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養車賽道并不平靜。
因為這幾年電商下場把行業卷得實在舉步維艱,標準化的產品已經很難賺錢,同時新能源的滲透率導致燃油車存量產值越來越少,就連4S都被倒逼不斷下沉搶出保的維保產值,甚至不惜貼錢送保養來鎖定事故車。
這種做法不僅削減了基礎保養的利潤空間,也降低了事故車維修的產值,最終導致線上養車平臺以及各種云連鎖等,依靠原先簡單流量加持就能妥妥掙錢的邏輯,變得不那么簡單。
于是,資本的不斷投入和回報預期出現嚴重背離,隨著開店規模的不斷擴大,不僅沒有帶來邊際成本的下降,反而導致成本上升,最終引發了經營理念上的根本沖突!
在此背景下,養車平臺在未來市場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我們是否可以對其保持樂觀態度?
01、技術有核心競爭力,才是門店的立店之本
先簡單分析一下,一個門店掙錢的邏輯是什么?
邏輯很簡單:
流量+轉化+合格服務+復購+裂變=營業額;
人員成本+供應鏈成本+管理費用=營業成本;
營業額-營業成本=利潤。
也就是說,流量只是一個啟動因素,作為一個高復購的行業,轉化能力和合格服務才是核心。
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當規模和品牌綁定,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流量運營上,B端只是傳統的IT流程監督,也會流于形式,不穩定的服務質量會反噬品牌溢價,導致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招商成本越來越高。
而某養車的線上材料商、配件商能直接直接觸達C端消費者,與加盟店形成既合作又博弈的利益關系,加盟店的線下流量又反流線上,這就有點意思了——原來材料利潤和工時利潤是通過信息不對稱維持運轉的,但單獨工時利潤實際不能支撐門店運轉,而線上材料商、配件商沒有線下成本,同時又能直面對C端客戶……
那什么樣的門店會選擇加盟線上平臺呢?
作為技術主導的高復購行業,如果一個門店的技術有核心競爭力,獲客的速度和成本,在啟動期確實比不了線上平臺的加盟店,但是在運營期,它的邊際成本會更低。
所以,如果分傭成本超過流量成本,這種類型的門店是不會加盟線上平臺的。
很多門店認為自己的生意下滑是因為缺客戶,從來沒想過是自己的技術、服務跟不上,導致客戶流失的速度超過獲客的速度。
這種門店給他流量,確實能解決營業額問題,但是關鍵是復購率能否消化獲客成本,若不能,本質就是貼錢扶持這個店!
02、美團、抖音的啟示:汽服門店需要的不是簡單賦能
通過數字化系統,系統賦能、人才管理、總部邏輯能否解決服務質量問題?
連鎖總部養幾個技術牛人,門店養個中工來解決80%的技術服務,沒那么多疑難雜癥。
乍一聽好像有道理,但實際上胸口疼,可能是昨晚沒休息好,也可能是心梗,初期表現癥狀都一樣,中工看和大工看,結果可能區別就大了!
車主雖然不懂,但是抖音現在把信息都平權了,AI把技術邏輯都呈現了,車主只要比較一下,就能感知門店技術水平,最終是由高階的技術水平鎖定了客戶的基礎保養,而不是卷價格,卷價格的車主,也不是門店的優質客源。
IT、人才、銷售的集中化管理,對單個門店來講,肯定是加分的,也肯定能降低門店的運營成本;但是一旦規模到幾百家,幾千家,那傳統的總部機制管理會完全失效。
比如集群車寶通過數字化系統在廣州一個城市密集開了70家店,筆者認為算是行業頭部,但連同一個城市都管不好,分散到全國能管好?結果也是不言而喻。
反觀美團是怎么解決960萬家餐飲店質量管理的?抖音是怎么解決視頻質量和完播率的關系的?筆者認為,核心在于架構設計與算法設計——明確管理邊界,而非簡單賦能!
要求門店技師既精通復雜維修,又接受8K月薪本就不現實,而限定基礎保養的維修分級機制同樣行不通。那為什么不能只給他匹配基礎保養的車呢?這不才是互聯網平臺的核心價值么?
03、從人才結構看行業分化,解碼養車連鎖的架構競爭力
筆者通過對BOSS直聘平臺的觀察發現,目前汽車后市場超過50W年薪的架構崗位和超過20W年薪的核心運營崗位,只有某上市養車連鎖可以提供。
這一現象說明只有該連鎖建立了有架構設計的總部,而其他養車品牌,主要聚焦于流量運營、品牌運營等業務布局。
雖然前者短期同樣面臨市場人才荒、門店不愿意支付高階人才成本、以及可能存在的過度維修等行業共性問題,但是其為加盟商帶來的經營利潤提升方案所帶來的附加值,將使其在招商競爭中保持相對優勢,獲得相對優質的招商資源。
也有同行說,既然阿里、京東都有研究院,其研發團隊復用即可,但就算是復用,只要業務持續運轉,就存在人員流動和生態循環,不可能完全停止招聘和團隊更新迭代。
筆者自2017年從互聯網行業跨界進入汽車后市場,從門店經營到營銷賦能、服務產品開發乃至供應鏈管理全部親自在一線做了一遍。
個人認為,互聯網行業的團隊在知識結構上肯定優于傳統行業,但是要去運營一個涉及C端和B端獨立場景、且工序很復雜的特殊行業,僅憑市場調研形成商業邏輯和融資支撐的試錯啟動,未必行得通。
因為來自B端和C端的反饋,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傳統行業給不了互聯網融合設計的信息點,必須依靠架構團隊深入一線實戰,實際運營積累經驗并系統總結、才能提煉出正確的戰略方向,進而分解為架構設計,最終形成靠譜的發展路徑。
綜上所述,某線上養車平臺如果保持現在的戰略模型,不僅發揮不出來自身體系的流量優勢,架構設計的缺陷更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即優質加盟商被反噬,原有的優質流量、擴張規模的增長并不會帶來經營利潤上升,反而加盟店收益與口碑無法行程正向循環,導致管理成本攀升,將會拖垮管理團隊和品牌價值。
以上僅為個人的拙見,僅供同行研究參考,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批評斧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