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早在一個世紀前,人類就意識到宇宙并非靜止,而是不斷擴張。2011年,索爾·珀爾馬特等三位物理學家憑借證實宇宙膨脹正在加速這一發現摘得諾貝爾獎桂冠。科學家們認為,神秘的暗能量,這種占據宇宙近七成的謎之力量,正是宇宙膨脹幕后推手。
但年初的一項最新研究打破了這一認知。由70多家國際研究機構參與的聯合觀測項目顯示,我們此前可能誤解了暗能量的本質。這種神秘力量很可能正在減弱,而宇宙可能并非如人們想象的那般在加速膨脹。
文明的困境
假如你拿一支記號筆在未充氣的氣球表面點兩個小黑點,然后慢慢向氣球里吹氣。隨著氣球膨脹,這兩個點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兩者出現遠離并非是自身在運動,而是氣球表面的空間被拉伸了,而這就是宇宙膨脹的本質。
即一個星系離地球越遠,它的退行速度就越快,這個規律不受觀測位置影響,無論在宇宙的哪個位置,情況都是一樣的。
宇宙膨脹意味著什么呢?對人類來說,可能是永恒的孤獨。宇宙中,如果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足夠遠,它們之間的空間膨脹速度會超過光速。這樣的星系會永遠消失在彼此的視野之外,因為它們彼此發出的光永遠追趕不上空間膨脹的速度。
科學家將這條邊界稱為“事件視界”。宇宙中越過這條線的空間,與地球之間的因果聯系將徹底斷絕。換句話說,我們所處的半徑約465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只是一個漂浮在無限汪洋空間中的“孤島”,而更大的宇宙早已與我們“失聯”。
這或許正好能解答“費米悖論”:為什么宇宙中有這么多星系,我們卻始終收不到任何外星文明的信號。因為那些遠方的文明早已被“隔絕”到事件視界之外,就像一個被困在孤島上的人永遠聽不到遠方島嶼的呼救聲。
可能在某個遙遠星系中,另一群智慧生命同樣也在仰望星空,但他們永遠不會知道我們的存在。因為隨著宇宙的膨脹,我們所發出的光終將被拉長,稀釋,最終淹沒在無盡的黑暗中。
解碼暗能量
為了深入研究宇宙膨脹,2021年,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領銜,匯集了中國國家天文臺,法國原子能委員會等70多家機構的900多位頂尖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研聯盟,啟動了一項名為"DESI"(暗能量光譜巡天)的大型觀測計劃。
項目的目標很宏大:獲取宇宙中數千萬遙遠天體的光譜,繪制一張前所未有的宇宙三維“地圖”,從而進一步揭開暗能量之謎。
項目用到了美國國家天文臺的4米Mayall望遠鏡。這臺巨型設備外形酷似一座四層樓高的白色城堡,內部藏著5000根靈活的光纖"觸須",能同時鎖定5000個天體的星光,將它們的光譜信息轉化為精確的位置,速度和化學組成數據。
DESI觀測能力堪稱革命性進步。DESI工程項目主管Michael Levi教授直言,它一晚就能捕獲超過10萬個星系的光譜,效率是傳統巡天望遠鏡的10倍。借助這些數據,科學家甚至可以還原110億年前宇宙的樣貌。
今年3月,在加州美國物理學會“全球物理學峰會”上,項目團隊發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們分析了過去3年來超1870萬個星系和類星體的觀測數據,得到了一份"史上最詳盡的宇宙3D地圖"。
正是這份“地圖”,顛覆了人類對暗能量的理解。
松動的膨脹“油門”
過去二十多年,科學家普遍認為暗能量——這個占據宇宙68.3%空間的神秘存在,是維持宇宙加速膨脹的"永動機"。按照主流"宇宙學常數"理論,它的作用力均勻穩定,永不衰減,就像給宇宙裝了個始終踩到底的油門。
但DESI團隊的最新發現可能要推翻這個認知。他們通過分析110億年來的宇宙膨脹數據,發現暗能量的影響可能并非想象中那么穩定,反而在悄悄減弱。簡單來說,以往的理論認為,宇宙這輛車一直在猛踩油門加速,而現在數據顯示油門可能被稍稍松開了些。
這一發現如果被證實,將徹底改變人類對宇宙命運的認知。以往的理論認為,在宇宙持續加速的膨脹下,所有星系,星體將離彼此越來越遠,最終所有星系,星體都變為一個個“孤島”,再也聯系不到彼此,宇宙將陷入永恒的黑暗和孤寂。
但根據DESI的新發現,若暗能量的影響持續減弱,宇宙甚至可能在遙遠未來停止加速膨脹,回歸緩慢膨脹,或者進入一種更溫和的擴張模式。這就像是給原本"注定孤獨"的宇宙劇本寫了一個新的結局。
不過,科學家們對此次發現的解讀極為謹慎。目前數據雖然指向這一可能,但其可信度在仍2.8-4.2σ之間,尚未達到物理學界公認的閾值5σ。
5σ是科學界對“統計可信度”的黃金標準,簡單來說,當前DESI的最新發現只是對現有的宇宙理論提出了挑戰,就像在提醒我們教科書可能要改寫了,但至于要不要真的改,還得等未來更多確鑿證據的出現。
如果未來的數據發現真能能到5σ置信度,那現有宇宙理論認識恐怕真的要迎來一場大變革了。
結尾
一百年前,愛因斯坦主動拋棄了被自己視為錯誤概念的"宇宙常數"。但正是這個概念最終成了解釋宇宙膨脹的關鍵理論。這次DESI的發現再次提醒我們,科學的偉大或許正在于這種不斷推翻與被推翻的循環,比起獲得正確答案,敢于推翻過去的錯誤才更值得珍視。
也許未來某天,教科書上關于"宇宙加速膨脹"的章節會被徹底改寫,又或許它只會成為物理學史上的一個小插曲。但無論結果如何,這個探索過程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在浩瀚宇宙這片無邊的"黑暗森林"中,人類點燃的思考之火,始終在倔強地照亮前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