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社區地處東莞市大朗鎮東北部,毗鄰松山湖、寮步鎮、東坑鎮等園區、鎮區,面積約1.29平方公里,總戶數651戶,戶籍人口1954人,常住人口約15000人。走進竹山社區,長者康樂中心內歡聲笑語,朗星五金電子制品生產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水塘生態公園綠意盎然……一幅生產、生態、生活“三生合一”的高質量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竹山社區以改革破題、以創新開路,通過盤活低效資產、打造文旅游線、構建智慧平臺三大抓手,推動社區從“城中村”向現代化宜居宜業新家園蛻變。
改革破局:老舊廠房“騰籠換鳥”激活產業新動能
近年來,竹山社區以“百千萬工程”發展為契機,以提升社區風貌、發展集體經濟為著力點,積極盤活低效資產及存量土地,開啟高新電子產業園改造計劃,全速推進朗星項目、群欣項目建設力度,既擴出了產業發展空間,又改出了強勁的產業競爭力,經濟效益明顯提升。
“這里以前是一棟三層老舊工業廠房,年租金僅幾十萬元。去年9月,我們通過拆舊建新,將原來的老舊廠房改建成一棟七層高的高新工業廠區,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總建筑面積達到2.4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42%,預計今年年底可以竣工。該項目作為竹山社區“百千萬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建成投產后將吸引眾多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在此集聚,預計帶動集體經濟年增收450萬元。“竹山社區有關負責人在朗星五金電子制品生產項目工地現場詳細介紹著。與此同時,另一個“群欣工改工“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中,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億元,改造面積約20畝用地,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為社區集體經濟增收860萬元。這兩個項目的順利推進,極大提升了社區產業競爭力,為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目前,竹山社區高新工業園規劃雛形已然初現,成為大朗鎮“投資年”攻堅行動的重要支撐。
民生提質:從“養老”到“享老” 繪就幸福底色
“現在下棋、看報、健身都有專屬區域,比在家里還要舒適!”在全新投入使用的長者康樂中心里,75歲的社區居民謝伯高興的點贊道。這座升級后的康樂中心面積由原來的60平方米擴大至現在的200平方米,中心內硬件設施齊備完善,并合理劃分出休閑區、觀看區、娛樂區等多個功能區,進一步滿足老年群體的不同需求,提升社區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許多老人家平日里都會來到這里健身娛樂、下棋打牌、喝茶聊天,已然成為社區老人第二個和諧溫馨之家。
民生溫度不止于此。2024年,竹山社區依托社區地形地勢,重點規劃打造一條獨具特色的竹山文化旅游線路,該項目以竹山“日光臺”為標進行線路改造,沿路建筑外表將統一采用白墻青瓦重新裝飾,將以點連線新建紅色文化主題公園、兒童友好公園、生態休閑公園以及平安法制公園等4 個主題公園。同時延伸打造鳳鳴竹山文化長廊,依托文化長廊配套建成長者康樂中心、“收納時光”記憶館、竹山歷史名人館等多個景觀建筑。目前以兒童友好為核心理念建設的公園已建成對外開放,公園內精心打造兒童歡樂角,配備多樣化的游樂設備,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充滿樂趣的戶外活動空間。紅色文化主題公園、生態休閑長廊、名人館、記憶館等建設項目正加緊籌備之中,預計將于2027年內全部完工。根據規劃設計,整條竹山文旅線路已經預留出部分商業區域,將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投資經營,更好推動社區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社區主要負責人表示,“要讓生活在社區里的所有群眾,出門就能入園、推窗就能見綠,真正享受到‘百千萬工程’實實在在帶來的發展紅利”。
近年來,竹山社區深入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決策部署,重點解決轄區內停車亂停車難的痛點問題。社區通過建立“巡查執法+設施優化+警民協同”的三位一體治理模式,常態化開展勸導違規霸占車位和隨意違停車輛等不良行為,同時在轄區內多路段采用硬隔離方式分隔行車道,設立非機動車行駛車道,規范車輛的行駛停放行為,減少交通混亂現象發生。竹山社區針對轄區停車位置嚴重不足的現實問題,多措并舉想方法予以解決,通過開發利用閑置地塊、改造邊角空間、路面劃專用停車位置等有效措施,近三年來累計新增路面停車泊位約350個。去年,社區投資約100萬元在竹山水塘公園區域建設生態停車場項目,該項目采取局部圍合停車管理系統,是社區推進“智慧”管理的重要舉措,也是社區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又一生動實踐,建成后共新增220個停車位,極大提升了車位的利用率和周轉率,有效緩解周邊居民的停車壓力。
智慧賦能:“數字大腦”托起基層治理新格局
在竹山社區智慧管理中心,大屏幕上清晰顯示出轄區內各片區的現場畫面。2024年,竹山社區率先引入先進的建筑物3D建模技術,對社區內所有建筑物快捷測量準確面積及精準坐標定位,通過畫面即可清晰了解到各處地貌實景情況,便于日常環衛清潔布局及交通設施規劃。如遇突發事件發生,可迅速在主要路口布置防控應急力量,及時處置各類安全隱患。接下來社區還將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安排專人負責采集更新社區內萬物狀態的基礎信息,逐步完善轄區人口、物業、公共設施等多個信息資料庫,通過各類信息數據分析,能及時監測掌握轄區“人地物”等各方面信息,屆時可對轄區內警務、消防、自然災害等問題統籌協調,人員物資可按需分配,極大提升治理效能。竹山社區正致力打造“一屏觀全域”的動態化智能化管理新模式,積極從傳統型社區向智慧化樣板社區不斷推進之中,有效將基層治理落到實處。
竹山之變,變在視野、變在全局。無論從產業升級到生態蝶變,還是從民生改善到治理創新,竹山社區的發展實踐真實印證了“百千萬工程”的長遠發展戰略價值。社區黨總支書記謝杰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接下來,竹山社區將繼續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百千萬工程”作為統領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以昂揚的奮斗意志、務實的工作作風,緊扣省委“1310”具體部署及省市鎮“百千萬工程”的具體要求,全力推進各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在三年內實現三個“1”發展規劃,到2027年底完成集體經濟收益及集體總資產大幅度增長,讓廣大社區群眾充分享受到集體經濟發展紅利,推動社區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為東莞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統籌:謝沛明 編輯:王傳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