出現系統性的崩盤。
就算自我安慰“熬一熬就過去了”,“這就是進步的代價”,但身體卻很誠實,失眠、焦慮、心跳莫名加速,工作但凡出現一點問題,連周末都放松不下來。
過度透支身體和情緒的方式,這種硬撐,帶來的是危機和失序,而非真正的成長。
忍耐是換不來能力、思維的提升,而是滿腦中都是“怎么在高壓下不崩潰?”“怎么在情緒來臨假裝冷靜?”
這是求生,而不是進步。你在這種壓迫下,沒有空間思考,只有本能反應;你不是在拓展邊界,而是縮小自我;你也不是在進步,而是在躲避失敗,防止被責怪。
這時候很多事情已經變成不是求做得更好,而是求讓他人滿意、求不出錯、求能熬過去,這是在強化自己的應激反應。
真正做成某件事,一定不是靠忍,而是自己甘心情愿。不甘不愿,做什么都勉強,世界給再多也不會幸福,反而心安則萬事萬物皆有解。
雖然我們常說要珍惜低谷時期,因為那是你崛起的最好契機,但不等于不相信確定性的力量。
對于身弱高敏之人來說,自身的繁榮需要某種確定性,這種確定性來自于安靜的空間、來自于內心的平靜、篩選雜事的能力、對爛人爛事的屏蔽力,以及有自己獨立的精神空間思考。
核心就是你要分清楚,自己到底適合哪一條路。改變之前,要先順勢而為,不是自我壓迫,更不是勉強自己。
這里的勢除了天時之外,也是順應自己的勢。人人都有自己的成佛之路。一個人只有在適合自己的節奏、路上,那么不管是欲望也好、是目標引導的也罷,都能做到心無礙故,無有恐怖。
但出現了懷疑、難處,意味著死扛也許就是方向不對,因為很多真正適合的事情,要不了多努力。或者說就算是努力,內心也是喜悅、開心,正向力量更多的。
人還是不要過度苛責自己,接納當下的自我,有張有馳,不要試圖證明自己一定行,非得成長,而是認清自己,把一切打開,讓能量涌進來,注意休息,不管是身體還是精神層面上的,這樣才可以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抓住。
一旦你破除了用力、勉強的心態之后,就會習得幸福的心學,自然心有額外的空間去容納更多的其他,成長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時候順勢而為,反而是一個更好的狀態,不擅長的事情敬而遠之,讓更適合的人去做。
這也是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本意,更是靈性高,身弱之人,要擁有富貴之命的真正法門。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